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母题探究及变式训练专题02多变的价格.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高考政治母题探究及变式训练专题02多变的价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政治母题探究及变式训练专题02多变的价格.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2多变的价格(解析版)【构建专题知识网络体系】胸有成竹考点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考向1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母题1.(2018全国卷)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表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序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商品数量商品价值总量缩短降低增加不变缩短降低增加增加不变增加降低不变不变降低增加增加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以及价值总量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搞清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使用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
2、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成正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恒等),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数量成正比。依据材料由此可知,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缩短,单位商品价值会降低,商品数量会增加。但由于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恒等),故商品价值总量不变。【母题探究】融会贯通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使用价值量以及价值总量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搞清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使用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
3、动生产率的关系【变式训练】举一反三1.(2017课标卷)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2016年,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中国某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该厂商的成功得益于( )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A. B. C. D. 【答案】C【解析】该厂商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个别劳动生产率而非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
4、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价值降低,故不选。“性价比更高的手机”说明该产品具有价格上的优势,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缩短,因此不选。本题考查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因素及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考查学生从文字中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可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生产出功能更强”说明该产品使用价值提高,故选。答案选C。2.(2016北京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数字革命,创造出不断进化的“灵长类机器”。90年代实验室里的超级计算机,占地有一个网球场的面积那么大,成本高达50
5、00万美元;20年后寻常百姓家中的平板电脑,像杂志一样的轻薄,运算能力更胜一筹,成本却不到500美元。数字时代人类能够处理和利用的知识信息实现了爆炸式增长。手机的导航应用程序自动接收车辆的定位信息,分析实时路况,告诉司机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健康数据库公司通过可穿戴式设备检测海量普通市民的个人健康状况,协助医生进行精准治疗。数字技术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空前广泛和紧密。你的一天可以这样度过:早上用拼车软件叫了一辆私家车顺路载你去上班;中午从短租网站上联系了一个背包客,准备把闲置的房间租给他;晚上接受了五位网友的求助,帮他们修改程序代码。材料二 有研究认为,不同职业被电脑取代的概率主要取决于其社
6、交性、创造性以及感知和操控性的强弱。【注】“感知和操控性”指灵敏、协调的操作能力和应付复杂工作环境的能力。阅读上述材料,阐述科学技术的进步怎样影响了个人的经济生活。【答案】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提高需求和供给的匹配效率,提高个人的消费水平和质量,改变消费方式。科技进步使个人能够更有效地配置和分享其服务和技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形式多样化。科技进步给很多行业的劳动者带来挑战,改变就业结构,导致失业和收入水平的变化,影响个人生活水平。科技进步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新要求,影响个人职业选择。劳动者需要提高素质,适应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解析】本题要求学生阐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个人的经
7、济生活的影响。易因不能根据要求准确调动相关知识答题而失分。解答本题,要注意问题的落脚点是个人的经济生活,个人的经济生活包括个人的就业、收入、消费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个人就业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促进就业形式多样化,二是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新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个人收入的影响也是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掌握了新技术会使个人收入增加;另一方面,个人不能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就会导致个人收入下降。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个人消费的影响,就是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提高个人的消费水平和质量。3.(2013大纲卷)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
8、生产400万件。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A.5元9 000万元 B.10元9 000万元 C.5元18 000万元 D.10元18 000万元【答案】A【解析】本题易因对商品价值量、价格的计算方法不熟悉而失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题目中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还是个别劳动生产率。细读材料可知,“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这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的规定,故材料中的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劳动生产率。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这时产品的价格变为原来的一半,即5元,甲企业生产了1 0
9、00万件,创造的社会总价值是5 000万元;乙企业生产了800万件,创造的社会总价值是4 000万元,甲乙相加就是M产品的社会总价值9 000万元。答案为A。考向2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母题1.(2019天津卷) 粮票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人们需要凭粮票购买粮食。改革开放后,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1993年粮票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下图描述了粮票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生产力相对落后,粮食供给不足,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国家通过票证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粮食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10、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迅速提升,粮食供给增加,因此粮票日渐退出历史舞台,C符合题意;D项表示粮食供给减少,与题意相反;A项表示需求增加,不符合题意;B项表示需求减少,不符合题意。故选C。【母题探究】融会贯通本题主要针对供给增加影响商品价格。1供求影响价格(1)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2)气候、时间、地域以及文化因素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2价值决定价格(1)商品价格最终是由其价值决定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反之,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2)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澄清认知区分影响价格的因
11、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对价格的影响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起决定作用。不同的商品因价值量不同,决定了它们价格上的差异,也最终决定它们的价格波动的幅度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不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影响。供求关系只能影响商品价格在一定幅度里波动,而这个幅度是由价值最终决定的【变式训练】举一反三1.(2017课标卷) 因钢铁行业复苏,导致对铁矿石需求增加。在此背景下,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矿产企业不断增产,引发业界对铁矿石价格战的担忧。对于这种担忧的产生,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正确的是( ) 【答案】A【解析】B选项仅有需求曲线发生变化,C选项 仅有供给曲线发生变化,这两个选项都不能完整反映题意
12、,可排除;D选项中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说明供给减少,不合题意。通过对试题材料的分析,可提炼出以下关键信息:铁矿石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应该向右移动;矿产企业增产,供应增加供给曲线也应向右移动;引发价格战担忧(商家采取降价手段进行竟争)一一预期价格下降,价格的均衡点向下移动。比较四个选项不难发现:A选项曲线移动与题中所给信息一致,所以选A。2. (2015课标卷)在我国,煤炭是电力生产的主要原料。煤炭价格从2011年约850元/吨大幅下降到2014年底的约500元/吨,有人据此建议下调电力价格。能支持其建议的恰当理由是()A.电力产能过剩,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 B.电力 是生产生活必需品,低价有利于社会稳
13、定C.电力价格与其生产成本的变化方向应当一致D.电力与煤炭是互补品,二者价格变化方向应当一致【答案】C【解析】题干内容不涉及电力产能过剩,故排除A。电力低价与社会稳定无必然联系,故排除B。电力与煤炭是互补品的说法不准确,故排除D。价值决定价格,电力价格应与生产成本变向一致,C符合题意。3. (2015江苏高考)在供需平衡的某商品市场上,假设政府基于某种目标,决定对该商品实施价格上限管制政策,其他条件不变。如图(P1表示政策实施前价格,P2表示政策实施后价格)中能反映该政策实施后价格变动的是()【答案】B【解析】本题易因对价格上限管制政策不了解而失分。P1为商品供求平衡的价格,所以P1应该对应供
14、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排除A和C。对价格上限进行管制,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B表示价格下降,D表示价格上升,故排除D,选择B。母题2.(2019全国卷) 某国生产新闻纸所需要的纸浆以固废纸为原料,消耗的固废纸20以上依赖进口。出于环保需要,2019年该国开始限制固废纸进口。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短期内该国新闻纸价格变化的图示是(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 A B. C D【答案】B【解析】从材料提供的条件可以看出,由于该国限制固废纸进口,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该国新闻纸的供给量减少,供不应求纸价上涨,B能正确反映该国新闻纸价格的变化;A表示新闻纸供给量增加,与题意不符;C表示该国新闻
15、纸需求量减少,与题意不符;D表示该国新闻纸需求量增加,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母题探究】融会贯通供求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处于卖方市场;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处于买方市场。此题中由于三都赋的争相传抄,导致纸帛需求量增加,致使纸帛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是需求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不是供给量变化对价格的影响。本题主要针对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近几年高考对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背景材料选取较为广泛,有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创设的情景材料、成语故事等。旨在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价格变动现象,准确分析价格变动的成因及其过程(函数曲线),进而培养考生的科学精神这一学科素
16、养。【变式训练】举一反三1.(2019江苏卷) 2018年底,石油输出国组织与多个伙伴国达成协议,同意在2019年上半年实施新的石油减产。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该协议实施对石油进口国影响的是( )A. 原油价格上涨成品油进口减少生产成本下降产品价格上升B. 原油供给偏紧成品油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产出水平下降C. 原油进口减少成品油价格下降生产成本下降产出水平增加D. 原油需求增加成品油进口增加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关系的相关知识。石油减产会导致石油进口国原油供给偏紧,供给减少,其他条件不变,会导致原油价格上涨,进而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生
17、产成本上升,产出水平下降,B正确且符合题意。石油减产,原油供给减少,原油价格上涨,会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成品油进口减少,生产成本上升,A推导错误;原油进口减少,成品油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产出水平下降,C推导错误;原油需求增加,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上升,D推导错误。故选B。2.(2016课标卷)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创作完成后,都城洛阳的人们都认为写得好,争相传抄,一下子使纸帛的价格贵了好几倍,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正确反映“洛阳纸贵”的是()【答案】B【解析】A反映的是需求减少,价格降低,C反映 的
18、是供给减少,价格上涨,D反映的是供给增加,价格降低,均与题干信息不符。依据材料信息,“洛阳纸贵”反映的是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B反映的是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与题意相符,故选B。3(2016浙江高考)2016年3月,“蒜你狠”“猪周期”卷土重来。本轮大蒜、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是()此前相当部分种养殖户退出生产背后存在着炒作行为种养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大蒜、猪肉的需求急剧增加A B C D【答案】A【解析】部分种养殖户退出生产,会导致供不应求,引起大蒜、猪肉价格上涨,入选。如果存在炒作行为也可能引起物价上涨,入选。种养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般来讲供应量会增加,不会引起价
19、格上涨,排除。大蒜、猪肉属于生活必需品,它们的需求弹性小,居民对它们的需求一般不会急剧增加,排除。4. (2013福建高考)“贾人(商人)夏则资(购买)皮,冬则资絺(夏天用的细麻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告诉我们( ) A.经营谋略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 B.商人利用求异心理进行经营,不值得提倡C.商人可综合利用影响价格的因素以获取更多利润D.该经济活动违背了价值规律,是暂时的经济行为【答案】C【解析】A项中“决定”夸大了经营谋略对生产经营的影响;B项错误,商人的做法不属于求异心理的体现;商人的这一经济活动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D项错误。本题以“古文”为载体,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值规律的知
20、识。商人利用不同季节商品价格的波动,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体现了商人善于运用季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来经营,C项符合题意。5.(2013江苏高考)2013年4月中旬,纽约黄金期货价格连续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了4. 06% 和9. 27%,与2011年每盎司1921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国际金价回调超过28%。在此后的10天内,由于大量资金介入,黄金价格又从低位反弹,涨幅超过10%。这说明( )A.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 B.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C.人们的投机行为、心理预期会加剧黄金价格波动D.黄金的使用价值有限,其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答案】C【解
21、析】价值的变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B项是从商品交换的角度讲,黄金作为一种商品而不是货币,其本质不是一般等价物;D项说法不符合现实。材料表明,黄金价格的波动主要受人们的投机炒作、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C项正确。考点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考向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母题1.(2018全国卷)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所示。 这表明( )甲与乙是互补品 甲与乙是替代品 甲与丙是替代品 甲与丙是互补品 乙与丙是替代品 乙与丙是互补品 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品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甲的价格上升
22、对乙与丙需求变动的影响变化。甲的价格上升,甲的需求量会减少,乙商品需求量也减少,丙商品需求量增加,表明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与丙是替代品,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并不能确定表明乙与丙是替代品或互补品,不能确定。【母题探究】融会贯通本题考查考生对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区分,替代品是两种商品的功能相近或相同,所以可以代替使用的,而互补品是两者必须配合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明确了它们的区别,题目就很简单了。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政治 探究 训练 专题 02 多变 价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