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1.2物质的量浓度高效演练.doc





《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1.2物质的量浓度高效演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领军高考化学真题透析专题1.2物质的量浓度高效演练.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2 物质的量浓度1、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A.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B.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C. 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D.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答案】A【解析】A项,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根据公式cB=,所配溶液浓度偏大,A项错误;B项,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终点读数偏小,所测体积偏小,B项正确;C项,用湿润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c(OH-)偏小,pH测定值偏小,C项正确;D项,测定中和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
2、中,散失热量较多,所测温度值偏小,D项正确;答案选A。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前,应反复摇动后再开启B. 在实验室中进行蒸馏操作时,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之下C. 实验室制取氢气后的废液,可先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D. 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答案】D【解析】开启易挥发液体试剂前,先将试剂瓶放在自来水流中冷却几分钟,开启时瓶口不要对人,A错误;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量的蒸汽温度,B错误;实验后的废液都应倒入废液桶中收集,集中处理,C错误;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操作: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
3、立,观察瓶口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瓶塞旋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仍无水渗出,则容量瓶不漏水,D正确;正确选项D。3、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自选非玻璃仪器)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玻璃仪器A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烧杯、酒精灯、玻璃棒、分液漏斗B配制450 mL 2 molL1氯化钠溶液5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C除去氢氧化铝胶体中的泥沙漏斗(带半透膜)、烧杯、玻璃棒D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坩埚、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答案】B【解析】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需要进行重结晶,所以应该用普通漏斗进行过滤,选项A错误。实验室没有450mL的容量
4、瓶,所以配制450 mL 2 molL1氯化钠溶液的时候应该使用500mL容量瓶。用天平(非玻璃仪器)称量氯化钠质量,转移至烧杯,用量筒加水溶解,玻璃棒搅拌,转移至容量瓶,洗涤,定容,摇匀即可,选项B正确。除去氢氧化铝胶体中的泥沙,应该用带滤纸的漏斗直接过滤,选项C错误。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的操作是蒸发,应该在蒸发皿中进行,选项D错误。4、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A制备Fe(OH)3胶体煮沸盛在小烧杯中的25ml.蒸馏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星红褐色B配制250ml.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1.0gNaOH固体放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
5、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入蒸馏水到刻度C氢气还原氧化铜用酒精灯加热盛有灼热的氧化铜的反应管并通入氢气,固体完全变红后,先停止通氢气,然后停止加热D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的NaI在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至不再产生黄色沉淀,然后过滤【答案】A【解析】A.实验室中,制取Fe(OH)3胶体的操作是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A正确;B. 配制溶液时NaOH固体不能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B错误;C.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氢气,以免生成的铜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C错误;D. NaBr溶液也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D错误;答案选A.5、下列
6、说法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选主要仪器(铁架台等忽略)部分操作A用浓硫酸配制480mL0.1mol/L硫酸溶液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将量取好的浓硫酸放入容量瓶中,加水溶解至刻度线B从食盐水中得到NaCI晶体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三角架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加热C分离甲醇和甘油的混合物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直形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混合液液面以下D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Br2分液漏斗、烧杯分离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答案】D【解析】A容量瓶是定容容器,不可用来稀释浓硫酸,故A错误;B溶液的蒸发结晶在蒸
7、发皿中进行,不是在坩埚中蒸发,故B错误;C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到蒸馏烧瓶的支管口,测蒸气温度,故C错误;D萃取操作时使用分液漏斗,分离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答案为D。6、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用甲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3溶液B. 用乙装置分离溴苯和水C. 用丙装置制取SO2气体并验证其还原性(可加热)D. 用丁装置防止铁钉生锈【答案】C【解析】A. 配制溶液时,NaNO3固体不能直接放在容量瓶中溶解,A错误;B. 溴苯的密度大于水,溴苯在下层,B错误;C. 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具有还
8、原性,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D.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作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该装置中Fe作负极而加速被腐蚀,不能防止铁钉生锈,D错误;答案选C.7、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取20.00 mL盐酸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配制浓度为0.010 mol/L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C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
9、精清洗,再用水清洗【答案】D【解析】A、由于滴定管最大刻度的下面还有一段空间盛装有溶液,所以滴定管内剩余的盐酸的体积大于20.00mL,故A错误;B、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在其中直接溶解或稀释物质,所以B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湿润,否则被测溶液将被稀释,导致测定结果不准,故C错误;D、由于碘易溶于酒精,不易溶于水,所以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即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8、下列实验误差分析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及操作误差分析A用pH 试纸测某稀酸溶液的pH 时,先润湿试纸无影响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溶液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偏低C测定
10、某酸的准确浓度时,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偏低D测定中和热时,忘记盖上泡沫塑料板偏高【答案】B【解析】A、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时,再滴加待测液会使溶液酸性减弱,酸溶液PH增大,故A错误;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B正确;C、测定某酸的准确浓度时,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C错误;D、测定中和热时,忘记盖上泡沫塑料板,导致热量散失,结果偏低,故D错误;故选B。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78 g Na2O2溶于1.00 L水中,所得
11、溶液中Na+的浓度为2.00 molL-1 B.将10 mL 18.4 molL-1的浓硫酸加水稀释至1 L,稀释后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84 molL-1 C.100 mL 2.0 molL-1Na2CO3溶液中Na+数约为0.26.021023 D.将20.0 g NaOH固体置于500 mL容量瓶内,然后加水至刻度线即得1.00 molL-1的NaOH溶液【答案】B【解析】A项,78 g Na2O2物质的量为1 mol,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为2 mol,但是反应后溶液体积不是1 L,A错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0.01 L18.4 molL-1=1 Lc稀
12、,c稀=0.184 molL-1,B正确;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00 L2.0 molL-1=0.2 mol,溶液中Na+数约为20.26.021023,C错误;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也不能将过冷或过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D错误。10、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选择正确的是A. 配制200mL 0.1mol/LCuSO4溶液需要称量硫酸铜固体3.2gB. 配制1mol/L H2SO4溶液,量取浓硫酸后,将浓硫酸直接注入容量瓶中C. 配制1mol/L AlCl3溶液时,将氯化铝晶体溶于适量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称量4.0g NaOH固体,溶解于
13、1L水中,即可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答案】C【解析】A. 配制200mL 0.1mol/LCuSO4溶液需要选用250mL容量瓶配制,需要硫酸铜固体的质量为0.25L0.1mol/L 160g/mol=4.0g,故A错误;B.容量瓶不能用作稀释的容器,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稀释并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错误;C.氯化铝能够水解,为了防止配制的溶液发生浑浊,应该将氯化铝晶体溶于适量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适当浓度,故C正确;D. NaOH固体溶解于1L水中得到的溶液体积不是1L,故D错误;故选C。11、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 用20mL量筒量取15mL酒精,加水5mL
14、,配制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P1)B. 在200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A个硫酸根离子,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1C. 实验中需用2.0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50mL、201.4gD. 实验室配制500mL 0.2molL-1的硫酸亚铁溶液,其操作是:用天平称15.2g绿矾(FeSO47H2O),放入小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到500mL容量瓶、稀释、定量、摇匀【答案】B【解析】用20mL量筒量取15mL酒精,加水5mL,配制质量分数小于75%的酒精溶液,故A错
15、误 ;硫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的个数比是3:2,该盐的化学式是 ,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0.5mol,浓度为2.5molL-1,故B正确;实验中需用2.0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00mL、212.0g,故C错误;实验室配制500mL 0.2molL-1的硫酸亚铁溶液,其操作是:用天平称27.8g绿矾(FeSO47H2O),放入小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到500mL容量瓶、稀释、定量、摇匀,故D错误。12、进行下列实验,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蒸干CuSO4饱和溶液,制备CuSO45H2O晶体B. 图乙:可形成红色喷泉,证
16、明HC1极易溶于水C. 图丙: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NaOH溶液,若定容时视线如图,则所配NaOH溶液浓度偏低D. 图丁: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答案】B【解析】A. 蒸干CuSO4饱和溶液,得到的是CuSO4固体,A项错误;B.HC1极易溶于水可形成红色喷泉,B项正确;C.若定容时视线如图,则少加了蒸馏水,所配NaOH溶液浓度偏高,C项错误;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为碳酸钠,D项错误。答案选B.13、为了配制 100 mL 1 mol/L NaOH 溶液,其中有下列几种操作,错误的操作( )选刚用蒸馏水洗净过的 100 mL 容量瓶进行配制NaOH 固体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立即把溶液转移
17、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两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中使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刻度相切由于不慎,液面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线,这时采取的措施是使用胶头滴管吸出超过的一部分A. B. C. D. 【答案】A【解析】配制100mL1mol/L的NaOH溶液,应选择100mL容量瓶,因为容量瓶定容时仍需要加蒸馏水,所以使用前不需要干燥,正确;NaOH溶于水放热,所以不能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错误;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次,洗涤液也均转入容量瓶中,是为了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正确;定容时为了防止加水超过刻度线,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
18、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错误;由于不慎,液面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线,吸出溶液时减少了溶质的质量,结果偏低,实验失败,需要重新配制,错误,答案选A。14、下列关于误差分析的判断正确的是( )A. 酸碱中和滴定中滴定终点读数时滴定管内吸入气泡,会使测得浓度偏大B. 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药品质量一定偏小C. 配制1moI/L的NH4NO3溶液时未恢复至室温就转移并定容,所得溶液浓度偏小D. 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酸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答案】C【解析】A. 酸碱中和滴定中滴定终点读数时滴定管内吸入气泡,会使终点读数偏小,从而使计算出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测得的浓度偏小,故A错误
19、;B. 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若未使用游码,则结果无影响,故B错误;C.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未恢复至室温就转移并定容,最终恢复至室温后溶液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故C正确;D. 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酸溶液的pH,相当于稀释了稀酸,则测得的pH偏大,故D错误;答案选C。15、用KOH固体配制0.1.molL-1的KOH溶液500mL,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所使用的的全部仪器是:烧杯、500mL容量瓶、玻璃棒B. 在烧杯中溶解KOH固体后,应放置使溶液恢复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C.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大于0.10molL-1D. 配制溶液时容量瓶内
20、底部原来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小于0.10molL-1【答案】B【解析】实验所使用的的仪器有:天平、烧杯、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故A错误;氢氧化钾溶于水放热,在烧杯中溶解KOH固体后,应放置使溶液恢复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故B正确;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小于0.10molL-1,故C错误;配制溶液时容量瓶内底部原来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故D错误。16、25时,将10mL 质量分数为50%(密度为1.4g/cm3)的硫酸稀释成1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俯视容量瓶颈刻度线定容,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B. 上述稀释过程所需要的蒸馏水为90mLC. 50%
21、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7.14mol/LD. 上述100mL稀硫酸中含溶质14g,该稀硫酸不属于电解质【答案】C【解析】A、俯视容量瓶颈刻度线定容,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A错误;B、上述稀释后溶液的密度不知,所以无法求所需要的蒸馏水的体积或质量,故B错误;C、根据c=7.14mol/L,所以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7.14mol/L,故C正确;D、c=7.14mol/L,而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上述100mL稀硫酸中含溶质7.14mol/L0.01L98g/mol=6.99g,故D错误;故选C。17、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下列操作
22、可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髙的是A. 未将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移入容量瓶B. 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C. 定容时水加多了,加多的水用滴管吸出D. 溶解搅拌时造成液体溅出【答案】B【解析】A、未将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移入容量瓶中,溶质减少,浓度偏低,A错误;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量取的盐酸体积增加,浓度偏高,B正确;C、定容时水加多了,加多的水用滴管吸出,导致溶质减少,浓度偏低,C错误;D、溶解搅拌时造成液体溅出,导致溶质减少,浓度偏低,D错误,答案选B。18、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C【解析】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定容时眼睛应平视刻度线,故A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领军 高考 化学 透析 专题 1.2 物质 浓度 高效 演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