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高效演练.doc





《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高效演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高效演练.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家可用食醋来增强漂白粉的漂白性B. 液化石油气、汽油、地沟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C. 为卫星供电的太阳能帆板(与太阳能电池原理相似)主要由二氧化硅制成D. 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答案】A【解析】醋酸与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次氯酸,所以可用食醋来增强漂白粉的漂白性,故A正确;地沟油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地沟油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不是碳氢化合物,故B错误;太阳能电池由单质硅制成,故C错误;医用酒精和葡萄糖注射液都属于溶液,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O2吸收CO2
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B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答案】A【解析】ANa2O2吸收CO2生成O2和Na2CO3,且人呼出的水蒸气也能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过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故A正确;BClO2具有强氧化性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该物质能杀菌消毒,故B错误;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与二氧化硅的硬度大小无关,故C错误;D氨气易液化而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氨气常常作制冷剂,与氨气易溶于水无关,故D错误。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3、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B. 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一次鉴别NaCl、NaBr、KI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C.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 某浅黄色的溴水,加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显橙红色【答案】B【解析】A、试纸变蓝,产生碘单质,说明此物质具有氧化性,可能是Cl2、O2、O3等,故A错误;B、分别生成AgCl、AgBr、AgI沉淀,沉淀颜色分别是白色、淡黄色、黄色,因此可以一次鉴别三种溶液,故B正确;C、I2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是I,故C错误;D、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利用溴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因此下层显橙红色,故D错误。4痕检
4、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像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用手动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溶液中的溶质就与汗渍中的物质反应,生成物质,物质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指纹线就由棕色变成黑色。则这三种物质是( )A硝酸银、溴化钠、溴化银 B硝酸银、氯化钠、氯化银C氯化银、硝酸银、氯化钠 D硝酸银、碘化钠、碘化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汗渍中含有NaCl,即为NaCl,AgCl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灰褐色银粒,而物质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灰褐色,则说明为AgNO3,为AgCl,将Ag
5、NO3涂在纸上,发生AgNO3+NaClAgCl+NaNO3,故该题选B。5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B. 氯碱工业中,阳极得到烧碱C. 可在“84”消毒液中加入洁厕灵(主要成为HCl)以增强漂白性D. 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Cl2具有漂白性【答案】A【解析】工业上,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即漂白粉,A正确;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上产生氯气,阴极上生成氢气,并得到氢氧化钠,B错误;“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把HCl氧化为氯气,不是增加次氯酸钠的漂白性,C错误;Cl2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起到
6、漂白作用;而氯气没有漂白作用;D错误;正确选项A。6下列制取Cl2、探究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原理和装置合理的是【答案】B【解析】A.该反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故A不合理;B.浓硫酸干燥氯气,通过该装置说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故B合理;C.氯气密度大于空气,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故C不合理;D.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难以溶解,故D不合理。故选B。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苯酚浓度小B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部分沉淀溶解部分Na2SO3被氧
7、化C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未出现银镜蔗糖未水解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 KI 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含 Br2【答案】B【分析】A苯酚能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三溴苯酚能溶于苯酚,所以得不到白色沉淀,该实验结论错误,故A错误;B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亚硫酸钡溶于稀盐酸,如果亚硫酸钠被氧化生成硫酸钠,则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且向该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时部分沉淀不溶解,说明该白色沉淀中含有硫酸钡,则得出结论:部分Na2SO3被氧化,故B正确;C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该实验中加入银氨溶液前没有加入NaOH溶液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所以实
8、验不成功,则实验操作及结论错误,故C错误;D该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铁离子,铁离子也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所以不能确定该黄色溶液中含有溴,则结论不正确,故D错误。8甲乙丙丁戊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他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戊为一种强碱且焰色反应为黄色,则反应可能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常温下,若丙为无色气体,戊为红棕色气体,则甲、乙可能是铜和稀硝酸C. 若甲为硫磺燃烧产物,丁为水,则戊不可用于干燥甲D. 若甲为浓盐酸,乙为MnO2,则戊可能使品红褪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若戊为一种强碱且焰色反应为黄色,则戊为NaOH,此时甲、乙可能为Na和
9、O2、丙为Na2O2,与水反应生成戊(NaOH),故A正确;B若丙为无色气体,戊为红棕色气体,则丙为NO、戊为NO2,但能产生NO的不一定是铜和稀硝酸,故B错误;C若甲为硫磺燃烧产物(SO2),丁为水,则乙为O2、丙为SO3、戊为H2SO4,浓硫酸可用于干燥SO2,故C正确;D若甲为浓盐酸,乙为MnO2,则丙为Cl2,可与水或者碱反应产生具有漂白性的HClO或者次氯酸盐,故D正确。故选B。9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 25时,NaH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 大C. Cl2与过
10、量的铁反应生成FeCl2D. 图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A、石灰乳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只有Cl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正确;B、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要小,如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会生成NaHCO3沉淀,故B错误;C、Cl2为强氧化剂,与Fe反应时,无论铁过量、少量,均生成FeCl3,故C错误;D、NaClNaHCO3Na2CO3,两步转化均没有化合价的改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A。10用如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
11、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气体abcdACO2盐酸CaCO3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BCl2浓盐酸MnO2NaOH溶液浓硫酸CNH3饱和NH4Cl溶液消石灰H2O固体NaOHDNO稀硝酸铜屑H2O浓硫酸【答案】D【解析】A、用CaCO3和盐酸反应制取CO2,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CO2中含有HCl和H2O(g);先除HCl,再用浓硫酸干燥气体;但是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除CO2中的HCl,因为CO2与Na2CO3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c装置中应改成饱和
12、NaHCO3溶液,故A错误。B、用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Cl2,同样Cl2中含有HCl和H2O(g),先除HCl,再用浓硫酸干燥;但除Cl2中的HCl不能用NaOH溶液,因为Cl2也与NaOH反应,c装置中应改用饱和食盐水,故B错误。C、向消石灰中滴加饱和NH4Cl溶液,消石灰遇水放热,NH4+与OH反应放出NH3,c装置中不能装水,因为NH3极易溶于水且可能发生倒吸,故C错误。D、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部分NO与装置中原有的空气反应生成NO2,气体进入c装置,水能将NO2转化为NO;d中的浓硫酸起干燥作用,故D正确。11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利用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
13、盐酸,设计如图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再通甲烷B. 装置B有均匀混合气体、控制气流速度、干燥混合气体等作用C. 装置C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后,生成的有机物有4种D. 从D中分离出盐酸的方法为过滤【答案】D【解析】A. 实验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让MnO2与浓HCl反应一段时间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通甲烷,A正确;B. 浓硫酸可以干燥氯气, 氯气与甲烷在B中可以混合均匀,因此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均匀混合气体、控制气流速度、干燥混合气体等,B正确;C. 氯气与甲烷在装置C中在强光照射下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4种有机物,C正
14、确;D. D中得到的是盐酸溶液,并和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油状液体分层,故可以用分液的方法从D中分离出盐酸,D错误。答案选D.12某同学设计用下图的装置制备少量的AlCl3(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的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B. 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人E中C. 用50mL12mol/L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所得氯气可以制取26.7gAlCl3D. 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答案】C【解析】实验室是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气,含有杂质气体氯化
15、氢和水蒸气,氯化氢及易溶于水,而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因此B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的NaCl溶液,其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A正确;因为AlCl3易水解,所以铝和氯气反应必须在干燥的环境下进行,因此装置C和F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人E中,B正确;用50mL12mol/L的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由于浓盐酸不断消耗,变为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所以50mL12mol/L的盐酸产生氯气的量小于0.15mol,因此氯气与铝反应生成氯化铝的量少于0.1 mol,质量小于13.35g,C错误;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反应产生氯气,利用氯气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待装置中充
16、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反应进行,D正确;正确选项C。13Cl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液氯储存区贴有的说明卡如下:包装钢瓶储运要求远离金属粉末、氨、烃类、醇类物质;设置氯气检测仪泄漏处理NaOH、NaHSO3溶液吸收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2Cl +2H2O2OH+ H2+Cl2B.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Cl2 + H2O2H+ + Cl+ ClOC. 浓氨水检验泄露的氯气,产生白烟:8NH3 + 3Cl2 = 6 NH4Cl + N2D. 氯气“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HSO3+ Cl2 + H2O = SO42+ 3H+ + 2C
17、l【答案】B【解析】A.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2O2OH+ H2+Cl2,选项A正确;B.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 H2OH+ + Cl+ HClO,选项B不正确;C. 浓氨水检验泄露的氯气,产生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 + 3Cl2 = 6 NH4Cl + N2,选项C正确;D. 氯气“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 Cl2 + H2O = SO42+ 3H+ + 2Cl,选项D正确。答案选B。14二氯化二硫(S2Cl2,沸点137.1)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溶于CCl4、二硫化碳等
18、,遇水分解为硫、二氧化硫、氯化氢,超过100 开始分解,300分解完全。可用作橡胶的低温硫化剂和粘结剂。可由二硫化碳(沸点46.5)与Cl2在95100 制备,同时有CC14 (沸点76. 8)生成,实验装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依次盛放浓硫酸、无水CaCl2B. 实验中需用酒精灯对进行直接加热C. 实验过程中冷凝回流的主要物质是S2Cl2D. 用减压分馏法从中所得液体分离出S2Cl2【答案】D【解析】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在与二硫化碳反应之前需要除杂,应该先除氯化氢,在干燥,因此中盛放浓硫酸、为了防止尾气中的氯气污染空气,中需要放置氢氧化钠吸收氯气
19、,同时可以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装置,故A错误;B. 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上石棉网,故B错误;C. 根据题意,反应过程中会同时生成四氯化碳(沸点76. 8),因此实验过程中冷凝回流的主要物质是四氯化碳,故C错误;D. 四氯化碳的沸点较低,二氯化二硫(S2Cl2,沸点137.1)沸点较高,可以用减压分馏法从中所得液体分离出S2Cl2,故D正确;故选D。15下述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实验目的A向盛有1 mL 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 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 KI溶液验证Ksp(AgCl) Ksp(AgI)B向某
20、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证明溶液中一定含CO32-,一定不含Ca2+C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0.1 mol/L NaClO溶液和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碱,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答案】A【解析】A、向盛有1 mL 0.1 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 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AgCl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 KI溶液,AgCl沉淀会转化成AgI沉淀,能说明Ksp(AgCl
21、) Ksp(AgI),故A正确;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可能是CO2或SO2,故溶液中可能含CO32-或HCO3-或SO32-,若溶液含HCO3-,可能含Ca2+,故B错误;C、NaClO水解会产生HClO,HClO有漂白性,若用pH试纸测定其pH,则会使试纸褪色,故无法用pH试纸测定其pH,故C错误;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加碱,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只能检验出淀粉是否水解成葡萄糖,无法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故D错误;故选A。16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装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领军 高考 化学 透析 专题 4.2 富集 海水 中的 元素 高效 演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