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历史【高频知识点】考题大全【含答案】.docx
《2021年中考历史【高频知识点】考题大全【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历史【高频知识点】考题大全【含答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历史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故A符合题意。商朝开始出现分封制,西周分封制最典型,东周分封制解体,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以下史实不能反映这种变化的是A.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B.落第举人王长益到京师大学堂报名C.商务印书馆出
2、版最新教科书D.滨州杜氏家族一门十二进士【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得到很大发展,近代出现的报纸有申报,近代创办的出版机构有商务印书馆,近代创办的新式学堂有京师大学堂。而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制度是在废除科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所以滨州杜氏家族一门十二进士属于科举制的范畴,不属于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变化,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是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3.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
3、红中,民国时期“水云楼”戏班班主商细蕊,为弘扬“国剧”艺术虽吃尽苦头,却痴心不改,其精湛的舞台技艺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国剧”应该是指A.昆剧 B.徽剧 C.川剧 D.京剧【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剧”京剧的相关史实。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为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
4、为“国剧”。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4.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因为A.适宜航行、交通便利B.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C.环境优美、风景秀丽D.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答案】D【解析】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大河流域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故D符合题意;适宜航行、交通便利不属于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排除A;河流湍急、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不属于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遗址都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排除C。故选D。5.公元前213年,丞相李
5、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统一文字C.设立太学D.独尊儒术【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A正确;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排除;汉武帝是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C排除;为实行思想的大一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排除;故选A。6.公元前21
6、3年,丞相李斯提出,要是臣下以古论今,只有陷国家于不利,他更主张凡私人教学一律禁止,以杜绝“诽谤”。皇帝根据李斯建议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统一文字C.设立太学D.独尊儒术【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A正确;统一文字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排除;汉武帝是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C排除;为实行思想的大一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排除;故选A。7
7、.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汉代巴郡人民创作民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颂扬一位清明正直的巴都太守。这位太守是A.张仪B.吴资C.李盛D.赵部【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巴都太守吴资,在任时期,农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诗句就是描述他的贡献。因此颂扬的这位清明正直的巴都太守是吴资。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8.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A.木器B.彩色陶器C.石器D.炭化稻谷【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要了解原始社会的历史,最可取的证据是历史遗址、遗迹,这是可
8、以通过考古发掘验证的第一手资料。而河姆渡原始居民有了原始农耕,主要种植的作物是水稻,能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所以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炭化稻谷,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9.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B.侯国C.郡D.县【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采取推恩令,让王国的国王将自己王国的疆土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形成侯国,而侯国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使王国问题最终得以解决。A
9、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 “花剌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A.“公历”的由来B.阿拉伯数字C.巴格达的“智慧官”D.计算机网络【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不符合题意;阿拉伯
10、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C选项不符合题意;计算机网络,在二战后出现的,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1.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答案】C【解析】考查点: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思路:“1883年、伦敦、肺结核大量发生”
11、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前后,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大量使用,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造成了空气污染,导致肺结核大量发生。故C符合题意;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的说法错误,排除A;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故选C。12.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是哪一个国家的文明成果?A.古埃及B.古印度C.古希腊D.古巴比伦【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期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一部成文法典,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3.随
12、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A.贾平凹B.莫言C.屠呦呦D.路遥【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故B符合题意;贾平凹获矛盾文学奖,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路遥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4.牛顿的理论无处不在,爱因斯坦让你定位更加精确,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牛顿的理论是A.进化论B.相对论C.万有引力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成就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在天文学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
13、上创建微积分,在力学上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因此属于牛顿的理论是万有引力定律,C项符合题意;A项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有关,排除;B项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排除;D项与英国科学家焦耳有关,排除。故选C。1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早期人工栽培水稻的是A.河姆渡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人种植稻,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北京人、山顶洞人会用火,半坡人种植粟,故BCD均不答题意。故选A。16.唐朝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朝
14、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朝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主要表明,我国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得益于A.印刷技术的进步B.国家力量的支持C.商品经济的繁荣D.科举制度的完善【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叙述了古代中国重要的药学典籍的颁布发行情况。可见,历朝统治者对于药学的发展都较为重视,支持药学典籍的出版。因而可见古代药学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药学发展与国家力量支持的关系,不是因为印刷术的进步,排除A;商品经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均与材料中国家支持药学发展的信息不符合,排除C和D。故选B。17.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
15、条”的转折点是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755763年,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隋炀帝在位时开凿的,C项是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项是发生在北宋时期。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8.中国的桥梁技术世界领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是A.SHZY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
16、划取得重大成就C.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D.全面建设SHZY成就辉煌【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期间,建成武汉长江大桥,使“天堑变通途”,故B符合题意。SHZY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SHZY制度建立,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建设SHZY成就辉煌是1956年到1966年,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9.爱因斯坦在纪念某位伟大人物时说:“他对于西方摆脱教会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这位伟大人物是A.牛顿B.哥白尼C.法拉第D.爱迪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他对于西方摆脱教会统治和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作的贡献几乎比谁都要大”结
17、合所学知识可知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20.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A.武汉长江大桥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C.鞍山钢铁公司D.沈阳第一机床厂【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我国建成了武汉长江大桥,这是”一五”计划期间的主要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往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1.牛顿的理论无处不在,爱因斯坦让你定位更加精确,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牛顿的理论是A.进化论B.相对论C
18、.万有引力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成就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方面。在天文学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创建微积分,在力学上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因此属于牛顿的理论是万有引力定律,C项符合题意;A项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有关,排除;B项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排除;D项与英国科学家焦耳有关,排除。故选C。22.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他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其思想的核心是A.无为而治B.仁C.仁政D.兼爱【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主张
19、“仁”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B项符合题意;“无为而治”是老子的主张,A项符合题意;“仁政”是孟子的主张,C项不符合题意;23.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A.海洋B.河流C.高山D.沙漠【答案】B【解析】古代中国文明位于黄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兴起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文明位于两河流域,所以他们兴起的相同因素是河流,故选B;这些文明的兴起的相同地理因素主要是河流,与海洋、高山和沙漠无关,排除ACD。故选B。24.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
20、.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B.开辟丝绸之路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前221年,他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历史传统,这是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故D符合题意;秦始皇施行焚书坑儒,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故A不符合题意;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故B不符合题意;汉武帝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5.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为打败法西斯,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共同签署了A.九国公约B.联合
21、国家宣言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1922年签订的,C项是1943年发表的,D项是1945年发表的。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6.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D.法律助推
22、秦灭六国【答案】A【解析】考查点:秦朝的法律。解题思路:正确解读题干材料。在秦朝统一前,各国有各自的法律,而在商夏时期,法律非常的不完善。在秦统一后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所以说“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由此可见,秦朝法律影响后世。故A符合题意;法治思想始于秦朝的说法错误,排除B;秦朝实行严刑峻法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秦灭六国后建立秦朝,秦始皇明法度,定律令。排除D。故选A。27.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以仁释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3、题干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8.今年的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天工开物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牡丹亭 D.路边摊点兜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宋代的社会生活。宋代开始出现的瓦子是当时市民阶层娱乐的重要场所,是宋代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标志。节庆活动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频知识点 含答案 2021 年中 历史 高频 知识点 考题 大全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