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组作业指导书201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组作业指导书20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组作业指导书2011.doc(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化学组作业指导书( 2011 年)共 86 页 一、分析、检验、检测方法 AH/JS-SJ-04.3 1、 石油焦分析方法 AH/JS-SJ-04.3.1 1.1 采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0313-1992 石油焦检验法 代替 SY 2871-1977(1988)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焦的采样、水分、挥发分、灰分、硫含量、粉焦量及石油焦经煅烧后的密度等项目的试验方法。 2 引用标准 GB/T 387 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 SH0229 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方法 A 采样 3 总则 石油焦采样以 SH0
2、229 为基础,并补充本标准各项规定。 石油焦试样原则上应在焦流中采样,在条件不许可时也可以在运输工具(火车、汽车等 )的顶部及焦堆上采取。 供总水分测定的试样,必须在生产厂装运地点临计量前采取。 4 采样 不同场地下石油焦的采样。 焦流中采样 用机械采样器或手工从焦流中采样时,应根据总焦流量计算石油焦的有效流过时间,并在该时间内等时、间隔的采样。每批样的采样份数不能少于五份,试样总量不少于 10Kg。 运输工具顶部采样 在运输工具顶部采样时,在同一车上必须至少在平均距离的五点上,从表层采取 (经长途运输或停放后,应在焦层下 0.20.3m 处采样 ),力求试样均匀,增加其代表性。 每车采样量
3、不少于 5kg,每批采样的车数按总车数的 10%计量 (但不能少于两车 ),试 样总量不少于 10kg。 4.1.3 焦堆采样 焦堆的采样点分布在焦堆表面各距底和顶 0.5m和焦堆半高处的三条圆周线上,并分别等间距的布置三、五、八个采样点。 在各采样点表层 (长期堆放后应在焦堆层下0.20.3m 处 )采样不少于 0.5kg 的石油焦试样,试样总量不少于8kg。 4.1.4 将按上述规定选出的试样分成四份,取其任何相同的两份混合起来,并在钢板上用锤将其敲碎,再用四分法除掉两分,这样连续的敲碎、等分,直至焦的粒度小于 10mm 总量约 12kg 为止,则得石油焦最终试样,将上述试样分成两份。一份
4、供全项 分析用,另一份密封保存两个月,作为复查仲裁用。 5 试样的制备 将 0.5kg 石油焦最终试样载于盘上,在 1053烘箱内干燥 30min 以上,使试样达到空 第 1 页 共 46 页 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化学组作业指导书( 2011 年)共 86 页 气干燥程度。 将石油焦从烘箱中取出冷却后,用机械或手工将其破碎到粒度小于 5mm,均匀地取出 50g 试样,继续破碎到能完全通过 0.15mm 孔径的筛子为止,此试样可供石油焦硫含量、灰分和挥发分的测定用。 1.2 石油焦总水分测定方 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0032-1990 石油焦总水分测定法 本标准参照
5、采用国际标准 ISO579-1981焦炭总水分测定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焦总水分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延迟石油焦 (生焦 ) 2 引用标准 SY2871 石油焦检验法 3 方法概要 将试样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通过测定其烘干前后质量损失来计算试样中的总水分, 以质量百分数 %(m/m)表示。 4 仪器 烘箱:能升温到 200 ,控温精度 3 。 2 盘子:深约 2.5cm,面积约250cm,用不锈钢、马口铁或铝材制成。 坩埚钳。 工业天平:载荷 1kg,感量 0.25g。 5 准备工作 按 SY2871 种方法 A 采样,并粉碎至粒度小于 20mm,立即测定总水分。若不
6、立即测定时,则取约 250g 装入密闭容器。 6 实验步骤 6.1 称量烘干前的试样 在预先称量过的干燥盘子中,称取约 50g 粉碎至小于20mm 的试样,称准至 0.05g,得到烘干 前试样的质量。 若试样装在密闭容器中,则称量装样密闭容器,然后将试样全部倒入预先称量过的盘子中 (当容器较湿或粘有试样时应烘干、倒净 ),在称量空密闭容器,计算出烘干前试样的质量。 6.2 称量烘干后的试样 将盘子中的试样铺平,放入打开自然通风孔并已调到 1053 的烘箱中,干燥 180min。然后取出盘子,在室温下冷却 10min 称量。然后再放入烘箱中 20min,取出,冷却10min,再称量。直到连续两次
7、质量变化不超过 0.05g 为止。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烘干后质量。 注:如果产品标准需要,则允许采用 200 、 45min 或 150 、 100min 的实验条件进行干燥。 7 计算 试样中总水分 X%(m/m)按下式计算 m1-m2X=100% m1 第 2 页 共 46 页 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化学组作业指导书( 2011 年)共 86 页 式中: m1烘干前试样质量, g; m2烘干后试样质量, g。 8 精密度 按下述规定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 ) 8.1 重复性:同一操作者重复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大于 0.5%(m/m)。 8.2 再现性:两个 实验室对同
8、一样品测定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大于 0.7%(m/m)。 9 报告 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定结果,取到0.1%(m/m)。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新疆石油管局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树鹏、孟淑芳、申国禧。 1.3 石油焦挥发分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H/T0026-1990 石油焦挥发分测定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石油焦挥发分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延 迟石油焦。 2 引用标准 SY2001 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SY2871 石油焦检验法 3 方法概要 在无空气通入的情况下,将试样加热至 8
9、5010 ,并保持 7min,按照损失总质量与蒸发水分损失之间的差来确定挥发分。 4 仪器 4.1 高温炉:带自然通风和自动温度控制器,能保持恒温85010 ,并能确保放入冷坩埚后能重新升到 85010 的时间不超过 3min。热电偶(测量温度应达到 1000 )热结点应位于距炉边缘 1020mm 的恒温区中心。 4.2 瓷坩埚:带紧 密磨合的盖。 4.3 干燥器:带有干燥剂,并定期更换。 4.4 天平:最大负荷 200g,感量 0.0001g。 4.5 坩埚钳 4.6 秒表:分度为0.1s。 5 试剂 5.1 苯或正已烷:分析纯 6 准备工作 将坩埚和盖编上号码,煅烧至恒重,并放置于带有干燥
10、剂的干燥器中,在称取试样前应检查坩埚的质量。煅烧坩埚时,应置于用耐热金属丝或热薄钢片制成的金属支架上,支架的尺寸应保证干果能位于炉的恒温区,炉的恒温区下部和坩埚底间的距离为1020mm。 7 实验步骤 第 3 页 共 46 页 济南澳海炭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化学组作业指导书( 2011 年)共 86 页 7.1 按 SY2001 和 SY2871 取样,然后按附录 A 制备试样,按附录 B 测定水分。 7.2 用刮刀或小勺小心的混合已制备好的试样,并从不同深度的两、三处取 10.01g 试样,放在预先经过煅烧和称量过的坩埚中称量之,称量后轻轻的敲击弄平试样层,然后加入 23 滴 (大约 0.1m
11、l)苯或正已烷,并盖上坩埚盖。 7.3 将已装有试样的坩埚放在刚从高温炉中取出、并经过 85010 煅烧的金属支架上,然 后迅速放入 85010 的高温炉恒温区,关上炉门。从打开炉门、放入坩埚、关闭炉门的时间不应超过 3min。 7.4 坩埚从放入炉内算起,在炉中煅烧7min 后,用坩埚钳将支架及坩埚取出,放在金属板或石棉板上,在空气中冷却不少于 5min,然后移入干燥器内,冷却到室温并称量。 8 计算 8.1 试样的挥发分 X%(m/m)按下式计算: (m2- X= m2-m1式中: m1坩埚的质量, g; m2坩埚和试样在煅烧前的质量, g; m3坩埚和试样在煅烧后的质量, g; 8.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作业 指导书 20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