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强化训练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训练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强化训练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训练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强化训练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训练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同步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阶段,在赛事所使用的下列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金银铜牌B陶瓷餐具C塑料水瓶D纯棉毛巾2、
2、下列生活、生产行为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为了讲究卫生不用洗菜的水冲厕所B将废弃塑料袋及时烧掉C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不低于26D为抗击病虫害,农业生产中应加大农药使用量3、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热值高等优点。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所以,开采可燃冰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目前,可燃冰的开发尚处于试验性开
3、采阶段。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A“可燃冰”容易保存B甲烷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C“可燃冰”其实就是一种气体D“可燃冰”是纯净物4、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点燃某液体,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液体为酒精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大拇指发出尖锐爆鸣声试管中CH4不纯C将CO 通入灼热的CuO 粉末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可利用 CO 的可燃性来炼铜D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质量减少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AABBCCDD5、包头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下列不符合创建文明城市的做法是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环保意识B燃放烟花
4、爆竹,增添节日气氛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6、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B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C下班时关闭用电器,减少能源损耗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B使用天然气作燃料能避免温室效应C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CO2D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说明空气质量越优8、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
5、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A研发新工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B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C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D利用太阳能发电9、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B汽油C氢气D天然气10、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完全燃烧共有的现象是A发光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放热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 “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将实现所有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如
6、煤、_和天然气(2)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下列获取电能的方式符合绿色电力技术的是_。(填字母序号)A风力发电B火力发电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1)下列图标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填字母)ABCD.水的净化: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下:(2)“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其主要成分为KA1(SO4)n,n的值为_。(3)“吸附池”中常用_(填物质名称)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废水处理:(4)废水中氨氮(以NH3形式存在)含量过高,直接排放,会在溶解的同时发生反应(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因
7、此常用次氯酸(HC1O除去废水中的NH3(反应原理为:NH3+3HCIO =N2+3H2O+3HCl )。3、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请用你学到的知识回答:(1)日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均为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石油的综合利用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3)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_(填化学式)引起的中毒。(4)为保证安全,凡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检验气体的_。(5)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6)炭雕以活性炭为原料,对甲醛等有害气体有很强的_作用,能净化室内空气。(7)洗涤灵能洗去盘子上的油渍,原理是洗涤灵对食用油有_作用,它能
8、增强乳浊液的_性。4、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填名称)。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图1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填字母标号)。(3)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 ,氧气沸点183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模拟分离液态空气条件)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_。(4)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2所示。中参加反应的单
9、质甲为_。(5)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填序号)。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5、2021年12月24日,长沙6号线试运行。地铁作为一种快捷、准确、风雨无阻的公益性交通工具,不仅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还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1)地铁电路多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性。(2)车身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_。(3)出行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地铁体现了“低碳生活”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有:_(填序号)。节约用电 发展火力发电 垃圾分类回收 露天焚烧垃圾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
10、题3分,共计15分)1、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造成空气的污染(_)2、腈纶、涤纶、蚕丝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_)3、羊毛、棉花、塑料、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_)4、涤纶属于合成纤维(_)5、用于食品袋的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某市冬天取暖主要以煤为燃料。已知原煤中含硫1%,若燃烧1000 t这样的原煤可以产生二氧化硫_t,这些原煤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成硫酸( SH2SO4),可生产0.05%的硫酸溶液_t,通过以上信息你得到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_2、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1)煤、石油、木柴
11、中都含有硫元素,点燃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可用 溶液检验该气体的存在。(2)为减少大气污染,火力发电厂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已知:亚硫酸盐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盐。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为测定某金属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平均值)如下表:
12、反应前质量 充分反应后质量装置+稀硫酸(足量)锌样品装置+剩余物质若锌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考虑容器中水分蒸发。求:(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2)该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4、甲烷(C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若生成22克二氧化碳,求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5、化石燃料的燃烧、硫酸的生产都会产生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会形成酸雨,使农作物、建筑物等遭到破坏。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SO2的最高浓度进行了限定,其中一级标准为0.15mg/L。(1)通过测定雨水的_可粗略判断其是否为酸雨。(2)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某工业废气中的SO2的含量(反应
13、原理为SO2+I2+2H2O=H2SO4+2HI),步骤如下:步骤1 准确称取1.27g碘单质(I2),加入少量碘化钾,加水配制成1000mL溶液。步骤2 取5mL上述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淀粉试液,溶液变蓝(淀粉遇碘单质呈蓝色)。步骤3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后,插入试管的橡皮塞中,然后缓缓向外拉活塞,每次抽取的该工业废气样品为80mL,当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时(废气中的其它成分不与淀粉碘溶液反应),共抽取100次。步骤2中,5mL溶液中溶有碘单质_mg,步骤3中缓缓向外拉活塞,“缓缓”的目的是_。计算该废气中SO2含量,并判断是否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请写出计算过程)。_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
14、题5分,共计10分)1、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珠峰地区极寒缺氧,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_。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15、:_。(实验验证)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1)猜想_不成立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2)_猜想三成立(反思与拓展)(3)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的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_。(4)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区分H2、CO、CH4三种气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方案):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滴入少量_振荡,观察现象。(现象与结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析_该气体是H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
16、学方程式为:_烧杯内壁不产生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CO烧杯内壁产生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_(反思与评价):为了实验能安全顺利的进行,点燃三种气体前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金、银、铜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D、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详解】A、为了讲究卫生不用洗菜的水冲厕所,浪费水资源,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B、燃烧废弃塑料袋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C、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不低于26,节约能
17、源,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D、为抗击病虫害,农业生产中应加大农药使用量,污染水体,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故选C。3、B【详解】A、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不易保存,错误;B、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正确;C、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错误;D、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错误。故选B。4、B【详解】A、点燃某液体,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燃烧产生了二氧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强化 训练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社会发展 同步 试卷 精选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18162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