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第2节《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习 粤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第2节《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习 粤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第2节《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习 粤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习及答案我夯基 我达标1.化学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下列粒子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的是( )A.中子 B.分子 C.原子 D.离子思路解析:我们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的方法可以研究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性质,但不能研究中子的性质,中子的性质是核物理学来研究的,故B、C、D选项都是可以的答案:A2.某粒子有10个电子,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则该粒子是( )A.原子 B.阳离子 C.分子 D.阴离子思路解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所以对外不显电性,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对外也不显电性。原子得失电子后,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的电子数不相等
2、,所以对外显电性,带正电荷的为阳离子,带负电荷的为阴离子。本题中的质子数是11,而电子数是12,不相等,所以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答案:B3.某学生在研究分子的性质时,做如图2-7所示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放半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烧杯。观察到品红在水中_。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图2-7思路解析:这是一道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题目,通过实验不难观察到品红在水中扩散直至烧杯中都变成了红色,说明品红分子运动到水中各个部分。答案:溶解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前者决定原子种类,后者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 )A.核内中子数,外层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
3、D.相对原子质量,离子所带电荷数思路解析: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中子数可以相同,所以中子数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稀有气体的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是2个),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答案:C5.在下列空格里,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1)水是由_构成的;氧气是由_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2)带电的原子叫_。(3)保持二氧化
4、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_。(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使用和理解。要区分宏观概念和微观粒子,元素是宏观概念,它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分子、原子和粒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观粒子。其中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后变成离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答案:(1)分子 分子 原子 (2)离子 (3)分子 (4)原子6.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12的质量为标准D.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为单位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气、物质的构成 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第2节探究空气中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14005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