[蝶变从珍藏开始]-蝶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蝶变从珍藏开始]-蝶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蝶变从珍藏开始]-蝶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蝶变从珍藏开始 蝶变 一座还未正式开放的首饰博物馆,在馆长周臻的带领下,成为民间文化与企业品牌相互扶持的力量。周臻珠宝鉴定师,从事珠宝行业15年,潮宏基珠宝经理,潮宏基首饰博物馆馆长。 当“2011臻藏珍品汇展”的灯光一一打亮,巧夺天工的中国古典稀世珍宝首饰把现场映出奇光异彩。元代姑姑冠、蒙古贵族红珊瑚头饰、明清宫庭点翠凤冠每一件珍品足以令全场沸腾。在不断捕捉古老金银器故事的同时,不得不一探究竟这辉煌背后的收藏“大家”潮宏基首饰博物馆馆长周臻。正是这位年轻的女子,将民间文化一点一滴拾遗、珍藏。 用心,自然天成 上海豫园古玩市场,总如过节般红红火火,这边吆喝、那边摆架,周臻无暇顾及热闹,如往常一
2、样自顾自地穿梭于民俗、古玩店。尽管在这里交过不少学费,但她一到上海,还是喜欢来这里“淘货”。 “以前来这儿收的东西真假难辨,于是找了新出路,现在有些眼力了,还是会来逛逛,希望捡漏。”周臻口中的新出路,就是珠宝收藏的专家前辈们,专业的信息来源如今成为她主打的收藏渠道。 2007年,潮宏基筹备首饰博物馆,宫廷与民间所用的饰物、婚嫁首饰都是周臻关注的范围。凡人皆知,收藏之路从不会平坦,纵使顶着潮宏基光环的周臻,甚至比常人走得更难。 与贵州的民间收藏家方天然先生交往,或许是最跌宕起伏的一次。方老年届70,有40余年收藏历史。麻袋、塑料袋装着书画、民间工艺品等数千件藏品,连他自己也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早在
3、1997年,周臻就相中方老手中100对银龙镯。这百对龙镯在造型、制式上不尽相同,或以凤、牡丹等组合錾刻,或直接以龙首造型出现,百家争鸣的刻画神态就是不同历史文化的真实记录。周臻那时就下定决心,一定把它们搬进博物馆。 或许有过十多年汽修工人经历,方老有股子倔劲。曾有人以上万元的价格转购其中一两件,方老也没动心。当周臻提出要购买一百对银龙镯时,老先生断然拒绝。他对周臻说:“我得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遗产,如今艺术品收走一件少一件,出再高的价格也不卖。若是给了外国人,就更见不到了。”那次碰壁并没有令周臻打消收藏的念头,不时电话问候,去贵州出差就带上自己的藏品与他分享交流,甚至邀请方老到汕头去看看公司,反反
4、复复历经三年。 不想老先生真去考察了。见到周臻的藏品,他感叹:“你们留下的是民族的记忆。”此后三年里,方老带着不舍与放心,分几批将百对龙镯转给了周臻。 年代上溯到明代、早中晚三清和民国初期,周臻的藏品越来越多,也愈加珍稀,但大多以少数民族的典型银质首饰为主,偶尔得知哪儿有汉族藏品,无论如何也不会错过。 一次半夜,周臻被急迫的铃声吵醒,“有汉族的首饰,走!”得到消息两小时后,周臻便从汕头落地杭州,出机场时天还没亮。“如今只记得当时的两件事,金银锁藏品和冷,冷得刻骨铭心。”凭着这股子坚韧劲儿,周臻用行动和感动劝说着身边很多人,全国各地都留下她奔波的身影。首饰博物馆藏品的规模,也扩大到2000多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蝶变从珍藏开始 珍藏 开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