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月考试卷(无超纲).docx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月考试卷(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月考试卷(无超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月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行为与爱护植被、绿化环境不相符的是( )A纸张回收利用B用电子邮件发布通知C大力提倡种草植树D尽量使用一次性
2、筷子2、关于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在卵巢中发育B胎儿需要呼吸和消化食物C胎儿从羊水中获得营养物质D胎儿与母体间联系的纽带是胎盘和脐带3、下列四位顾客在自助餐厅选取的早餐食物中,营养搭配比较合理的是( )A花卷、玉米粥、煎小黄鱼B油条、豆汁、煮鸡蛋C馒头、大米粥、清炒油菜D热牛奶、面包片、水果拼盘4、如图是人体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B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C男性与女性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脐带胎盘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
3、农业科技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在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在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增加粮食产量,下列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有不利影响的是( )A实行作物轮作B长期施用化肥C施用农家肥D作物秸秆还田6、下列有关营养物质鉴定的一般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淀粉遇碘会变蓝色B蛋白质遇高温会凝固成固态物质C燃烧脂肪会发出阵阵臭味D脂肪能在纸张上留下“油斑”7、血液中的氧气通过()回到心脏A主动脉B肺动脉C上腔静脉D肺静脉8、牛奶中含有较多的(),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和骨骼发育,增强体质,所以青少年学生每天应喝一定量的牛奶A蛋白质、钙B糖类、维
4、生素CC维生素B1、钙D维生素A、碘9、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内脏器官功能的日渐健全B女性的青春期发育要早于男性C出现遗精、月经等生理现象D青春期发育之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已趋完善10、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婴儿的出生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标志B精子和卵细胞在中结合形成受精卵C“试管婴儿”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D胎儿只通过脐带从母体获取营养物质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_,常常被称为“_”。2、内分泌腺_导管(填“有”或“没有”),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
5、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3、肾脏是_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_等部分组成。4、用纱布包住面团用清水洗,最后在纱布上会留下俗称“面筋”的物质。面筋是_。5、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_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在我国的植被中,_占据了主体,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增大绿地面积,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我国的“_节”。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_)2、某同学在平静的状态下吸气,肋间肌和膈肌的变化都是收缩。(_)3、唾液中有溶菌酶,被小刀割伤可以用唾液消毒。(_)4、内分泌腺不同于外分泌腺,其内有导管,分
6、泌物通过导管排出。()5、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作用。 (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脱中的変化”,设置了如下实验。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处理。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头碎屑放入号试管,滴人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头碎屑放入号试管中,滴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块放入号试管中,滴入2亳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1)该
7、实验尽管用了3支试管,但必须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_。(2)将号试管与号试管作为一组实验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_。(3)10分钟后,滴加碘液,_号试管不变蓝。2、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后,同学们想测定花生仁中的能量,如图分别是甲、乙两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该实验:(1)你认为甲、乙两组装置中_更科学。(2)在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时,除了要记录种子的质量外,还要记录_。(3)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主要是_。(4)花生种子实际所含能量一般会_(填“小于”或“大于”)测定的热量值。3、治理水体污染常用化学和工程的方法,经济投入大,效果还不理想,因此越来越多
8、的人提出生物治理法。某环保公益小组同学,想要探究香蒲、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实验材料:香蒲、金鱼藻若干,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污水实验步骤:第一步:用流水将植物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第二步:取4个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桶,编号为、。在、组中各放入生长状况一致的510根幼苗如表),使每组植物重量相等。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第三步:组均加入等量上述污水,然后放在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晚上补光,连续培养4周。第四步:每周最后一天同时从各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其中磷酸盐的含量,然后计算去除率。每组磷酸盐的去除率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实验结果:污水中磷
9、酸盐的去除率(单位:%)组别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0000香蒲369528664713金鱼藻355467693755香蒲+金鱼藻328563971910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中,先用流水清洗植物的目的是_。(2)表格中第组的“?”应为_。(3)和形成对照,变量是_。(4)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并且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5)分析第4周的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香蒲、金鱼藻_(选填“能”或“不能”)净化磷酸盐污水;香蒲、金鱼藻混合使用净化磷酸盐污水的效果_(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单独使用的净化效果。(6)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看,该实验结果体现了_。根据本实验
10、的结论,请你对治理河流污染提出一点建议:_。4、探究与模拟探究是获得事实依据、构建概念框架的重要途径,是让我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重要过程。请你思考并分析以下探究活动:小丽想知道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进行了如下图实验操作。表格中记录了她的一次测量的实验数据。食物名称花生仁质量(克)20水(毫升)30温度上升()22实验数据(1)请问她本次测得的花生的热价(1克花生含有的能量)是_焦。(注:1毫升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的热能)(2)实际操作中她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减少燃烧中的能量散失和减少实验误差?(各写一种)减少能量散失:_;减少实验误差:_。(3)对比水、无机盐不能燃烧可知:能量主要存在于_
11、等有机物中,人体通过摄取这些有机物进入细胞内“燃烧”,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绿化是指栽植花草树木以美化环境的活动,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意识。【详解】A纸张回收利用 ,能减少森林的砍伐,不符合题意。B用电子邮件发布通知,能节约纸张,减少树木的砍伐,不符合题意。C大力提倡种草植树 ,能增加植被,绿化环境,不符合题意。D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加速森林的砍伐,降低森林覆盖率,符合题意。故选D。2、D【分析】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详解】A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故A错误。B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
12、羊水中,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胎盘和脐带获得来自母体的氧和养料,并且通过胎盘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B、C错误。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而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故D正确。故选D。3、D【分析】为了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做到合理营养,按“平
13、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人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营养搭配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详解】A花卷、玉米粥可以提供淀粉;煎小黄鱼可以提供脂肪、蛋白质,缺少维生素,A不符合题意。B油条提供淀粉、脂肪;豆汁、煮鸡蛋、炒豆腐丝,提供蛋白质、无机盐;缺少维生素,B不符合题意。C馒头、大米粥提供淀粉;清炒油菜提供维生素;缺少蛋白质、脂肪,C不符合题意。D热牛奶提供蛋白质;面包片提供淀粉;水果拼盘提供维生素;营养较为全面,D符合题意。故选D。4、C【分析】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
14、,都是生殖细胞,它们分别含有男性和女性的遗传物质。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游动进入子宫,进而进入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在子宫内膜上,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在8周左右时发育成胎儿已经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38周(266天)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
15、。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详解】A表示受精过程,受精过程是在输卵管中完成,A错误。B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此时还没有到达子宫,在输卵管中完成,B错误。C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C正确。D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但是胎儿的呼吸系统没有开始工作,D错误。故选C。5、B【分析】合理施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针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采取有利措施。【详解】A实行作物轮作如“豆粮间作,瓜类和豆类轮作”的种植方式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主要原因是豆类的根部有根瘤菌,能够利用植物固氮,提高土壤肥效,对农田生态系统有利,
16、A正确。B长期施用化肥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这样对农田生态系统有不利影响,B错误。C农家肥同化肥相比,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对农田生态系统有利,C正确。D秸秆主要含碳、氢、氧元素,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对农田生态系统有利,D正确。故选B。6、C【分析】营养物质鉴定的一般方法是: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蛋白质遇到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脂肪一般能在纸张上面留下“油斑”,据此解答。【详解】A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若溶液变蓝色,表明食物中有淀粉,若不变蓝色表明该食物中淀粉含量极少或没有,A正确。B蛋白质是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度 强化 训练 人教版七 年级 生物 下册 第四 单元 生物圈 中的 人月 考试卷 无超纲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14818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