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亳州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亳州二中亳州二中 20172017 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级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语语 文文 试试 题题 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 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喜爱。这是金庸小说的决定性魅力。 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大处着眼,展示 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会性;
2、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 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 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 西南北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 传统文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书剑恩 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笔调,射雕英雄传 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 道家
3、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作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 这部作品既有郭靖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 人爱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之举以及做出独剑漂游四方之行。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 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 难立,狄云和石破天究竟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 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 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湖中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 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
4、物、 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板块构成”。例 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 院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 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金庸笔下,宋朝 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到了宋朝以后,则显得气象 衰弱、难克重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酸腐可笑、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 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 鲜明的批判。 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
5、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天龙八部 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他对“大文化”高超的驾驭能 力。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 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 种对“大文化”的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如。 上世纪 50- 70 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和歌颂 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 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 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
6、厚重,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摘编自孔庆东金庸与国民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 礴宏伟的“文化中国”有关。 B. 文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富,形象地展示了不 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C. 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看出金庸的思想从 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 D. 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于进行了 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
7、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的批判意识。 B. 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的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 C. 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思想的理解。 D. 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常有很浓重的佛家思想,展现 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 B. 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金庸对儒家文化的
8、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 C. 金庸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境的文化差异,对 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D. “五四” 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导致 50-70 年代的文学作品让读者处于紧张的 状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18 年的武大樱花季除了传统的樱花看点之外,就要数武汉大学在校园管理上的优化了。 除了保持“实名限额、免费预约、双重核验”等基本政策外,还特别引入了人脸识别闸机, 预约而来的游客需要“刷脸”才能进入校区。
9、从 2015 年到 2017 年,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从快速落地到多领域应用的井喷式发展。如 今,坐车可以刷脸、支付可以刷脸、自动取款也能刷脸、甚至连公厕取纸都能够刷脸没 有一点点防备,“刷脸”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金融、交通、教育、安防、社 保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什么人脸识别能够独得市场认可,落地与应用都如此迅速呢? 首先,相比于指纹识别必须要采集指纹信息,人脸识别具有非强制性。它不需要被测者 主动提供任何信息,只要你露出你的脸,它就能在不经意间对你完成识别。因此,人脸识别 在便利性和隐蔽性方面更具优势。其次,因为人脸识别是利用可见光获取人脸图像信息,无 需接触设备,因此不用担心
10、病毒的接触性传染,在安全性和卫生方面更有保障。最后,在实 际应用场景中,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及识别,并发性特点让其在识 别速度和范围上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智能制造网) 材料二: 上周公布了 iPhoneX 应用脸部识别功能,就在几天前,杭州一肯德基餐厅宣布可以刷脸 支付了;农业银行总行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推广人脸识别系统;旅游业界很多领域已经开始 试水应用刷脸技术“刷脸”应用呈爆发式增长。但不少人也对该技术的安全性提出质疑。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对此做专题报告,对齐爱民教授进行专访。 记者:指纹、虹膜、面容甚至基因等个人生物信息被大量搜集存储,目前这些已经被采 集的生物信息,
11、其利用和保护现状如何?我们该用怎样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 齐教授:指纹、虹膜、面容等生物信息毫无疑问是个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同于 地址、电话号码等由社会生活经验等而形成的其他社会性抽象符号,这些生物信息直接采集 于人体,体现个人的生理特性且与唯一对应。通常正是由于此唯一对应性降低了用户的被 “复制”和“替代”的担忧。但在特殊情形下,指纹、虹膜、面容等此类唯一识别生物信息 的收集,将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推入更大的不确定风险中,一旦为他人非法使用,造成的个人 信息侵权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个人生活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都将远远大于其他社会类 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处理和利用。 鉴于此类个人生物信息可直
12、接且唯一识别到个人,从个人信息理论分类角度,其敏感程 度远高于一般信息,甚至可称之为“敏感信息”中的“敏感信息”。鉴于其存在特殊风险, 因此在保护层级上要高于“一般信息”,需要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但是以上讨论还仅限于 学术领域,未列入立法实践的议程。 记者:技术革新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包括生物信息、健康数据、生活习惯等在内的个人 信息被国外厂商大量搜集利用,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 齐教授:由于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个人信息早就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成为各国 竞争和关注的焦点。在当今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个人信息跨国传 输问题早就超越个人信息保护的层面,上升到社会安全和
13、国家安全领域。在我国公民个人信 息为他国厂商广泛收集的情况下,其除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等透视我国公民的 消费习惯和购买倾向外,同样可以了解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状况及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 我国国家安全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2013 年出现的斯诺登事件就是一个例证,但这只是被揭 露出的冰山一角,事件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上述安全威胁却并未停止。在生物识别 信息相关法律保护体系还未成熟之前贸然授予个人权限存在风险,尤其是在支付领域,因此 较为稳妥的做法是保留个人权限或者为其设定上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数据人 第 732 期) 材料三: 用户上网产生的位置信息、购物历史、网页浏览痕迹
14、等数据归谁所有?企业利用人工智 能大规模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是否合法?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 论坛上,与会者就人工智能背景下数据财产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现行物权法把物权分为动产和不动产,而数据作为一种新型财产,难以按照此种 分类方法进行归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提到,有观 点认为,数据财产权的基本原则是谁的数据归谁所有,没有任何主体指向的数据是公共资源, 但人工智能收集、储存、加工信息的过程中,数据的占有和转移是无形的,也没有有效的权 属证明。如何对数据进行确权并且建构起权利内容和权利转移制度,这些问题尚未解决,需 要立法予以回应。(
15、财新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从快速落地到多领域应用的井喷式发展,说明“刷脸”在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由于在便利性和隐蔽性、安全性和卫生方面以及识别速度和范围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 人脸识别能够独得市场认可。 C个人信息的“唯一对应性”虽然可以避免用户的被“复制”和“替代”的担忧,但在特 殊情况下会将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推入更大的不确定风险中。 D指纹、虹膜、面容等生物信息不同于其他社会性抽象符号,它体现个人的生理特性且与 唯一对应。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鉴于个人生物信息存在
16、特殊风险,因此在保护层级上需要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但此讨 论还未列人立法实践的议程。 B唯一识别生物信息一旦为他人非法使用,带来的损失和危害都将远远大于其他社会类个 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处理和利用。 C个人信息被国外厂商大量搜集,对方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等透视我国公民的 消费习惯和购买倾向,还可能会给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安全带来隐患。 D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认为数据财产权的基本原则是 谁的数据归谁所有。 6请结合材料概括利用个人生物信息的利弊,并就个人生物信息在未来能更好地服务于人 类社会给出建议。(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7、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 高贵的捐赠 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 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 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 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 的不情愿。 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 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
18、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 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 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 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 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 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 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 ”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大可爱了
19、, “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 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 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 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 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 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己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 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 ”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我终于明白了 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
20、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 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 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 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她幸福,是因为她的女儿将她当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东西; 她骄傲,是因为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她女儿学会了捐赠。 我的眼睛也潮湿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我猜想,她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 释,才能让她女儿明白,她是一个人,不是物品,是不能捐赠给别人的。 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 们奉上的
21、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 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选 自中学生博览2009 ) 7.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中的我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人物,但是是事件的见证人,以我的口吻叙述此事让故 事真实可信,同时小说借“我”的相关评论深化了主旨。 B.文章“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句中, 小女孩撅嘴的原因是母亲拿了小女孩不想拿出的东西来捐赠。 C.文中划线句子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方式生动地表现了小女孩当时悲伤的心情,突出 了小女
22、孩心灵的高贵。 D.小说彰显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小女孩捐赠自己的妈妈的情节看似离奇,但结合 小女孩的年龄特征和当时妈妈一再鼓励她等“典型环境”就显得真实可信了。 8.小说中小女孩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分) 9.小说的题目为“高贵的捐赠” , “高贵”既体现在小女孩身上又表现在那位母亲身上。请 分析文章是如何突出她们“高贵”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岁,戏涡水岸侧,有青衣媪乳之,自是聪悟日益。
23、 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 求禄仕,以山水为乐。自言尝遇孙君仿、獐皮处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语抟曰:“武当 山九室岩可以隐居。”抟往栖焉。因服气辟谷历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移居华山云台观, 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 太平兴国中来朝,太宗待之甚厚。九年复来朝,上益加礼重,谓宰相宋琪等曰:“抟独 善其身不干势利所谓方外之士也抟居华山已四十余年度其年近百岁自言经承五代离乱幸天下 太平故来朝觐。与之语,甚可听。”因遣中使送至中书,琪等从容问曰:“先生得玄默修养 之道,可以教人乎?”对曰:“抟山野之人,于时无用,亦不知神仙黄白之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亳州市 第二 中学 2020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