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甘肃省靖远县糜滩中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47张PPT).ppt
《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甘肃省靖远县糜滩中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47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甘肃省靖远县糜滩中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47张PPT).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方法技巧:研究物体发声时,由于部分声源振动不明显,所以我们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如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放纸屑观察纸盆的振动,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为转换法.,常见动物发声部位:青蛙气囊;蝉腹部的鸣膜;蟋蟀翅膀的摩擦;哺乳动物声带;鸟鸣膜;蚊子飞翔时翅膀的振动,例1(湖南邵阳中考)2016年“六一”文艺汇演,邵阳市资江小学两位女生表演的“古筝二人奏”震撼全场观众.悦耳动听的古筝声是由于古筝琴弦的_产生的.解析:弹奏古筝时,拨动琴弦,琴弦振动而发声.,图4-1-1,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
2、介质,探究声音的传播途径,方法技巧:物理学中,常常有难以达到条件的时候,这时,我们常常需要将实验想象为理想情况下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叫科学推理法.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就是通过科学推理得到的.,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他们是通过无线电来对话的.,例2(广西桂林中考)如图4-1-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解析:把正在响铃
3、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图4-1-2,A,人怎样听到声音,(1)两种听觉障碍,(2)骨传导:声音在人体中还有另外一种传播途径,称为“骨传导”,是振动直接由头骨、颌骨传入人内耳刺激听神经,再传递给大脑,从而产生了听觉.(3)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4)人耳接收声音的条件声源振动发声;有介质传播声音;健康的耳朵.,例3人耳的下列哪一部分完全损坏后还可以听到声音()
4、A.耳郭B.听小骨C.鼓膜D.听神经解析:耳郭是外耳的一部分,它起到会集声音的作用,如果它损坏,只是传来的声音不能得到加强,但声音仍然可以通过听小骨、鼓膜和听神经传递给大脑,所以,耳郭完全损坏后人还可以听到声音,但是听小骨、鼓膜和听神经任一部分损坏,都不能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听不到声音.,A,声速,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2)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到达人耳所用的时间要比原声晚0.1s以上,人才能区分开原声和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只能使原声加强.(3)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中的声速
5、(ms-1):,例4(湖南郴州中考)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解析:常温常压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所以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时,它的传播速度将变大.,A,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而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但也有例外,如声音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对回声测距的距离理解不清,例5(江苏常州中考)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4-1-3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
6、,圆形凹坑的直径为()A.510mB.1020mC.2040mD.4080m,图4-1-3,解析:声音在6s内传播的距离s=vt=340m/s6s=2040m,小明从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声音经过了2个半径的长度,即s=2r,所以圆形凹坑的直径d=2r=s=2040m.答案:C,错解:D注意:利用回声测距时,从声源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为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2倍.有些同学误以为从A点发出声音到人耳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为凹坑的半径而错选了D.,混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例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7、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发声的物体不一定都在振动解析:物体振动可以发出声音,但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就传播不到人耳,人也听不到声音,故选项A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故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人听不到声音,物体不一定没有振动,物体振动发声,但人不一定能听到,故选项C错误.,B,错解:A或C注意:人要听到声音,必须有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还要有介质传播声音,且人的听觉系统也要完好.有物体在振动,就一定发声,但人不一定能听到;若人能听到声音,则一定有物体在振动.,题型一声音的产生,例7(江苏南京玄武区模拟)如图4-1-4所示,用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
8、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此现象表明声音()A.可以通过固体传播B.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图4-1-4,C,解析:当音叉发声时,乒乓球被音叉弹开,可以说明音叉在振动;声音消失,乒乓球也会停止,说明音叉的振动是它发声时才会有的.故此现象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思路导图,明确观察到的现象音叉发声时乒乓球被弹开,分析乒乓球被弹开的原因是音叉的振动,判断该现象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题型二声音的传播,例8(河北献县模拟)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甘肃省靖远县糜滩中学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47张PPT 4.1 声音 产生 传播 甘肃省 靖远县 中学 北师大 物理 年级 上册 47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