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8 环境保护.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8 环境保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8 环境保护.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8 环境保护1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和图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类型比重/%三次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7.646.126.3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其他68.527.71.02.8工业重工业(包括采掘业)轻工业67.033.0(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图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方案
2、: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方案:以生物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修筑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请你在材料二图中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2下图为“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该湖区1950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2)简述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产生的环境影响。3近年来,市民常有这样的感觉:明明能看见太阳,却看不见远处的建筑物;明明是个晴天,阳光却无法穿过城市上空的“大灰罩子”,仿佛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纱,显得不那
3、么真实。这就是气象预报中所说的“灰霾天气”。PM2.5这个专业名词也一再出现在各大城市。通俗地说,PM2.5其实就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元凶。(1)简析城市灰霾天气的成因。(2)城市防治灰霾天气的有效措施有哪些?4下图示意美国西海岸加州圣华金谷地19251977年土地沉降情况(图中数字为年份,表示相应年份地面的海拔)。指出该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简述防治措施。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大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对光的散射作用比较强,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形成灰霾,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
4、境质量的影响较大。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材料二:某城市PM2.5主要污染源季节变化图。(1)根据材料二,说出该城市大气中PM2.5的最主要来源,解释夏季PM2.5较少的原因。(2)为改善空气质量,还人们更多的蓝天,请说出针对减少PM2.5的具体措施。6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7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
5、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单位:km2)(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8.利比亚是一个典型的沙漠国家,尽管拥有1 900多公里的海岸线,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全国550万人口绝大多数聚居在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带。现在,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已经消耗殆尽,加之海水渗透,水质咸涩难饮。 (1)指出利比亚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2)分析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哪些影响?9. 读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能源
6、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引发的“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材料二假设各国政府的政策从2009年起开始不变,世界对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未经加工、原始状态下的能源)的需求如下图所示。 (1)据图说出目前世界的能源构成及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2)试简析世界能源在开发和利用上的整体趋势 (3)简述大力发展太阳能的意义。 10.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空气环境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下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11年PM10平均日变化。 (1)说出PM10日变化峰值出现的时间,并分析产生的人为原因。(2)阐述减少PM10对人体危害的主要措施。率
7、的影响,根据其合理性甲、乙两地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理方案。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导致地面沉降。源的不合理利用等方面解答即可。(2)能源的总体需求量呈上升趋势;需求更趋于多样化(多元化);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向低碳化发展,易错起源1、环境问题与管理 例1树轮指数(每一树轮宽度/常态期望值宽度)是研究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读我国寒暖变化的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1)树轮宽度与气温、降水等要素相关。仅从气温考虑,由图可知,1949年我国气候处于(填“寒冷”或“温暖”)期;1850年1950年我国气候变化的特点是_。(2)下图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1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
8、境要素两大类:自然环境要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社会环境要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方面。可概括为三类: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大面积的生态破坏:森林面积减少、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如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发的核电站泄漏事故造成严重的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3环境问题大多数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不协调而引起的: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口数量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的负面作用。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威
9、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环境管理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环境管理的内容:资源环境的管理;区域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环境问题的影响环境问题的影响需结合地理原理、规律进行推导、分析,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其分析角度包括三个方面:1.自然地理要素变异:气候(气温、降水等)、地形、水文、生物、土壤;2社会经济活动受限:农业生态环境、工业生产原料、旅游资源、交通运输环境、人类生活环境及人类自身健康;3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易错起源2、自然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地理 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 专题18 环境保护 2022 年高 地理 黄金 易错点 专题 汇编 1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