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模块三----工作单元.docx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模块三----工作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模块三----工作单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教案u 工作单元任务一 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测定一、含泥量测定(一)试验仪具1、天平:感量不大于0.1g;2、烘箱:能控温在1055;3、标准筛:孔径0.075mm及1.18mm的方孔筛各一只;4、容器:深度大于250。5、其它:搪瓷盘、毛刷等。 (二)试样制备将所取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1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三)试验方法步骤 1、 称取试样500g,倒入容器并注入洁净的水,充分搅和均匀,浸泡2h。2、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
2、澈为止。4、用水淋洗存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0.075mm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搪瓷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1)。(四)结果计算及要求1、砂的含泥量按式3-28计算,精确至0.1%。 (3-28)式中 Qn砂的含泥量(%); m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 m1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2、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3-66。二、泥块
3、含量测定(一)试验仪具1、天平:称量1kg(感量不大于0.1g);2、烘箱:控温在1055;3、标准筛:孔径0.6mm及1.18mm的方孔筛各一只;4、容器:深度大于250。5、其它:搪瓷盘、毛刷等(二)试样制备将试样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00g,并置于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筛除小于1.18的颗粒,相等的两份备用。(三)试验方法步骤 1、 称取试样200g,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洁净的水,浸泡24h,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2、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浅盘后,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1)。(四)结果计算及要求1、砂的泥块含
4、量按式3-29计算,精确至0.1%。 (3-29)式中 Qn砂的泥块含量(%); m0试样在1.18筛的筛余质量,单位g; m1试验后试样的烘干质量,单位g。试验次数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m0(g)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m1(g)砂的含泥量 Qn(%)个别值平均值122、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0.1%。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3-67。任务二 水泥混凝土用砂石的颗粒级配试验一、细集料的筛分析试验(一)试验仪具与材料 1、方孔筛:规格为0.15、0.3、0.6、1.18、2.36、4.75、9.50的标准筛各一只,并附有底盘和筛盖。2、天平:称量1Kg,感量1g。3、烘箱:
5、能控温在1055。4、其它:搪瓷浅盘和软硬毛刷等。 表3-68 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边长尺寸间关系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方孔筛筛孔边长5.05.04.752.502.502.361.251.251.180.630.630.600.3150.3150.300.160.160.150.080.080.075(二)试样准备1、按模块一工作单元任务一的有关要求取样。筛除大于9.5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2、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三)试验步骤1、组装标准筛。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倒入套
6、筛上,盖好筛盖。3、取下套筛,逐个用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 时为止,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4、称取各筛筛余质量,准确至1g。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下式3-1计算出的量 (3-30)式中 G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A筛面面积,2;D筛孔尺寸,。(四)筛分结果有效性判断、试验数据计算和评价1、单次筛分结果有效性判断计算筛分后所有各筛和筛底盘上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砂样总质量()相比较:若 1%,单次筛分无效,需要重新取样筛分;若 1%,单次筛分有效,接续计算以下各筛分参数: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量百分率()(2)计算细度摸数:精确至0.0
7、1: (3-31)2、砂样平行两次有效筛分后,最终筛分结果有效性判断(1)计算两次筛分结果的细度模数差(),若差值小于0.2,则砂样筛分结果的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时,需增加试验次数,重新取样继续筛分。1、 用计算的平均值判断砂的粗细;按两次有效筛分在0.6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的平均值判断砂所属级配区;按对应级配区各筛上的通过率规定范围值,分析判断砂样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试验数据纪录及结果评价见表3-69。二、粗集料的筛分析试验(一)试验仪具1、方孔筛:2.36、4.75、9.50、16.0、19.0、26.5、31.5、37
8、.5、53.0、63.0、75.0、90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2、天平或台秤:称量10Kg,感量1g。3、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4、其它:浅盘、铲子、毛刷等。(二)试验准备将从施工现场取来的试样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3-70要求的试样所需量两份,烘干或风干后备用。表3-70 粗集料不同粒径下的最少取样量(Kg)最大粒径(mm)75.063.037.531.526.519.016.09.5最少试样质量(Kg)16.012.67.56.35.03.83.21.9(三)试验步骤1、称取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倒入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2、先手摇筛分,然后逐个用手筛分
9、,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注】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0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3、称取各筛上的筛余质量,准确至1g;4、筛分结果有效性判断及筛分参数计算:(1)单次筛分有效性判断判断方法与细集料相同。当单次筛分有效时,计算筛分参数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和通过量百分率。(2)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对照规范要求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3-71.表3-71 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筛孔尺寸(mm)各筛存留质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率(%)试样1试样2平均63.053.037.59.54.752.36任务三 粗集料
10、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测定一、试验仪具1、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规准仪,如图3-25、3-26所示,其尺寸应符合表3-72的要求。图3-25 针状颗粒规准仪图3-26 片状颗粒规准仪表3-72 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的粒级划分及其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公称粒级(mm)5.0010.010.016.016.020.020.025.025.031.531.540.0片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孔宽(mm)2.85.17.09.111.613.8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立柱间距 17.130.642.054.669.682.82、天平和台秤:天枰,称量2,感量2g;台秤,称量20,感量20g。 3、试验筛
11、:筛孔公称直径分别为5.0、10.0、20、25、31.5、40、63.0和80.0的方孔筛各一只,据需要选用。4、卡尺 二、试样制备将来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并缩分至表3-73规定的数量,称量质量为,然后筛分成规定的粒级备用。表3-73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小质量 最大公称粒径(mm)1016.020.025.031.540试样最小质量(Kg)0.3123510三、试验步骤 1、按表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的,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的,为片状颗粒。2、公称粒径大于40的可用卡尺鉴定其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
12、定宽度应符合下列表3-74的规定。表3-74 公称粒径大于40用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公称粒径(mm)40.063.063.080.0片状颗粒的卡口宽度(mm)18.127.6针状颗粒的卡口宽度(mm)108.6165.63、称量由各粒级挑选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量, g。四、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碎石或卵石针、片状颗粒含量按式3-32计算: (3-32)式中 碎石或卵石针、片状颗粒含量。试样的质量,g。试样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质量,g。任务四 粗集料的压碎值测定一、试验仪具设备1、压力试验机:荷载在300KN。 2、压碎指标值测定仪,如图3-27所示。图3-27 压碎指标值测定仪1-圆筒; 2-
13、底盘; 3-加压头; 4-手把; 5-把手3、天平或台秤:称量5Kg,感量不大于5。4、试验筛:孔径公称直径分别为2.5、10、20各一只及筛盖和底盘。二、制备试样1、通过筛分取1020的颗粒为标准试样,并保持在气干状态下进行试验。2、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当其公称粒径大于20.0颗粒的岩石矿物成分与10.020.0粒级有显著差异时,应将大于20.0的颗粒经人工破碎后,筛取10.020.0标准粒级另外进行压碎值指标试验。3、剔除针、片状颗粒:用针、片状规准仪剔除试样中的针、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份约3Kg的试样3份备用。三、试验步骤1、装料:取试样1份,分两层装入筒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
14、面垫放一根直径为10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离底盘的高度应控制在100左右。 2、测定:整平筒内试样表面,把加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正),放到试验机上,在160S300s内均匀加荷至200KN,稳定5S,卸荷,取出测定筒。5、称重:倒出筒中的试样称其质量,g。6、过筛:用公称直径为2.5的标准方孔筛筛出被压碎的细粒,称出剩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g。四、结果计算及要求1、碎石或砾石的压碎指标值按式3-33计算: (3-33)式中 压碎值,%。试验用试样的总质量,g;试验后存留在2.5筛上的筛余质量,g。2、对于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应对公称粒径2
15、0.0以下和20.0以上的标准粒级(10.020.0)分别进行检验,则其总的压碎值按式3-34计算 : 3、以三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值指标的测定值。试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见表3-75。 表3-75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记录 试验次数试验用试样总质量()试验后在2.5mm筛上的存留质量()压碎值个别值平均值123任务五 水泥混凝土的拌制、表观密度及和易性测定一、混凝土的拌制(一)试验仪具设备1、混凝土搅拌机:容量30100L,转速1822r/min。如图3-28所示。图3-28 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2、台秤:称量50Kg,感量50g。3、天平:称量5Kg,感量1g。4、其它:拌板、抹刀、
16、量筒、拌铲、坍落度尺子等。(二)试验步骤1、人工拌和(1)称料 按设计配合比将所需的材料分别称好装在各盛料器中。(2)润湿用具 将拌板和铁锹等接触混凝土拌和物的用具用湿抹布搽湿。(3)干拌 先将砂倒在拌板上,然后加入水泥,用拌铲自拌板一端翻拌至另一端,直至充分混合,颜色均匀一致。再加入石子翻拌混合均匀为止。(4)加水湿拌 将干拌和物堆成长堆,中心扒一凹槽,将已称量好的水一半左右倒入凹槽中,仔细翻拌;然后再将拌和物堆成长堆,扒一凹槽,倒入剩余的水,翻拌至少6遍。从加水完毕时起的拌和时间应满足表3-78的要求。表3-78 混凝土拌和物的拌和时间拌和物体积(L)拌和时间(min)304531505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材料 检测 教案 模块 工作 单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