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定向测评试题(无超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定向测评试题(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定向测评试题(无超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使热水很快变色B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
2、够吊住大钩码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2、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一会儿,整杯水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能说明()A分子数量巨大B分子间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C分子一直是静止的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3、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能留下字迹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4、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
3、明分子在运动B裂开的橡胶鞋可以用502胶水将其粘起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将一铜块锉成极细的铜粉就是铜分子C分子非常小,分子直径以1010来量度D扫地时扬起的灰尘就是一个个分子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公路上大雾弥漫B刮风时尘土飞扬C湖面上水波荡漾D公园里花香扑鼻7、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 打开醋瓶盖能闻到醋味B 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C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D
4、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8、 “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小宁走在江滨道上,远远就闻到桂花香味,这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9、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B液体很难被压缩C学校食堂旁边香气扑鼻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B物体中含有的分子是大量的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零摄氏度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D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_、原子
5、构成的,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_(选填“大”或“小”)。2、在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红,这是_现象,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将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即使在铅块下面挂了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 。(选填“引力”或“斥力”)3、用如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选填“A”或“B”)瓶。根据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若实验温度分别为10,4,20,30。则在_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4、一根绳子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力。
6、铁、水和空气三种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_。5、今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为预防和控制感染,遏制疫情蔓延,全国人民都戴上了口罩,小区工作人员在用消毒水消毒时,很远都能闻到消毒水的味道,这是_ 现象,我们进入各超市时必须测量体温,手持测温仪是应用_具有热效应。(选填“红外线”“紫外线”或“电磁波”)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分子可以看作是球形的,由于它小得肉眼都看不见,因此,在通常条件下要想知道分子的直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历史上,有人想到用“油膜法”粗略估测分子直径例如:将一张画有边长为1cm方格的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纸上放一只平底玻璃水槽,并向 其中注入能布满槽底的
7、薄薄的一层水;再将一滴体积为40106cm3的油滴到水面上,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油膜,其轮廓如图所示请据此估算出油分子的直径提示:(1)油膜可近似认为是单个分子排列起来的,即油膜的厚度可以近似认为是油分子的直径;(2)油膜周边所占的格不完整,每两个不完整的格计为一格2、太阳的大小约是地球直径的130万倍,地球直径大约是1107 m,而银河系的宽度大约是十万光年,通过计算说明太阳只是银河系中很微小的一员3、1kg浓缩铀裂变时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kg 无烟煤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的300万倍.我国1993年的发电量是8200亿度,那么这些电能如全部由浓缩铀裂变获得.则需浓缩铀多少千克 (无烟煤热值为3
8、.4107 J1kg )4、阅读下面一段关于“热转印技术”的说明,然后完成问题. “热转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种印刷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转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相媲美,与印刷不同之处在于热转印是在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所以,热转印产品经久耐用,图像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可以将任何图案、照片烤制在杯子、盘子、瓷砖等物体上面,只需要几分钟时间.(1)仔细分析“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这句话,你认为固态的油墨经过怎样的物态变化过程才能进入物体的表面并形成亮丽的图案?(2)要制作一个带有自己喜爱的图片的茶杯,需要经
9、过一些什么工序?想想看,也许你能成为这方面的工程师.5、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说明它很小它不但是尺寸小,而且质量也很小有关研究资料表明,1 cm3的水中大约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据此,请你求出一个水分子的大致质量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在研究分子模型时,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和酒精含量的关系,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C然后快速注人酒精到100cm刻度线;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
10、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液面的刻度L2(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表明_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是运动的(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充分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2,并计算出混合后酒精质量与混合液总质量之比和液柱减小的长度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水柱长度L1/cm混合后液柱的长度L2/cm液柱减小的长度L/cm酒精质量的含量/%176.298.11.920296.83.240344.096.43.6435.097.460516.798.41.680第2次实验水面的刻度如图所示,读出水柱长度为_cm.根据试题中信息,计算第3次实验
11、后酒精质量的含量为_%(保留整数位);第4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_cm.(酒精密度0. 8103/kg/m3)(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随着酒精质量含量()的增大而_.2、小明想知道消毒酒精的密度,用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子秤、玻璃杯、注射器等进行测量。测量步骤如下:先给玻璃杯中倒入适量酒精,测得玻璃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116g;再用注射器从玻璃杯中抽取部分酒精,其体积为如图所示;最后测出剩余酒精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100g。则:(1)酒精的密度为_kg/m3;(2)测量结束整理器材时,小明发现电子秤显示的剩余酒精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减小为99.8g,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度 沪科版八 年级 物理 第十一 小粒 宇宙 定向 测评 试题 无超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