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2019年市委书记在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济宁市乡村振兴2019.docx
《【最新精品2019年市委书记在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济宁市乡村振兴20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品2019年市委书记在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济宁市乡村振兴2019.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精品2019年市委书记在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济宁市乡村振兴2019 最新精品2019年市委书记在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精准脱贫攻坚作出全面部署。月日,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书记、省长作了重要讲话,用六个突出统领乡村振兴,用六个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围绕十项重点工作打好攻坚战。月日,市委召开全市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书记、市长作了重大安排,用做好五个统筹、走好六条路径推进乡村振兴,用做
2、到五个转变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市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我们认真学习了这些重要会议精神,开展了专题调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市委正在研究起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随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将下发实施。 下面,我就一些重大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如何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十九大报告用专门章节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章修正案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总则,这是史无前例的。如何来理解这一重大战略部署?首先要在思想层面搞清楚几个问题: 1、用习近平“三农”思想指引乡村振兴战略。大家知道,习总书记曾经是下乡知青,在陕北当过7年农民,后来始终关心关注
3、指导三农,对农村情况有深切感知,对农民群众有深厚感情,对三农问题有深刻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其中,最为系统和鲜明的是八个坚持: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习总书记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定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习总书记强调,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
4、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坚持立足国内保证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习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习总书记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
5、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习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习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调整完善。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习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全面、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意义深
6、远,是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为什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转化,就是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我们基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目标导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给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从供给看,过去主要是关注数量,现在更加注重质量;过去主要是保供给,现在还要保安全。从发展看,过去主要是强调农业的生产和产业发展,现在是三产融合发展、提质增效。从生态看,过去主要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宜居、宜业,现在还要能够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休闲度假、投资
7、兴业。另一方面,是问题导向。在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将进一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大量农民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国情不会改变。当前,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在农村,最主要的难点也在农村。 3、什么叫“乡村振兴战略”?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却意味深长。概括地讲,就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通俗地讲,就是农业的希望来了,农村的春天来了,农民的盼头来了。我们从字面来理解: 第一,乡村。它体现了调整现有城乡关系的指向。乡村不是城市的
8、附属物,与城市相对应的是乡村,而不是农村。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不仅仅是城市与农业的关系,乡村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区域,也是重要的生存空间,与城市同样重要。未来的城乡关系是融合发展,乡村必将具有并且保持和城市不同的独特价值。城市是城市的感觉,乡村是乡村的味道。第二,振兴。它突出了完成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任务。长期以来,城乡制度安排、政策设计基本上是服务于工业化、城市化,资源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乡村发展普遍滞后。振兴表明,三农工作的立足点将回到乡村自身,根本改变城乡二元体制下资源几乎是单向流向城市的状况,形成与城市平起平坐的地位。城市有城市的功能,乡村有乡村的功能。第三,战略。它界定和凸显了乡村振兴
9、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主要是两个延伸:一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向乡村区域深度延伸。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5个字的总要求,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相互衔接的: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对应的是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宜居对应的是生态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对应的是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治理有效对应的是政治建设。二是现代化空间布局从城市向乡村延伸。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七大战略中,唯独乡村振兴是就现代化建设的空间布局而言的,标志着国家将在乡村开辟现代化建设的新战场,乡村将成为现代化建设新的重点区域。 4、什么样的乡村才算振兴?简单来说,就是回答好三个让:让农
10、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怎样才是有奔头?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的功能和价值得到拓展和掘深。越来越多的人在农业劳作中感受创造的价值,在农耕文化传承中获得情感熏陶,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中找到心灵归属。怎样才有吸引力?农民不仅工作选择多,且体面有尊严,能享受和城市一样的生活设施和社会福利,既能扎根乡村,也能融入城市,一年四季不再候鸟般往返城乡,一家老小都能团圆喜乐,在田园牧歌中实现诗意地栖居。美丽家园什么样?望得见星空,闻得见草香,听得见鸟鸣,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邻里和睦,民风淳朴,文化欣欣向荣。我们就是要建设这
11、样的乡村,也一定能建成这样的乡村。 二、如何看待我市“三农”发展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从方法上讲,我们必须要以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审视我市三农工作,才能知其所在、明其所往。家底怎么样?总的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基础、有需求、有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手上有一把政策好牌。相继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省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全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这些金字招牌,没有一定的基础是拿不来的。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全市正在形成生猪、蔬菜、黄梨、丝绸四条产业链,
12、共有千头以上规模猪场个,规模养猪比重占到养猪总量的%;设施蔬菜占地面积万亩,占的%以上;梨树种植面积万亩,占的%;以吉利尔为龙头的丝绸企业,在及全省排名第一,在全国市场占据高端档次位臵。三是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常年粮食生产稳定在亿公斤,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机械化旱作农业基地。2018年农业增加值亿元,占GDP的%,高于个百分点。四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连续5年跑赢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分别高于全省、市元、元。五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市有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农民合作社
13、达到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7.7万农户,占全市的%。六是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已有个村、户、人稳定脱贫,占贫困人口的%,贫困发生率下降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突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突出。七是农村基层基础进一步稳固。三基建设全面推进,一梁两柱强基路径深入开展,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不断夯实。以上这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问题有哪些?最为典型和突出的,就是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不平衡来看,有三个问题:第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不平衡。无论水、电、路、气,还是教育、文化、社保、医疗
14、,城乡差距还是很大。第二,城乡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不平衡。尽管连续5年跑赢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但收入差五年分别是元、元、元、元、元,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是拉大。第三,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全市个行政村,尽管统计上讲都实现了破零,但万元以上的村个,仅占%,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不在少数,特别是村级债务问题尤为突出。花的钱不少,由于统筹不够,方法不得力,事办得不好。从不充分来看,也有三个表现:第一,农业没有做强。 虽然说我们正在形成生猪、蔬菜、黄梨、丝绸四条产业链,但这个链条还不粗不长,标准问题、品牌问题、平台问题、政策问题都还没有破题,实质上还是放大了的小农经济。第二,农民仍不富裕。现在主要还是靠家庭经营
15、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比重还很低,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面积比率仅为%,分别低于、全国、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仅增速持续放缓,而且只有城镇居民收入的%。三是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的历史欠账仍然很多,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缺乏有效整治;乡土文化传承保护不够,一些农村公序良俗失效、陈规陋习抬头,乡村社会治理水平亟待提升。这些问题,充分说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格外必要,尤为紧迫。 大家看看农村现在垃圾、污水这些问题。河西有个支部书记跟我讲,原来村上搞路把污水管道都埋下去了,但是由于没有做污水处理,全部直排到了。全市搞了污水收集的有多少
16、个村?搞了污水治理的有多少个村?乡镇书记也很苦恼,垃圾往哪倒?不让往这倒就往那倒,白天不让倒就晚上倒。如果连垃圾、污水都解决不了,说让农村美起来,是不可能的。另外,我们一直在搞德行、德行乡村。我下乡访贫问寒时,问老百姓孩子孝顺不孝顺?哪个当家的愿意说孩子不孝顺,说孝顺心里亏得慌,说不孝顺又不想说,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心里很酸楚。去年我下乡,问一个老大爷,今年玉米长势怎么样?他跟我说玉米还在地里,钱早没了。我问钱去哪了?说钱让孩子要走了。为什么要讲德行、德行乡村?不要说现在还不富裕,即使将来确实有钱了,基础设施改善了,如果德的水平上不来,也不能说生活很幸福,反而离幸福越来越远。我们抓德行乡村要从一
17、点一滴开始。如果在农村孝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还能说德行乡村有多好?强市与塑人,离开哪一条都不行。 三、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的振兴工程,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全面把握、统筹谋划。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现在起到2050年分三步走,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如何在破好题、起好步?这里,我强调几个需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 1、路子怎么走?中心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城乡融合发展。就乡村说乡村,既说不成,也振兴不成。对于来说,是最有条件、最有基础、最适合走中心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为什么这么讲?首先,
18、地域空间集中。全市总面积平方公里,不适宜开发面积平方公里(包括基本农田、生态涵养、煤矿采空),占全市的%。就这么点地方,注定要集约发展、精明增长。其次,人口密度较大。全市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公里,居全省第8位,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2倍。从2008年到2018年,10年时间全市人口仅增加人,总数稳定;而城镇化率从%增至%,10年时间增长了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相对人多地少,并越来越向城镇集中。第三,交通基础良好。在现有的道路条件下,到最远的乡镇就半个小时车程,构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生活圈。如果把外面的环路做好,把中心镇的快速通道做好,将来可能就会出现十五分钟生活圈。第四,产业区、景区景点分散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精品2019年市委书记在全市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 最新 精品 2019 市委书记 全市 乡村 振兴 脱贫 攻坚 会议 讲话 济宁市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14915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