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doc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利用三角函数测高课题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够对仪器进行调整并能熟练运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2.能够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对仪器进行调整和对测量结果进行矫正,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果数学思考1.撰写活动报告并能够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测量结果进行矫正,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果;2.能综合应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问题解决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对试验数据的处理能力情感态度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方法,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运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以及撰写活动报告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
2、边角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自制侧倾器,皮尺等工具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我们学习了应用三角函数测量古塔的高度,判断轮船是否会触礁等,你的解题思路是什么?你还能利用三角函数来测量物体的高度吗?学生回忆并回答,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迁移或类比方法.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1.在实际生活中,会经常见到一些高大的物体,像旗杆、高楼、古塔等(多媒体展示如图167所示的图片),它们高度较高且顶部不易到达,如果想测量它们的高度,根据所学的知识,大家有哪些测量方案?图167(1)利用太阳光下的影子测量;(2)利用标杆测量;(3)利用镜子的反射测量.师:我们前面刚
3、学过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那么能不能用这方面的知识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高度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2.如图168,AC表示一幢楼,它的各楼层都可到达;BD表示一个建筑物,且不能到达已知AC与BD地平高度相同,AC周围没有开阔地带,仅有的测量工具为皮尺(可测量长度)和测角器(可测量仰角、俯角和两视线间的夹角).图168(1)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建筑物BD高度的方案,要求写出测量步骤和必要的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并画出测量示意图;(2)写出计算BD高度的表达式.师:如何设计一个测量建筑物BD高度的方案呢?1.利用实际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高大物体的图片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
4、活的紧密联系,图片展示形象而生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很强的探究欲望.2.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1】 测量倾斜角(仰角或俯角)师:(课件展示)测量倾斜角可以用测倾器,简单的测倾器由度盘、铅锤和支杆组成(如图169).图169使用测倾器测量倾斜角的步骤如下:如图1610所示,把支杆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线PQ在水平位置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记下此时铅垂线所指的度数. 图161
5、0根据测量数据,你能求出目标M的仰角或俯角吗?说说你的理由.了解了用测倾器测量倾斜角的大小, 借助它和皮尺我们就可以测量一些物体的高度. 在生活中有些物体的底部可以到达,有些物体的底部不可以直接到达,所以分两类分别探究.【探究2】 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所谓“底部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可以无障碍地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图1611 使学生会使用测倾器测量倾斜角的大小,并能说明其原理.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师:如图1611,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需测量哪些数据?测量AN及AC的长.测量仰角MCE. 你能说出测量物体MN的高度的一般步骤吗?需要测得的数据用字母表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九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 边角 关系 1.6 利用 三角函数 测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