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六大措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六大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六大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六大措施要提高育雏的成活率,必须保证育雏的环境条件,供给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严格执行防疫和疾病防治措施,就可减少雏鸡死亡数,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产中,必须采取以下6项综合措施:一、严格免疫程序,及时接种免疫大群密闭饲养的雏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新城疫、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这些传染病一旦传染开来,就很难控制,将会导致整个鸡群乃至鸡场毁灭性损失。因此,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免疫程序进行主动免疫。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本场或本区病原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若引进鸡苗时,须向供种单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当地没有某种传染病流行,应暂不接种此种疫苗,以免
2、因接种疫苗而污染了这个地区,只有有过这种疾病发生和流行,才能使用此种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二、加强消毒管理,及时药物预防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消毒不严,使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通过闭合不好的脐孔侵入卵黄囊感染发炎引起脐炎,因此,应用福尔马林熏蒸的办法对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进行消毒。另外,对大肚脐鸡要单独隔开,用高于正常鸡体温2-3的室温精心护理,且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抗菌药物,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降低此病的死亡率。鸡白痢是造成雏鸡死亡的首要因素,球虫病也是育雏期间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此两病症的流行病学,在3周龄以前的饲料中应添加抗菌药物。可在饲料中添加0.2%的土霉素和0.0
3、4%的痢特灵,以预防白痢病的发生。15日龄后就应该预防球虫病,尤其在饲养密度大、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必须用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30-60ppm的氯苯胍等药物。所用药物一定要称量准确、搅拌均匀,以免药物中毒,而且一种治球虫药物在使用1-2年后要更换一次新药,防止产生耐药性。三、温度湿度平稳,加强通风换气若育雏时保温不好,温度偏低,则雏鸡较长时间内难以维持体温平衡,严重者可冻死;若室内温度过高,偶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容易发生感冒;室内空气污浊,通风换气不够,温度忽高忽低,急剧变化;使用潮湿、污染的垫料和霉变的饲料等是导致幼雏肺炎的原因。有的强调保温,空气不流通,导致雏鸡闷死;有的用高功率灯泡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高 雏鸡 成活率 六大 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