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精品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章节训练练习题(含详解).docx





《2022年精品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章节训练练习题(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精品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章节训练练习题(含详解).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章节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项归纳合理的是A化石燃料BCO的化学性质C氮元素的化合价D水的净化方法2、下
2、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液氧混合物B氯酸钾氧化物C干冰纯净物D天然气新能源3、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将零散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下列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能源资源B化学与生产生活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陶瓷、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小苏打可用于发酵粉纯碱可用于制玻璃C化学与物质使用D化学与身体健康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生活中常用肥皂水软化硬水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碱性)混用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儿童缺钙导致向佝偻病霉变花生含黄曲霉素能强致癌AABBCCDD4、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3、A使用含磷洗涤剂B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5、下列图示为“循环利用”标志的是ABCD6、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区别CuSO4溶液、FeSO4溶液和NaCl溶液观察溶液颜色B区别开CO、H2、CH4三瓶无色气体点燃、观察火焰颜色C除去铁粉中的铜粉稀盐酸D除去CO2中的CO点燃7、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人类换好生活开启智慧之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煤、石油、氢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8、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或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都是耗能少、廉价获取氢能的理想途径B乙醇
4、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C“釜底抽薪”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工业上进行高炉炼铁时,固体原料从高炉下方加入,空气从上方通入9、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棉质被套B玻璃水杯C塑料桶D不锈钢碗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部分描述错误的是A灼烧羊毛:闻到一股烧毛发的焦糊味B浓盐酸敞口时,瓶口会产生白烟C向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D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纸上显出黑色字迹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非常重要。(1)多数汽车使用的汽油是由_加工的产品,该过程属于_(填
5、“物理”或“化学”)变化。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冬季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空气中_的排放,从而减轻_危害。2、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厨房燃气灶中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2)生活中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 来涂抹止痒。(填序号)A食醋(含醋酸)B氢氧化钠C食盐水D牙膏或肥皂水(3)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性。(4)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质是_(写物质名称)。(5)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食用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过量食用
6、粽子会导致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Al(OH)3的药物中和过量的胃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6)易生水垢的水中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叫做_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把这种水转化成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_水。(7)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立即灭火,其原理是_。3、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缺_元素能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2)某品牌加碘盐中添加的是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3)油锅中的油着火,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4)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请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5)铁制成
7、铁锅是利用了铁的延展性和_(填物理性质)。预防铁锅生锈的方法:铁锅用过后_(答一条)。(6)煤燃烧会产生CO2、SO2、CO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4、燃烧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密切的关系。西侯度遗址是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曾为全国二青会圣火采集留下了举国关注的佳话。圣火采集,选用主要成分为_的天然气作为清洁燃料(填物质名称),圣火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2来实现的。如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模式图。(1)用科学的观点分析以上“碳循环”,其中正确的有_(填序号)A变化观:动植物都在参与碳循环B守恒观。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质量守恒C平衡观:碳循
8、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氧原子的总数增加(2)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是因为它们的组成中都含有_(填元素符号)。现代家庭主要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3)“碳中和”是指通过各种形式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中国承诺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正在研究的方法有:海洋封存: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CO2的容器,但会引起海水酸化等。地质封存:将CO2压入特定的地质构造中。矿石固化: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
9、酸钙等。海洋封存CO2会导致海水酸化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率在下降,其原因是:_。地质封存时,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会_。矿石固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基本反应类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你的做法是_(答出一条即可)。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羊毛、棉花、塑料、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_)2、聚乙烯塑料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无毒,可直接包装食品(_)3、聚氯乙烯塑料袋不可用作食品包装袋(_)4、羊毛、棉花和蚕丝均属于天然纤维(_)5、制造船体使用的新材料玻
10、璃钢属于合金(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火山爆发时,大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混杂在火山灰中,随空气流动,大面积蔓延。(1)二氧化硫()中硫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2)据专家估算,全球火山每年释放出数百亿千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硫酸,加剧了酸雨污染。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试计算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硫酸的质量_。(3)除火山等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会加剧酸雨的形成。写出一种有利于减少酸雨的措施:_。2、火力发电厂用燃煤进行发电,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该发电厂采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大气,其
1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 2CaSO4+2CO2。若处理2 000 t这种废气(假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理论上需要6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请回答:(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2)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有CO和CH4的混合气体4.8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混合气体和氧气充分反应后,再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若每一步反应均完全,则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为_。4、为测定某金属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平均值)如下表:反应前质量 充分反应后质
12、量装置+稀硫酸(足量)锌样品装置+剩余物质若锌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考虑容器中水分蒸发。求:(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2)该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5、瓦斯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存在煤矿坑道中。当煤矿坑道中瓦斯气达到一定浓度范围,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CH4与O2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爆炸最强烈。求煤矿坑道中瓦斯爆炸最强烈时CH4的体积百分含量(同温同压时,气体分子个数比等于其体积比)。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
13、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1)火箭的芯一级和芯二级采用液氧液氢发动机,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用液氢做燃料的优点是_(答出一点即可)。(2)“嫦娥五号”本身采用偏二甲肼(C2H8N2)、四氧化二氮(N2O4)发动机。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偏二甲肼也是一种高能燃料,已知偏二甲肼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一些城镇家庭用罐装的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化学兴趣小组对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产物进行探究,想知道其是否对雾霾的产生有影响。查阅资料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J烷、丙烯、丁烯等,这些物质都由碳、氢两种元素
14、组成。实验一 究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的产物是否为二氧化碳和水实验验证(1)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生的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有_(填化学式,下同)生成。(2)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生的火焰上,一段时间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并注人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_生成。交流讨论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用液化石油气做饭后锅底有不少黑色物质,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液化石油气不充分燃烧生成的_。由此他们猜想液化石油气燃烧后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实验二 液化石油气不完全燃烧是否会生成一氧化碳实验设计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验证。实验分析(1)将液化石油气燃烧生
15、成的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_。(2)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液化石油气燃烧时有一氧化碳生成,请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拓展延伸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方法是_。反思提高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为使其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答一条即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煤、石油、天然气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归纳不合理;B、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金属单质不反应,归纳不合理;C,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精品 解析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社会发展 章节 训练 练习题 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16595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