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达标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达标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达标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达标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B溶液加水稀
2、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2、将一定量的M加入一定量水中水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M可能是A生石灰B石灰石C硝酸铵D氯化钠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设计实验目的A证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铁生锈与氧气有关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AABBCCDD4、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两者的含碳量不同B镁原子和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粗盐提纯得到精盐的产率偏高,是因为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D外界条件不变,蔗糖溶液密封久置不会有固体
3、析出,是因为溶液具有稳定性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bB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Ct3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色火焰B向20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食盐,食盐溶解CCO还原黑色粉末变成红色D一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少量泥土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C搅拌可增大物质
4、的溶解度D在相同温度下,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9、对所学知识总结是一种好习惯。某同学总结的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100g98%的浓硫酸加入400g水稀释能得到19.6%的稀硫酸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5、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C、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同学们野炊活动中用到的水取自一处清澈的水潭。欲判别该水潭的水是否为硬水,你认为可以用_来鉴别。(2)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该实验中,试管1和试管2所得气体质量比约为21C在水中溶解少量蔗糖可以增强导电性D该实验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都能证明水的元素组成(3)根据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
6、系为_。 要在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_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4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则析出固体的质量甲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时,将60g甲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g。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厨房中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时,会出现_(填“溶解”或“乳化”)现象。(2)炒菜时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4、在老师的带领下,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影响物质溶
7、解性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探究,充分溶解后结果如下。(1)A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_g。(2)B中得到的溶液为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通过_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温度影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AC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5、如图所示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1)配制一瓶如图所示的溶液需氯化钠_g。(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_(填序号),并说明原因_。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称量时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1g以下用游码)溶液装瓶过程中有少量洒出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
8、NaCl溶液,除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蒸发皿(_)2、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涉及的分离操作有过滤和蒸发(_)3、除去食盐水中可溶性杂质的化学原理是使杂质离子以沉淀或气体的形式从食盐水中分离出去(_)4、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称取氯化钠质量时,左物右码一定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_)5、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多加水,可让粗盐加速溶解(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小樱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溶液的实验,试剂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她从瓶中倒出20mL用于配制稀硫酸溶液。请计算:浓硫酸溶液(H2SO4)5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
9、98%密度1. 84 g/cm3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1)这20mL浓硫酸溶液的质量为_g。(2)她将这20mL浓硫酸溶液与100mL水均匀混合,水的密度为1g/cm3所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2、将一定质量的大理石投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发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g;(2)所用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3、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与“非典”病毒类似,加强自身防护是抵御病毒的重要方法,过氧乙酸消毒液是常用的一种消毒剂,请根据下列的信息回
10、答下列问题:若要配制10kg溶质质量分数为0.4%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喷雾消毒,需要40%的过氧乙酸消毒液质量为_kg。(写出计算过程)4、小路向容器中加入85g过氧化氢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每68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可产生36份质量的水和32份质量的氧气。(1)最终产生氧气的总质量为_g。(2)求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质量分数是指混合物中某种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5、现有90g10%的Na2SO4溶液,经过下列操作后,计算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1)加入110g水:_;(2)加入10g Na2SO4,完全溶解_;(3)加入10g20
11、%的Na2SO4溶液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查阅资料)1.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的pH约为5.6,pH越小,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越多.2.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和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设计实验)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体积,如图:(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检查甲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活塞和止水夹K1,打开K2、K3
12、双手握住锥形瓶,观察到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打开止水夹K1,关闭止水夹K2,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排尽的方法是_.(4)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K2、K3充分振荡丙装置,分别测得丙、丁瓶装置中溶液的pH为5.5和6.5。分析可知,溶解的二氧化碳体积丙装置中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丁装置中.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_.(5)实验结束后,装置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除了氯化钙还有没有其他物质?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实验方法:_;现象:_;结论:_。(6)实验二:用二氧化
13、碳数字传感器测得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如图是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_,_.(结论反思)由实验一、二分析,改进实验装置,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能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性的措施_,_2、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盐湖附近的百姓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1)冬天捞碱的“碱”指Na2CO3,夏天晒盐的“盐”指NaCl。(2)碳酸钠、氯化钠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NaCl35.735.8
14、3636.336.6Na2CO3712.221.839.748.8(思考与猜想)(1)“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原因分别是:_、_。(2)湖盐样品成分的猜想: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Cl猜想三:Na2CO3和NaCl(实验探究)操作现象结论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稀HNO3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猜想_不成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二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猜想三成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进行扩散,最终均匀分散到了水中的过程,此选项表述正确;B、溶液中加水稀释前后,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发
15、生了变化,溶质的质量不变,此选项表述正确;C、物质的溶解会受温度或压强等因素的影响,故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此选项表述正确;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溶液是混合物,如水和酒精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两种物质都是纯净物,都不属于溶液,此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D。2、A【详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先升高,一段时间后又逐渐恢复至室温,故A正确;B、石灰石不溶于水,温度不变,故B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下降,故C错误;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故D错误。故选A。3、B【详解】A、实验中观察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下降,说明装置中的气体体积膨胀,且瓶
16、中没有生成气体,则该现象是瓶中气体受热导致的,进而证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选项正确;B、碳酸钠与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从烧杯中逸散到空气中,烧杯中的物质的质量减少,托盘天平向右偏转,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C、左侧试管中的铁钉能够接触水与氧气,右侧的铁钉只能够接触水,一段时间后,左侧铁钉生锈,而右侧铁钉不生锈,说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选项正确;D、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品红分别加入的50mL的冷水与热水中,发现品红在热水中扩散较快,在冷水中扩散较慢,说明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有影响,选项正确。故选B。4、C【详解】A、生铁中的含碳量比钢多导致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必考 解析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溶解 现象 达标 测试 试题 详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18672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