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散养奶牛雨季腐蹄病的防治.docx
《农村散养奶牛雨季腐蹄病的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散养奶牛雨季腐蹄病的防治.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村散养奶牛雨季腐蹄病的防治蹄是奶牛的重要承重器官,一般成年中国荷斯坦牛(我国主要的乳牛品种)平均体重580kg以上,蹄均承重145kg以上。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雨季多在每年5月中旬到9月下旬,下雨后农村地面泥泞,牛舍潮湿,尤其是炎热多雨的夏季,散养奶牛较易发生腐蹄病。奶牛腐蹄病是一种以蹄角质腐败、趾间皮肤和组织腐败、化脓为特征的一种化脓坏死性炎性疾病。患病奶牛出现跛行,严重时,病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消瘦、精神不振、产奶量下降,或因站立困难而长期卧地不起而引发其他疾病,并可能造成局部流行。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降低奶牛生产性能,提高奶牛淘汰率,给奶牛养殖户带来较大的损失。为此笔者
2、现将凉山州农村散养奶牛雨季腐蹄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病因11饲养管理原因日粮中钙、磷不足或不平衡,导致蹄角质疏松,蹄变形、不正是主因。奶牛舍不清洁,潮湿,道路和运动场泥泞,蹄部经常被粪尿、泥浆浸泡,使局部组织软化;石子、铁钉、木刺、玻璃渣等坚硬物刺伤软组织后感染病菌引起蹄部发炎。皮炎、角质延长等也易引发该病,如再受化脓性棒状杆菌等二重感染将会加重病情。12病原菌该病多由节瘤拟杆菌和坏死厌气丝杆菌引起。节瘤拟杆菌引起的炎性损害作用很小,但它能产生蛋白酶,消化角质,使蹄的表面及基层易受侵害。在坏死厌气丝杆菌、坏死梭杆菌等病菌的协同作用下,产生明显的腐蹄病损害。此外还有化脓性棒状杆菌和其他化脓性细
3、菌、结节状拟杆菌等也可引起该病。13遗传蹄病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如奶牛、水牛的发病率高于黄牛。蹄形也与遗传有关。2流行病学泥泞的地面、多雨的季节,不清洁的牛舍、牛床、通道、运动场、蹄部的损伤和污染、不平衡的饲料营养等都为该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患病奶牛为主要传染源。一般后蹄发生的几率比前蹄高,炎热潮湿季节的发病率较高,成年牛比犊牛发病多。3临床症状发病初期,仅趾间皮肤潮红、肿胀;蹄底角质比较完整,看不出炎症;病牛步态僵硬,负重不均,摇动患部;病牛站立时腐蹄负重差,病蹄频繁交替离开地面,行走时跛行,有疼痛感,喜卧地,不愿运动,逐渐发展成病牛站立困难、卧地不起。病牛精神不佳,被毛紊乱无光泽,泌乳量明
4、显减少,食欲下降,消瘦;严重病例,病牛表现体温升高,高的可达41.7,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严重时出现肢跛,泌乳量下降以及渐进性消瘦等全身性症状。急性发作时,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红肿,痛感明显,严重的会并发蹄关节炎,如不及时治疗,奶牛逐渐消瘦,皮毛粗乱,奶产量急剧下降,甚至丧失生产能力。更严重的是蹄壳腐烂变形,卧地不起,甚至出现全身性败血症症状,体温升高,食欲减少,严重跛行,甚至卧地不起,重度消瘦。用修蹄刀切削扩创后,蹄底截面有小孔或洞,挤压有污黑的腐臭浓汁流出,趾间也能看到溃疡面,上面覆盖着恶臭的坏死物。慢性病牛蹄间溃烂,有恶臭分泌物。蹄底角质部呈黑色;有的由于角质被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散养 奶牛 雨季 腐蹄病 防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