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中考历史真题练习(含答案及解析).docx
《2021年最新中考历史真题练习(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最新中考历史真题练习(含答案及解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历史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A.乡村文化繁荣B.夜市已经出现C.海外贸易活跃D.交子开始使用【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材料反映了当时夜市已经出现。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夜市,所以B项符合题意。而AC项均与材料无关,D项交子开始使用仅限四川地区。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 “他通过精的艺术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把欧洲古典音
2、乐推向顶峰,同时也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下列属于他的作品是A.神曲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义勇军进行曲【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他通过精的艺术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把欧洲古典音乐推向顶峰,同时也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贝多芬。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以法国大革命为创作背景的是英雄交响曲,描写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英雄业绩,故C符合题意;神曲、人间喜剧不属于音乐作品,故AB不合题意;义勇军进行曲属于中国的音乐作品,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3.善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点,主
3、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欧化”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二官八省”制度B.废除武士特权C.提倡文明开化D.推行租庸调制【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欧化”可知,近代日本向西方国家学习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所以C项符合题意;AD项是“汉化”措施,B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措施,不是“欧化”的主要措施。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4.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A.休养生息B.兵民合
4、一C.重文轻武D.外重内轻【答案】C【解析】考查点:重文轻武。解题思路:题干的“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题干的“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表明北宋的文臣受到重用,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重文轻武,故C符合题意;休养生息是西汉初年实行的政策,排除A;兵民合一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外重内轻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故选C。5.文艺复兴时期通现出了许多优
5、秀的文艺作品。下列人物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A.达芬奇神曲B.莎士比亚哈姆雷特C.但丁蒙娜丽莎D.达尔文最后的晚餐【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之一,故选B;神曲是但丁的作品,达芬奇的作品是蒙娜丽莎,排除AC;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作品,达尔文的作品是物种起源,排除D。6.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
6、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故A符合题意。商朝开始出现分封制,西周分封制最典型,东周分封制解体,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7.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A.秦始皇嬴政 B.汉高祖刘邦C.隋文帝杨坚 D.宋太祖赵匡胤【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自立为皇帝,谓之“德过三皇,功高五帝”,所以A符合题意。【点拨】识记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称皇的人。8. 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审时度势,以中国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要求全国上下全面“中国化”。这次“中国化”主要学习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A.秦朝
7、B.汉朝人C.唐朝D.明朝【答案】C【解析】考查点:大化改新。解题思路:根据关键词“646年”、“孝德天皇”、“中国化”可知这场改革是大化改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孝德天皇以唐朝的制度为蓝本,组织了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走上了封建主义的道路。C正确;ABD不合史实,ABD错误。综上故选C。9.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设置丞相【答案】A【解析】题干史料“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对中国的统治,在地方,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建立分封制,实行由中央直
8、接关系的郡县制。A项符合题意;为了促进全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BC两项不合题意;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掌管行政。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10.巨人传写到:巨人国国王卡冈都亚诞生后,起初接受说教式的经院教育,他成了书呆子;后来改用新的学习方法,每天阅读、讨论、运动、实验,把书本知识、实际生活、体育锻炼、品德修养结合起来,结果他变成了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人。这反映了A.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教育领域B.经院教育完全被摒弃C.基督教改革者的要求D.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后来改用新学习方法,每天阅读、讨论、运动、
9、实验,把书本知识、实际生活、体育锻炼、品德修养结合起来,结果他变成了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可知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了教育领域,故A正确。B项错在了“完全被摒弃”,故排除B项。人文主义精神与基督教教义截然相反的,基督教是不可能要求改革的,故排除C项。当时还没有产生工业资产阶级,故排除D项。故选A。11.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匈奴、鲜卑、羯
10、、氐、羌合称为“五胡”,他们所建立的十六个政权合称为十六国;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探究的主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此时我国正处于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的时期;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故B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12.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
11、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可知,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原始农业的兴起。原始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制陶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四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故D符合题意;天然火的运用、打制石器的使用、群居生活出现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
12、此题选D。13.元朝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行省制是元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全国共设10个行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基础,所以D项符合题意;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所以A不符合题意;在地方上,秦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
13、密的中央官制,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未改,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项。14.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汉代巴郡人民创作民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颂扬一位清明正直的巴都太守。这位太守是A.张仪B.吴资C.李盛D.赵部【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巴都太守吴资,在任时期,农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诗句就是描述他的贡献。因此颂扬的这位清明正直的巴都太守是吴资。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人民广泛开展了为抗战献金和献机的活动,1940年,全市参加献金活动的有数十万人。194
14、3年,重庆妇女界捐献飞机十三架。材料表明重庆人民A.踊跃参军参战保家卫回B.积极参与抗战的物资运输C.努力生产抗战军用物资D.支援前线抗战的热情高涨【答案】D【解析】据“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人民广泛开展了为抗战献金和献机的活动,参加献金活动的有数十万人,妇女界捐献飞机十三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重庆人民踊跃支援抗战,支援前线抗战的热情高涨,D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的是重庆人民捐献抗战的活动,并不是踊跃参军参战,A不符合题意;材料也没有提及参与抗战的物资运输,B不符合题意;努力生产抗战军用物资不符合材料中“捐献的活动”,C不符合题意。故选D。16.詹姆士是一位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
15、1785年后,他把工厂建在交通便利的内陆城市。最可能是因为A.珍妮机的发明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C.火车、轮船的出现D.内燃机的发明【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785年后,改良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摆脱了河流的限制,故B符合题意。珍妮机的发明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火车、轮船的出现改善了交通运输情况,内燃机的发明为汽车、轮船、飞机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7.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我们了解当时这两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是通过他们留下的A.遗迹遗物B.甲骨文字C.青铜铭文D.史书记载【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
16、生活的典型代表,属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尚未产生文字,因此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态主要是通过遗迹遗物,A正确;甲骨文字、青铜铭文当时还没出现,BC错误;文字尚未产生,史书更无从出现,D错误。综上故选A。18.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A.君臣关系融洽B.反对铺张浪费C.君主专制加强D.饮酒之风盛行【答案】C【解析】考点: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解题思路:概括材料可知,明朝官员宋濂在家中宴客的详细信息被明太祖充分掌握,并以此检测宋濂的诚实度。由此可见明朝对官员监察之严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7、,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明太祖设立锦衣卫作为皇帝的耳目、爪牙。C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对臣子的严密监控,A错误;反对铺张浪费、饮酒之风等都与材料主题无关,BD错误。综上故选C。19.发祥于西亚地区的文明古国是A.古代印度B.古巴比伦王国C.雅典城邦D.法兰克王国【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国家。B选项符合题意;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A选项不符合题意;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历
18、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C选项不符合题意;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0.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晚清状元张謇的真实评价,其“兴国之梦”是指A.实业救国B.民主科学C.民主共和D.变法图强【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的“晚清状元张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清末状元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故A符合题意,BCD
19、与张謇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21.他任湖广总督期间,曾开办了大冶铁矿、王三石煤矿等工矿企业,促进了黄石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位总督是A.李鸿章B.张之洞C.曾国藩D.左宗棠【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在黄石地区开办的企业有大冶铁矿、王三石煤矿,促进了黄石地区的经济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2.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苏联)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导致美国
20、“参加进去”的事件是A.卢沟桥事变B.日军突然袭击珍珠港C.诺曼底登陆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答案】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故B符合题意;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排除A;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年,排除C;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排除D。故选B。23.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埃及创造的是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C.儒略历D.帕特农神庙【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象征,埃及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A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
21、的文明成果,儒略历是罗马共和国的文明成果,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的文明成果,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4.历史学家迈尔斯教授认为,犹太人的宗教、希腊人的法术、罗马人的法律,是现代文明里三种最真实、最强有力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座台伯河畔的城市依旧统治着世界。这里“依旧统治着世界”体现在A.baizhanTING帝国传承希腊文化B.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C.罗马法奠定欧洲民法基础D.罗马帝国版图地跨三大洲【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意在说明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其中罗马法的私法体系被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和发展;罗马法中的许多原则和制度也被近代以来的法制所采用的。它的设立对于整
22、个世界的法律设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故C选项正确。其中ABD三个选项于题意不符,不选。25.他任湖广总督期间,曾开办了大冶铁矿、王三石煤矿等工矿企业,促进了黄石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位总督是A.李鸿章B.张之洞C.曾国藩D.左宗棠【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在黄石地区开办的企业有大冶铁矿、王三石煤矿,促进了黄石地区的经济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6.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文艺复兴的先驱留下的至理名言。这位“先驱”是A.但丁B.达芬奇C.莎士比亚D.巴尔扎克【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但
23、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A符合题意;达芬奇是意大利美术三杰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故C不符合题意;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7.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营丘”位于今天的A.陕西省B.山西省C.河南省D.山东省【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武王将姜子牙分封到齐国,齐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D正确;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东都在洛邑。因此陕西和河南是周的王畿,AC错误;山西省被称为“晋”,B错误。综上故选D。28. 1932年,苏联的机器设备78%依赖进口,到1937年,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最新 中考 历史 练习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