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强化训练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专项攻克练习题(精选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强化训练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专项攻克练习题(精选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强化训练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专项攻克练习题(精选含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专项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打开盛放碳酸氢铵固体的试剂瓶瓶盖,会闻到刺激性气味,这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属于下列哪种类型A复分解
2、反应B置换反应C化合反应D分解反应2、将含有N2、CO、H2、CO2和少量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随机依次通过以下四个装置。(每个装置只通过一次,且反应或吸收充分;浓硫酸可吸收水;2NaOH+CO2=Na2CO3+H2O;C+H2OCO+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最终剩余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五种物质B若最终剩余气体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则一定是 N2,C若最终只剩余N2和 H2O,则连接顺序可能为甲丙丁乙D若连接顺序为甲乙丙丁,则最终剩余气体为N2、CO2、H2O3、小明发现自家农田里的作物叶色发黄,并且茎杆软弱容易倒伏,他应该施用下列化肥AKNO3BCO(NH2)2CK2CO3DCa3(PO4)24、下列
3、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物质都有固定的组成B利用化学反应能创造新物质C溶液pH的大小与物质的化学式有关D质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5、绘制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应图中点M的物质是ANaNO2BN2O5CNaNO3DHNO36、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足量的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等量的稀硫酸反应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D用等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是否用二氧化锰催化)AABBCCDD7、实验探究是获取证据的重要途径,某同学设计下图实验方案,验证氢氧化钡Ba(OH)2的某些性质,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成
4、实验目的的是A 验证Ba(OH)2溶液呈碱性B 验证Ba(OH)2能与酸反应C 验证Ba(OH)2能与某些盐反应D 验证Ba(OH)2能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8、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里称量氢氧化钠时一般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B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白色固体一定是氢氧化钠C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D氢氧化钠易潮解,要密封保存9、下图是分离与提纯海水的流程: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通常在苦卤中加入熟石灰制取氢氧化镁B粗盐提纯为较纯净的食盐晶体的操作为溶解、过滤、蒸发C常用于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过滤法等D海水中的食盐用途广泛,例如侯德榜利用食
5、盐为原料制得了纯碱10、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N2、O2、CO2C用澄清石灰水区别CO和H2D用蒸馏水区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助力疫情防控。(1)佩戴口罩可以阻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起到的作用与_(填实验操作)类似。如图所示口罩所用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2)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84消毒液的的消毒原理为NaClO+CO2+H2O=NaHCO3+X,生成的X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酸,则X的
6、化学式为_。(3)某款新冠肺炎疫苗所含成分的辅料包括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铝等,其中属于碱的是_(填化学式);磷酸二氢钠的化学式为NaH2PO4,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2、在H、C、O、Ca、Fe五种元素中,选择一种或若干种用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格:(1)有毒的氧化物_。(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3)雪碧等饮料中常含的一种酸_。3、鉴别稀硫酸、石灰水和烧碱溶液: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三种溶液,然后分别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试管中溶液变红的是_;然后向剩余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出现_现象的是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根据下图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7、:(1)左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写出图中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2)如图是探究Mg和Fe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得出Mg比Fe活泼的现象是_。5、古籍天工开物中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钾肥可增强农作物抗倒伏能力(_)2、磷酸二氢钾可用作复合肥(_)3、石灰石和足量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_)4、如果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_)5、检验碳酸盐的正
8、确方法是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杂质不与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此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最大质量是_g。(2)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硝酸铵(NH4NO3)也是一种常见的氮肥。下图是某化肥公司荣誉出品的一种化肥硝酸铵的标签部分信息。则:(1)标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2)硝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3)这袋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_;(4)这袋化肥中含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_(写出计算过程)。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
9、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铜的含量,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g,此时称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139.6g。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g。(2)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4、某学习小组为测定一定量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向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停止后共产生8.8g二氧化碳。(1)与石灰石主要成分相同的物质有_(写一种)。(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5、将10g黄铜(铜、锌合金)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共生成0.1g气体,则该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五、
10、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实验课上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溶液鉴别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请你参与其中探究并填空:(一)鉴别三种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分别用A、B、C三支试管取三种溶液各少量,然后再各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A中出现白色沉淀B中_C中无明显现象A中的原溶液是氯化钡溶液B中的原溶液是稀硫酸C中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二)探究废液的成分上述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将A、B、C三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11、?(猜想)小明同学从微粒角度分析,认为滤液中含有 Na+、Ba2+、H+、Cl-、OH-、七种离子。你认为最多可能含有_离子(填离子符号)。(讨论)你认为小明同学的猜想合理吗?并说明理由_。(进行实验)为确定滤液的成分,同学们进一步做了如下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沉淀和滤液,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部分消失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中含有_(填写溶质的化学式)(3)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_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滤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实验结论)同学们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滤液中共含有_种溶质。(实验反思)向滤液中
12、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2、某中学化学兴趣小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实验活动一:用酸碱指示剂探究酸与碱反应的过程。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编号方法与操作现象解释与结论A取5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1、2滴酚酞溶液_加入稀硫酸后,NaOH溶液中_(填离子符号)浓度减小,进而证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向上述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振荡溶液变无色实验活动二:甲、乙、丙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问题与猜想)不考虑指示剂的前提下,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_;猜想三:可能是Na2SO4和NaOH以上
13、猜想中,可以直接排除的是猜想三,理由是_。(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甲、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操作现象结论甲同学方案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二成立乙同学方案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_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成立丙同学方案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_猜想二成立老师认为甲同学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观察该反应,是由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符合“一变多”的反应规则,因此属于分解反应。故选择D【点睛】2、A【详解】A、题中有5种气体,在这4种装置中发生反应所生成的气体种类
14、也是这5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没有新的气体生成,而无论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都会消耗掉一种气体,所以最终剩余的气体中不可能含有五种物质,选项A错误;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反应,例如当装置以丁乙甲丙顺序安装时,气体经过丁装置: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气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水蒸气,经过乙装置,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经过浓硫酸,吸收水,干燥气体;经过丙装置后,气体只剩下氮气,不反应,选项B正确;C、当装置以甲丙丁乙顺序安装时,气体经过甲装置,浓硫酸干燥气体;经过丙装置,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经过丁,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氢气
15、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经过乙装置,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最后剩余的气体为:N2和 H2O,选项C正确;D、若连接顺序为甲乙丙丁,气体经过甲装置,浓硫酸干燥气体;经过乙装置,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经过丙装置,碳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经过丁,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和氢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水蒸气,最终剩余气体为N2、CO2、H2O,选项D正确;故选:A。3、A【分析】植物出现了倒伏、叶色发黄的现象,这说明植物缺少氮元素和钾元素。【详解】A、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B、C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强化 训练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应用 广泛 专项 攻克 练习题 精选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16267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