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指导综合检测1.doc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指导综合检测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指导综合检测1.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指导综合检测1一、选择题1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该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一项功能是()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目的基因C可调节血糖浓度D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解析】试题分析:某化合物含C、H、O、N、S元素,此化合物为蛋白质。A.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属于抗体,本质是蛋白质;B.用于基因工程获得目的基因,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蛋白质;C.可调节血糖浓度,是激素,是蛋白质;D.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不可能有S。【答案】D2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C脱氧核糖含有磷
2、元素 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解析】脱氧核糖属于单糖、无P元素;叶绿素由C、H、O、N、Mg元素组成;血红蛋白由C、H、O、N、Fe元素组成;胰岛素是由C、H、O、N组成。【答案】C3(2013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禽流感病毒的核酸为单链RNA。下列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H7N9流感病毒体内含有4种碱基和1种细胞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结构可在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培养H7N9得到大量病毒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与核酸结构有一定关系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H7N9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体液免疫
3、防止其扩散AB CD【解析】禽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器,其核酸为单链RNA,不稳定,易发生突变,其碱基有4种;病毒生命活动不能脱离活的细胞;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答案】D4(2013江苏高考)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解析】不同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都不尽相同,A、C两项正确;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如血红蛋白和载体蛋白都具有运输功能,B
4、项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的方式相同,都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D项错误。【答案】D5(2013济宁高三一模)下列实验或探究活动有关酒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实验或探究活动的名称酒精的作用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洗去花生子叶薄片上的浮色B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漂洗被解离后的根尖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绿叶中的色素D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解析】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酒精是解离液的组成成分。【答案】B6(2013莱芜二中高三4月模拟考试)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表示不同种类
5、的氨基酸,图中甲链由21个氨基酸,乙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C图中甲链和乙链中的“”代表的化学键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分子质量减少了686【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图中甲链和乙链中的“”代表肽键,它的形成是在核糖体上通过缩合完成的,而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去38分子的水,同时形成一个二硫键失去2个氢,分子质量减少38182686;通过分析肽链分子的结构,不难发现每条多肽链至少保留一个羧基(COO
6、H)和一个氨基(NH2)。【答案】C7(2013哈师大高三一模)下列生命过程与生物膜无直接关系的是()A受精作用 B抗体的分泌C性激素的合成 D翻译过程【解析】受精作用过程靠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识别;抗体的分泌与囊泡、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性激素的合成车间为有膜结构的内质网;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无膜结构。【答案】D8(2013新课标全国卷)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解析】题干明确考查叶绿素的有关知识,可根据叶绿素的有关内容,逐项分析解答。叶绿
7、素a和叶绿素b所含的化学元素相同,都由C、H、O、N、Mg组成,故A项正确。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故B项正确。叶绿素a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约为663 nm,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约为645 nm,故C项正确。绿叶中的色素对绿光的吸收极少,绝大多数绿光被反射出来,因此植物呈现绿色,故D项错误。【答案】D9(2013浙江高考改编)为研究某植物对盐的耐受性,进行了不同盐浓度对其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根相对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盐浓度(mmolL1)最大光合速率(mol CO2m2s1)呼吸速率(mol CO2m2s1)根相对
8、电导率(%)0(对照)31.651.4427.210036.591.3726.950031.751.5933.190014.452.6371.3注:相对电导率表示处理细胞与正常细胞渗出液体中的电解质含量之比,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结合图表数据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是有机物分解增加,呼吸速率上升B与低盐和对照相比,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细胞盐浓度增高,细胞会因渗透作用失水,造成植物萎蔫C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细胞膜受损,电解质均通过主动运输渗出,使测定的根的相对电导率升高D表中最大光合速率所对应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解析】一定
9、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增大,光合速率逐渐变大;直到达到某一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不再发生变化,此时对应的最小光照强度我们称之为光饱和点;分析表中数据,高盐浓度时呼吸速率增大即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分解增加,最终使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减少;分析表格信息,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的相对电导率为71.3%,而低盐浓度条件下,根的相对电导率为26.9%;对照组的为27.2%。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高盐浓度条件下,根细胞受损,电解质外渗,使测定的根的相对电导率升高。电解质外渗时,因根细胞膜受损,有部分离子经受损部位直接渗出,不经跨膜运输;另外,电解质外渗使得细胞外的液体浓度高于细胞液,根细胞因渗透作用而失水,造成植物萎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指导综合检测1 2022 年高 生物 二轮 复习 指导 综合 检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