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章节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N2、O2、CO2C用
2、澄清石灰水区别CO和H2D用蒸馏水区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2、以下实验方案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B区分O2和空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C区分真黄金与假黄金放在空气中灼烧D比较Ag与Cu的活泼性把洁净的铜丝放入AgNO3中AABBCCDD3、黄蜂蛰人后会分泌出碱性的毒液,使皮肤肿痛,可以涂抹下列哪些物质来缓解疼痛A肥皂水(pH10)B食醋(pH3)C牙膏(pH9)D食盐水(pH7)4、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uOCu(OH)2BBaCl2Ba(NO3)2CCu(OH)2CuCl2DFeFeCl25、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
3、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和B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C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6、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条件下反应B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C电解水D某温度下将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7、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A硫酸亚铁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浓硝
4、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CO3、Na2SO4、K2SO4、NaCl、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K2SO4B步骤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C步骤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2、Na2CO3,可能有NaClD步骤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K2SO4,一定没有Na2CO3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K2SO4、KOH、CuSO4、NaClBNa2SO4、Ba(NO3)2、KNO
5、3、NaClCBaCl2、稀HCl、Na2CO3、AgNO3DNaNO3、AgNO3、KCl、CaCl210、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凡是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NaHSO4的水溶液显强酸性,但它不是酸D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1所示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某同学在20 时进行了如图2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向加入2 g甲即可达到饱和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均为甲的不饱和溶液(2)20 时,将8 g乙固体投
6、入到50 g水中,得到的是乙的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列出计算式)。(3)兴趣小组同学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如图3所示)。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试管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发生了变化,请你解释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_。2、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字母)。A陶瓷碗B铜质水龙头C橡胶手套D不锈钢炊具(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性。(3)工业上用赤铁矿石
7、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4)将一定质量的锌片打磨后加入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物质是_:若滤液显蓝色,则滤液中含有溶质的可能组成为_。(5)实验研究铁生锈的影响因素,记录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填字母)。实验装置序号其他试剂200s时O2的含量干燥剂21%10滴水15%10滴水和1.0g食盐8%A证明水对铁生锈有影响B中O2含量减少表明铁已生锈C证明食盐能加快铁锈蚀D证明炭粉对铁生锈有影响3、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应用和创新的科学实践活动,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图甲装置用来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
8、应的过程,仪器A是一种带有刻度的滴管,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乙和图丙。(1)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图甲中,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3)图乙中,说法错误的是_(填字母);Ab点所示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会变红色B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Cc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比d点多D一段时间后,溶液pH会变为0(4)图丙中,图像说明中和反应是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4、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去白羊峪长城旅游。(1)小明带去“自热米饭”的加热
9、原理是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回家后,小明发现衣物上有油污,于是他用洗洁精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作用。5、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葡萄糖由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2)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用化学用语表示)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检验生石灰中是否有未分解的石灰石的较简便的方法是向样品中加稀盐酸(_)2、铁桶不能盛放波尔多液,因为铁能和氢氧化铜发生反应(_)3、硝酸用于铅酸蓄电池(_)4、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滴加盐酸,产
10、生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_)5、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一颗生锈的铁钉产生了兴趣,经称量,生锈的铁钉重7.2克(假设其成分只有Fe和Fe2O3,不含其它杂质),把该铁钉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气体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反应结束时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_。(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3)该铁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2、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2SO4和CuSO4两种污染物。为测定废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含量,南山中学化学兴趣第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
11、废水 100 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NaOH 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氢氧化铜沉淀_g。(2)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 0.01%)。3、 “黄铜”是铜锌合金,具有较机械性能,比纯铜耐腐蚀。现将20g黄铜投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的溶液和残余固体总质量为119.8g。已知:Zn+H2 SO4=ZnSO4+ H2。请计算:(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g。(2)这种黄铜中锌的质量为多少?(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4、用酸碱
12、中和法测定样品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质量10g的样品于烧杯中,加水稀释,用带有刻度的滴管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0lgmL-1的稀盐酸,边加边振荡,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02.04.06.08.09.8烧杯中溶液的pH13.012.912.812.612.37.0(1)写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利用实验数据,计算所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应选用稀盐酸的体积为_mL;(3)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5、将5g固体氢氧化钠完全溶解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求:(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13、分数。(2)为测其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上述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与18.25g此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求此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求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某小组同学对游泳馆内清澈湛蓝的池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池水呈现蓝色的原因、溶质成分、池水处理方法和对环境的影响,展开了连续性问题探究。活动一: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池水呈现蓝色的原因。(查阅资料)水对蓝光的反射作用使水呈现蓝色,水越深蓝色越深。(交流讨论)光反射引起池水呈现蓝色,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分子本身_(选填“改变”或“没有改变”)。有同学质疑:池水呈
14、现蓝色可能是加入了硫酸铜。活动二:检验泳池水中是否加入硫酸铜。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_ _池水中含有Cu2+(2)另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_产生白色沉淀池水中含有SO42-(实验小结)泳池水中含有硫酸铜。实验步骤(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调查)同学们咨询了泳馆的管理人员,得知池水是定期净化再利用的。池水中硫酸铜起到抑制藻类繁殖等作用。活动三:设计泳池水净化模拟实验装置(如下图)。(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泳池污水于水槽中,再加入适量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铝),10分钟后,打开水泵使水循环,在此过程中石英砂的作用是_
15、。(归纳提升)为保证净化后的池水安全、卫生,还应增加的一个净水步骤是_。从爱护水资源角度分析,池水净化再利用的好处是_。2、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预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CrAlCuAlCrCuAlCuCr(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
16、用砂纸打磨光亮。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方案实验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_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结论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但反应速率较慢。铜不与稀硫酸反应_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_(回答问题)(1)完成上述表格中的空白。(2)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3)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硬水与软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观察颜色不能区别硬水和软水,选项错误;B、氮气与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别N2、CO2,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与氢气都不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所以用澄清石灰水不
17、能区别CO和H2,选项错误;D、碳酸钙不溶于水,氧化钙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量,液体的温度升高,所以用蒸馏水能够区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选项正确,故选D。2、A【详解】A、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此实验方案错误;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使木条正常燃烧的是空气,此实验方案正确;C、黄铜是铜锌合金,黄铜中的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放在空气中灼烧,颜色逐渐变黑的是黄铜,无明显现象的是黄金,此实验方案正确;D、把洁净铜丝放入AgNO3中,会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金属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所以,铜能置换出银
18、,可用于比较Ag与Cu的活泼性,此实验方案正确。故选A。【点睛】3、B【详解】分析题目,“黄蜂蛰人后会分泌出碱性的毒液”,若想缓解疼痛,可以涂抹酸性物质,观察选项中只有食醋的pH值小于7,属于酸性物质,故选择B【点睛】4、A【详解】A、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氧化铜不能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铜,符合题意;B、氯化钡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钡,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不符合题意;D、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详解】A、图中a点,pH7,氢氧化钾还未完全反应,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必考 解析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应用 广泛 章节 练习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18144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