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江苏专用)202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练 专题检测2.doc
《【步步高】(江苏专用)202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练 专题检测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江苏专用)202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练 专题检测2.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检测(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3济南模拟)下图是沿30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及对应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地月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原因是()A海拔低,日照时间长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C受东南季风影响,增温显著D位于盆地,受冷空气影响小2关于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比地气温日较差小B地与地气候类型相同C地与地之间地质灾害频繁D、两地河流开发利用方向相同答案1.D2.C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网及其区域景观知,地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其地势较低,月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第2题,地为青藏高原,为高
2、原气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比地气温日较差大。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与地之间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繁。、两地河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不同,决定了其开发利用方向也不同。(2013安徽文综)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完成34题。3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A3月12日晴朗 B6月5日晴朗C3月22日多云 D6月20日多云4该地可能位于()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答案3.D4.A解析只有白天才有太阳辐射,据横坐标可知,该地此日昼长14个多小时,昼长夜短,故答案只能在B、D中选择,该地昼长中间时刻,即为当地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3时左右)。应该
3、是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刻,但此时太阳辐射值较低,故该日为多云天气。故第3题应选D。根据上题分析,当地为12时时,北京时间(120E)为13时左右,故该地经度约为105E,故第4题应选A。(2013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联考)图1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5甲、乙、丙、丁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A甲与乙 B甲与丙C乙与丙 D丙与丁6丙处岩石的成因与图2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数字代表的岩石相符的是()A B C和 D7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丁地至丙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的是()A垂直带谱更加复杂B垂直带谱变得简单C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增加D
4、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降低答案5.D6.A7.C解析第5题,甲为向斜成山、乙为断层、丙为背斜成山、丁为背斜成谷。第6题,丙处岩石为石灰岩、成因为沉积岩,而在图2地壳物质循环中可能为岩浆,可能为岩浆岩。第7题,若全球变暖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会增加。(2013海淀区5月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沿40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89题。8沿该剖面线,由东、西两侧向中部()A地势呈阶梯状逐渐升髙B气温年较差逐渐减小C体现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D自然灾害灾情逐渐增大9该剖面上()A地近地面大气运动参与中纬环流B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稳定C地的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地表层海水运动使沿岸降温减湿答案8.C9.
5、A解析第8题,结合经纬网和图示信息知,沿剖面线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地势起伏较大。中部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大陆内部社会经济欠发达,人口稀疏,自然灾害灾情逐渐减小。由东西两侧向内陆,伴随降水减少,自然景观体现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第9题,地位于30N以北,近地面大气运动参与中纬环流。地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处内陆,地表径流参与陆地内水循环。地洋流为日本暖流,使沿岸增温增湿。(2013四川文综)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A西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东南风11R河段()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步步高 【步步高】江苏专用202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突破练 专题检测2 江苏 专用 2021 高考 地理 二轮 专题 突破 检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