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184-01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一个教学理念已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想象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想象中出现的新形象,表面看起来好象是超现实的,而实际上任何想象都是以现成的材料为基础的。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教学时通过分析在把握了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进行自编自演课本剧、续写等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位生活在人吃人的封建社会中,在一次次的争取生、争取平等的权利中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悲
2、剧人物。教学时,可提前布置编排课本剧的任务,学完后,可布置“弥留之际的祥林嫂”的续写作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临死前的祥林嫂会想些什么。同学们在熟悉的事物上展开想象,激发了创作的兴趣,活跃了思维。 2在听读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边听边想象 文学是形象思维的结晶,文字之妙,妙在“意会”。正是这种“意会”也就成了激发学生想像力的一种手段。“听”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学生惟有通过“听”方能逐步培养捕捉信息、筛选信息、储存信息的能力。教学中可选择一些散文、诗歌、文言文等,让学生多“听”。时间安排上,可在导入新课后即让学生“听”,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觉。或在授课结束时再让学生“听”,让学生陶
3、醉在语言美的韵律之中,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听”能弥补阅读的不足,使语言更形象化,还能有效激发学生想象的能力。如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用一段低沉幽雅的古筝配上朗读,这时可及时启发学生在美妙的听读声中去想像山间那幽静古朴的陋室,陋室内高雅之士的活动。让学生在所读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自我创造性的理解。 3通过写作文,加强想象力的训练 巴金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字,没有想象就没有佳作。”反过来,写作也能加强想象力的训练培养。对学生进行想象力训练的作文形式多种多样,听音乐作文即是一种训练想象力的好方法。在了解音乐创作背景的前提下,在欣赏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想象,既获得了美的享受,又激发了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语文 教学 中学生 想象力 培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