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综合训练试题(无超纲).docx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综合训练试题(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综合训练试题(无超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综合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各项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的特点是()成人的小肠一般有56米长 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 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
2、皮细胞构成 小肠内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ABCD2、关于赤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赤潮是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形成的B赤潮会使鱼类大量死亡C为防止赤潮的形成,应禁止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放D赤潮有很大的危害3、下表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的实验记录,123号试管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依次是()试管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水温时 间试剂加碘后的实验现象1号淀粉唾液010分钟碘液2号淀粉唾液3710分钟碘液3号淀粉清水3710分钟碘液A变蓝不变蓝变蓝B不变蓝变蓝变蓝C不变蓝不变蓝变蓝D变蓝变蓝不变蓝4、下列关于心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心脏内有四个腔,上面的两个腔叫心室B心脏同侧的
3、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右的腔不相通C心房与动脉相连通,静脉与心室相连通D心房的壁较厚,可将血液泵出心脏5、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会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A红细胞、血浆B全血、血浆C全血、血小板D红细胞、血小板6、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才能进入人体,淀粉和脂肪被彻底消化的产物分别是()A麦芽糖 甘油B葡萄糖 甘油和脂肪酸C葡萄糖 氨基酸D麦芽糖 甘油和脂肪酸7、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膀胱 大肠 肺 小肠 皮肤 肾脏ABCD8、人类生命的起点是( )A婴儿的诞生B精子的成熟C卵细胞的
4、成熟D受精卵的形成9、下列哪项不属于人体的内分泌腺( )A汗腺B垂体C甲状腺D唾液腺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是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B大脑和脊髓组成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C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D脊神经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人和猿共同的祖先是_。2、填空(1)比赛时运动员需要大量的氧气,当深吸气时,膈肌_ ,胸廓_ ;吸入的氧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氧最终在细胞的_中被利用。(2)比赛后运动员要进行尿检,若运动员尿液检出了兴奋剂,兴奋剂从血液到尿液经过的肾脏结
5、构是_。3、人体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运动实现的。4、_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5、_血管在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通过它可以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的_交换。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建造和修复人体的重要原料来自食物中的蛋白质。(_)2、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_)3、人排泄的途径主要有排便、出汗和呼出气体。(_)4、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绕成的血管球,血液流经肾小球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5、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是童年期。(_)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1、如下图是小明做的“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
6、用”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小明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1)小明在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_。(2)请你预测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滴加清水的1号试管_,滴加唾液的2号试管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3)实验中1号试管起_作用。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2、实验探究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了解生物实验的程序和方法,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基础。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兴趣小组开展了积极的讨论,并确定了最终实验方案(如图),请分析回答:(1)四位同学的讨论中,作出假设的是_同学,提出初步实验方案的是_同学。(2)图二所示实验的变量是_。步骤中的“振荡”相当于口
7、腔中_的作用。(3)步骤加碘液后变蓝的是_试管,原因是_。(4)若实验要改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则步骤中向甲试管中滴加的液体应该是_,且与乙试管加入的量要_。步骤中的甲试管放在5C的水中,乙试管放在_的水中。3、镉是人体非必需的元素,自从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水和土壤的镉污染,近年来我国多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实验过程)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取若干只体重是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把小鼠随
8、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表组别灌胃液镉浓度灌胃液体用量实验小鼠数量48h死亡率A0mg/mL1mL10只0B0.015mg/mL1mL10只10%C0.025mg/mL1mL10只20%D0.035mg/mL1mL10只30%E0.045mg/mL1mL10只40%(实验分析)(1)设置A组的目的是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50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_(填相同或不同)。(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你可以得出怎样的实验结论?_。(4)实验启示: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样做?
9、_。4、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如煤的大量燃烧、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等,地球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劣。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酸雨是否对植物有影响,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材料: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成的pH=4的模拟酸雨、清水、若干用清水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培养皿两个。提出问题: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1)做出假设:_。(2)实验过程(制定计划及实施计划):取两个培养皿并编号A和B,在A培养皿里放入50粒用清水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在B培养皿里放入_的用清水浸泡过的小麦种子。每天定时向A培养皿中喷洒一定量的模拟酸雨,向B培养皿中喷洒等量的清水;将两个培养皿都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
10、境中培养。设置B培养皿的目的是_。定时观察A、B两培养皿中大豆种子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若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小于B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_。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该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三次重复实验,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对三次实验所得数据_。(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减少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请谈谈你的建议(至少写一条)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内胆汁、胰液、肠液等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不是有利于吸收。【详解】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
11、,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的特点是:成人的小肠一般有56米长、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小肠内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故选B。2、A【分析】赤潮是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详解】赤潮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浮游藻
12、类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故称“赤潮”。海洋赤潮的发生会使鱼类大量死亡,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对海洋沿岸的水产养殖以及食用海产品的人都有直接的危害。预防赤潮应禁止含氮、含磷的有机物排放。故选A。3、A【分析】1口腔中具有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详解】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可是温度太低,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不能够初步消化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的唾
13、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3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故选A。4、B【分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在心室和动脉之间的动脉瓣,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因此,心脏分为四个腔,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血管之间有单向开闭的瓣膜,防止血液倒流。【详解】A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上面的两个腔叫心房,下面的两个腔叫心室,错误。B心脏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右的腔被心脏壁隔开不相通,使动静脉血不混合,心脏左侧流动脉血,
14、右侧流静脉血,正确。C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错误。D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错误。故选B。5、B【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输血的原则。解答时可以从贫血、大面积烧伤患者主要缺少的血液成分方面来切入。【详解】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创伤性出血失去的是全血,是血的总量减少,因此应该输入全血,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
15、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故选B。6、B【分析】题目考查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据此答题。【详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
16、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才能进入人体细胞,淀粉和脂肪被彻底消化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故 B符合题意。故选B。7、C【分析】排泄的途径有三种,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详解】血液中运输的代谢废物是二氧化碳、尿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二氧化碳必须通过呼吸排出,也就是血液经过肺的时候进行了气体交换,氧气进入人体,二氧化碳被呼出;而尿素等则是在肾脏里以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人教版七 年级 生物 下册 第四 单元 生物圈 中的 综合 训练 试题 无超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