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定向测评试题(名师精选).docx





《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定向测评试题(名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基础强化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定向测评试题(名师精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 机械与人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物重均为500N,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B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田中的拉力C甲图中的拉力大于乙图中的拉力D甲图中的拉力为乙图中拉力的两倍2、下列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A空中加速上升的飞艇B空中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C地面上蓄势待发的火箭D高空中匀速下降的热气球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可知,功率跟功成正比,所以只要做功多,功率就大B功率跟时间成反比,所以只要时间短,功率就大C功率大的机器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D甲每小时做的功比乙每小时做的功多,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4、如图所示,小明先后用F1、F2、F3的力匀速拉起重物,若摩擦不计,则()AF1大于F2BF1大于F3CF1等于F2DF2小于F35
3、、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会继续运动,且速度越快惯性越大B给正在飞行的足球再踢一脚,足球一定会运动得更快C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力对它做功D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旋转着前进时能转弯绕过人墙,是因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6、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AF2F1F3BF2F1F3CF1F2F3DF2F3F17、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
4、,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8、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如图所示,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 )ABCD9、如图所示的四种剪刀,正确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医用剪刀B剪铁皮的剪刀C挑线头的剪刀D修树枝的剪刀1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今天綦江区的大气压约为B一个普通初中生的重约为500NC水的密度大约为D只要我们不断的改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如图,用一个动滑轮把重500 N的物体匀速提起2m时,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N,绳子自由端移动 _m
5、,动滑轮的挂钩受到的拉力为 _N。2、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请回答:(1)卫星运行过程中_守恒;(2)当卫星运动到远地点时,_最大,_最小(选填“势能”或“动能”);(3)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_、动能_,速度_(选填“增大”或“减小”)。3、一个50g的鸡蛋从2m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鸡蛋的重力势能转化为_能,重力对鸡蛋所做的功为_J。(g=10N/kg)4、为了探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每
6、次用测力计匀速提升钩码。(滑轮摩擦力不计)钩码重力为G,拉力为F,钩码移动的距离为L,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每次实验中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量G与对应拉力的变化量F,记录在表格的最后两列中。实验序号G(牛)F(牛)L(米)S(米)G(牛)F(牛)110.70.050.100221.20.10.210.5331.70.050.121.0442.20.20.431.5(1)分析比较表中第二列与第三列中的数据及图中相关条件可得出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时,_;(2)分析比较表中第四列与第五列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使用动滑轮
7、匀速提升物体时,_;(3)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自身重力为_牛;(4)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最后两列的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_;(5)为了得到普遍的物理规律,小组同学还将选用_继续进行实验。A 提起更多不同重力的重物。B 提起重物通过不同的距离,C 选用不同重力的滑轮。5、图甲所示为一种搬运建筑材料的机械装置AB是个杠杆,O为支点,杠杆平衡时,B端受到的向下的拉力_A端受到的向下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搬运2000N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F甲1600N,该滑轮组的效率甲_;若用同样的滑轮按乙图组装,匀速提升相同的货物,电动卷扬机拉钢丝绳的力为F乙,乙滑轮组的效率为乙,考虑实
8、际情况,则F甲_F乙,甲_乙(选填“”、“”或“”)。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中考期间,中学的学生乘坐如图所示的新型安全校车到考点参加考试。若校车和学生总质量为8000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16m2,求:(1)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2)若校车以10m/s的速度在一段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2000m,校车受到的牵引力是4000N,求校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牛,物体A的重力为50牛。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A匀速移动了4米,所用的时间是10秒。求:(1)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2)拉力F的大小?3、甲、乙两人的质量分别为50kg和6
9、0kg,在登上同一座高楼的过程中,甲用了8分钟,乙用了10分钟,甲、乙所做的功分别是W甲、W乙、甲、乙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P乙、则:W甲:W乙_,P甲:P乙_。4、如图所示,用细绳把金属块悬挂于A点,用弹簧秤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当杠杆水平静止时,弹簧秤读数为,当向容器中加水金属块浸没于水中后,弹簧秤读数为1.2N,()求(1)金属块的重力为多少?(2)金属块浸没于水中后所受到的浮力为多大?(3)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A,在匀速竖直提升A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拉力F为500N,物体A上升的速度vA为0.1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不
10、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求:(1)拉力F做功的功率P;(2)物体A所受的重力GA;(3)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序号钢球质量/g钢球与竖直方向夹角/度木块滑行距离/cm120453024058360(1)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上述操作探究的目的是:_;(2)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了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
11、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_同学的建议;(3)接下来实验小组同学要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请帮他们设计一个可以进行3次实验的记录表:_。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华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后,在图甲所示位置静止,这时杠杆处于_(平衡/不平衡)状态。为了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可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左/右)。(2)如图乙,实验时在杠杆左侧B点挂钩码,在右侧的A点挂弹簧测力计,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_平衡(3)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_(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填答案序号)减小摩擦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12、 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4)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丙中斜拉位置时,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等于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将钩码向_(左或右)移动适当的距离(5)小红同学采用了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其他同学得出的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下不相符,其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6)某同学设想了如图戊所示的实验情景:测力计水平拉动,杠杆水平平衡。该同学的设想_(符合/不符合)实际,-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如图甲是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乙图为动滑轮,省一半的力,费二倍的距离,故甲的拉力为500N,而乙要拉动物体和动滑轮,故乙的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基础 强化 沪科版八 年级 物理 第十 机械 人定 测评 试题 名师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