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doc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落实吉林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大幅度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促进我省基础教育更好更快均衡地发展,在总结我省实施“20042008年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遵循教育发展以教师为本的方针,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服务急需,均衡发展的原则,以缩小城乡教师专业水平的二元差异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统筹规划,整
2、体设计,探索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满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二、主要目标(一)教师全员培训目标: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有效组织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发挥远程教育优势,整合各类教师教育资源,为教师培训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与人力支持.构建服务全省30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 “三网合一”的培训体系,到2013年,通过远程教育、面对面培训、岗位自修、支教送教等多种方式,使每位教师接受不少于240学时的在职
3、培训,使全省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素质、教学及研究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二)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目标:坚持培养和使用并重为原则,精心打造好服务全省基础教育,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的高水平名优、骨干教师队伍。至2013年,省级培训名优教师及骨干教师6200人(含幼儿园1000人),市(州)、县级培训本级骨干教师比例分别达到当地教师的10、15.形成以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辐射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的格局。(三)农村教师培训目标: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关注18万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加强统筹规划,落实倾斜农村教师的政策,组织开展农村教师省级培训、短缺与薄
4、弱学科培训,使农村中小学教师享受优质的继续教育;建立农村教师义务培训基地校,形成城市教育反哺农村教育、大面积城乡协同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四)教师学历教育目标:进一步提高全省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以东北师范大学等省内师范高校和省教育学院、省广播电视大学等成人高校为依托,鼓励和支持全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进行学历学位提高。争取到2013年,使全省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90%;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80%,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8%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者达到10%以上.三、任务和要求(一)抓好师德建设项目,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全面提高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学习贯
5、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意见(吉教师字2008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吉教师字2006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改革师德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显著提高。-坚持系统的师德培训和经常性的师德教育活动,把学习规范的内容、要求和提升师德素养,树立高尚师德形象的师德教育作为重点专题培训内容纳入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评估制度,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学校督导检查、学校达标考核、评选先进等工作之中。严格考核管理,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新教师聘用、评职晋级
6、和评优选先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师德先进事迹,树立师德典型,定期表彰奖励师德先进个人和集体.组织中小学班主任专项培训。探索班主任培训的新形式,突出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具体指导,促进班主任工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5年内通过省、市、县(区)三级培训网,对全省约9万名班主任进行一轮全员集中培训.坚持省、市、县三级集中培训的原则,至2013年完成4500人的省级集中培训,其中农村班主任3000人,使省级集中培训的比例达到5,市级集中培训的比例达到15%,县级完成班主任全员集中培训,同时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通过校本培训对
7、班主任进行每学期不少于一次的岗前和岗位培训.(二)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素质全面提高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每位教师5年内要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学习任务。-进一步推进“全国教师网络联盟计划”的实施。开发建立适合我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库,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和卫星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及其他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创新“三网合一的培训模式,实现优质教师培训资源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共享。-推进“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按照教育部 “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要求,5年内完成全员中小学教师不少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
8、其中省级完成1000人教育技术培训者培训,市级按不低于教师总数20%的比例组织培训,县级完成全员培训。继续组织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课程、携手助学等信息技术专项培训。开展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和民族学校双语教师的培训。5年内对全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行全员省级培训,5年共计培训1300人,每年260人。为全省民族学校省级培训双语教师2000人,每年培训400人。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组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全员培训和民族学校的双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培训.-继续开展多渠道的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培训,鼓励45岁以下的在职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高一层次学历或学位,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三)实施名优
9、教师高级研修项目,建设一支具有辐射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强化各级骨干教师的提高性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名优教师队伍。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一支以百名特级教师为龙头、千名学科带头人为骨干,万名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名优教师队伍。-组织百名中青年特级教师高级研修.完成全省45周岁以下中青年特级教师的高级研修,使中青年特级教师真正成为学科教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的能手和专家。-组织千名骨干教师省级培训。5年内组织50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每年1000人;完成100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每年200人.-建立名师工作室。加快我省优秀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进一步整合全省优质教师资源
10、,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及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四)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援助项目,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实施“以城市带农村”的发展策略,组织调动城市优质资源,援助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立百所省级农村教师义务培训基地校。以城市优质学校为依托,建立百所省级农村教师义务培训基地。5年内组织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接受教师专业化培训。各市(州)、县(市、区)两级可按照不低于5和10%的比例打造本区域的义务培训基地校,使广大农村教师分别接受义务培训基地的直接指导,促进其专业化水平的有效提高.-开展“百、千、万教师携手助教”活动。从全省范围
11、内精选出百名名师进行重点提升培养,促进他们成为专家型教师;通过“名师工作室,带教千名农村骨干教师,促进他们专业发展;建立“携手助教”责任制,通过发挥千名骨干教师在18万名农村教师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广大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提升农村教师整体专业发展水平。-组织万名农村教师省级培训。5年内按专任农村教师总数的5选拔10000名农村教师接受省级高层次培训(其中小学7000人,中学3000人),平均每年组织农村教师省级集中培训2000人.市、县按不低于10%和20%的比例组织本级农村教师的专项培训。-组织讲学团“送培到县”。5年内,组织名师讲学团,赴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进行巡回讲学,“送培到县,使5万名农
12、村中小学教师接受面对面的培训。市、县按区域学校的覆盖面安排送教工作。组织农村薄弱学科教师培训。5年内省级培训短缺和应急学科教师5000人,每年培训1000人。学科主要为英语、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和综合学科.各市、县根据区域短缺和应急学科的总人数安排全员培训。加强农村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免费为偏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配送继续教育专题培训教材(文本)和DVD光盘等。(五)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项目,促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主要形式的校本自我发展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典型引路,按照5%、10%、20的比例建立省、市、县三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积极倡导教师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
13、的专业生活方式,养成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专业发展能力,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创新。-开展“结对帮扶合作。结合城市教师携手助教活动的开展,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相对薄弱的学校结对,每年派出5的教师不定期地深入到薄弱学校开展“帮扶”活动,在教育理念、学校规划与管理、科研与实验等方面进行合作交流,为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做出贡献。(六)实施管理者和培训者队伍提高项目,提升管理者和培训者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管理者和培训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管理者和培训者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新和拓展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管理者和培训者从
14、事管理和培训工作的实际能力.组织中小学校长培训.为建设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提高校长实施素质教育和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组织实施吉林省“十一五”中小学骨干校长专业发展省级研修班.市、县分工完成学校领导干部的全员培训。-组织千名教研员培训。使全省中小学(含幼儿园)学科教研员接受一轮省级集中培训,5年完成1000名教研员的省级培训,每年200名。市、县要创造条件,积极组织教研员外出学习提高。-组织百名管理者培训。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的管理者和优秀培训者到国内外先进地区进行培训,5年完成300名管理者的培训,每年60名。四、保障措施(一)提高认识,为实施“行动计划提供组织和管理保障各级教育
15、行政部门要把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对“行动计划”的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各项任务,列入未来五年教育事业整体规划,作为促进教育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好抓实.省教育厅负责“行动计划”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省教育学院负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责任,科学管理、加强统筹安排未来五年的继续教育工作。各级教师进修院校要强化职责,明确分工,加强对本地继续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各中小学校要强化责任意识和自主发展意识,积极发挥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各地要加强机制建设和制度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教师 专业 发展 行动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