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登岳阳楼》导学案]登岳阳楼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册《登岳阳楼》导学案]登岳阳楼阅读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语文上册登岳阳楼导学案登岳阳楼阅读答案 登岳阳楼为杜甫五律名篇,是高二语文课本中的内容,那么该课文的导学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语文上册登岳阳楼导学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语文上册登岳阳楼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歌的感情。 2.学习本诗,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创作风格。 【学习重点】掌握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 【学习难点】缘景明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链接】 1.背景介绍: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由江陵、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
2、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2.写洞庭湖的佳句: (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 2.比较阅读,深入了解杜诗的意境和创作风格。 预习案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天崩地坼拆迁乾坤弃笔从戎 气(器)宇轩昂轩窗涕泗横流 2.根据注解,理解诗歌大意。 【学习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 二、合作探究(缘景明情):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你感受到作者登楼的心情是
3、怎样的?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2.赏析名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借助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将作者所表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 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作比较,各有怎样的妙处? 3.诗歌颈联和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认为诗歌从写景到抒情过渡自然吗?请简述理由。 【知识小结】 常见的用来概括意境特点的词语: 意境是由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组合成的场景,是耐人寻味的诗歌艺术境界。要准确掌握意境,我们只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表述常见的意境的词语有: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
4、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等。 三、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对颈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请将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作比较,说说它们同是抒发登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四、布
5、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高二语文上册登岳阳楼导学案(二) 一、学习目标 1、背诵这首诗。 2、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3、学会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通过意象联缀、补充联想、炼字炼句缘景明情。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二、自主学习 1、作家作品 杜甫,字(),河南巩县人,自号(),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他与李白齐名,并称“”,由于杜甫众体兼善,且诗艺精湛,被人誉为“”。 2、基础积累 、字音积累
6、坼()乾坤()戎马()凭轩()涕泗()() 、词语解释: 坼:乾坤:轩:戎马:涕泗: 三、合作研读 (一)、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用自己的话将诗歌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描述出来。 (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你能说说这两个词的妙处吗?由此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为什么会泪流满面? 四、课堂小结: 本诗标题是登岳阳楼,但诗歌并不局限于写“岳阳楼”和“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
7、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五、当堂检测 1、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2、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4、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六、拓展延伸 通过登岳阳楼的赏析,我们
8、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楼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颔联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七、布置作业
9、预习李煜的虞美人 高二语文上册登岳阳楼导学案(三) 1、整体感悟: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口头概括): 自“安史之乱”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了解这一背景,有助于我们读懂领悟本诗的思想感情。 (2)触摸诗人,读懂大意(口头概括):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大湖广阔浩瀚把吴楚两地东南隔开,天地象在苍茫的湖面上
10、日日夜夜漂浮荡漾。我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早不知闻,竟无一字寄给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奔流。 (3)置身诗境,熟读成诵(课堂检查并指导朗读)。 2、品味探究 (1)颔联中“坼”“浮”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坼”,分裂。“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2)简单分析
11、本诗首联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杜诗首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人世沧桑的感慨。 (3)本诗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杜甫晚年漂泊江湘一带,登岳阳楼而做此诗,表达了诗人漂泊流离、凄凉落寞感情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拓展迁移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句更妙,为什么? “雁引愁心去”句中“引”字的意思是“带走”,该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与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本诗颈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登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想象奇特,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镜的情景。 3、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同写登楼所见之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相同。本诗是诗人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楼而作,诗人表达的是快乐、喜悦的感情。 看了的人还看了: 1.高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2.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导学案 3.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4.高二上学期语文课后练习试题及答案 5.高二语文琵琶行并序导学案(2) 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