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定向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定向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定向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定向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错误的是A铁丝和铝丝一通过测量其密度B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C碳粉和氧化铜分别
2、在空气中灼烧D黄铜和黄金一用盐酸浸泡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比铁活泼,所以铁制品比铝制品更耐腐蚀B室温下存放的蜡烛不会燃烧,是由于还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C将“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变生物柴油,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合理利用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做灯火实验3、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的前面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弱CM可能是铝D反应前后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B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溶液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5、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钨-作灯丝-熔点高B氮气-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C一氧化碳-冶金工业-可燃性D干冰-人工降雨-固体升华时吸热6、如图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管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含铁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Mg2+、Fe2+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与反应前加入试管和中氯化镁和氯化铜溶液的质量总和可能相等ABCD7、宏观、微
4、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如图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B丙物质是氧化物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8、图像是化学实验分析数据的重要依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镁条在密闭容器内燃烧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锌粉C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9、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B黄铜片(铜锌合金)比纯铜片硬度小C“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熔点高D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不活泼10、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等质量X、Y、Z三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
5、稀盐酸中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X反应最快B金属Y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大于XC若金属Z是,则金属X一定是AlD金属Z消耗的稀盐酸一定最少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高铁已是我国的名片。结合如图所示信息回答问题。(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请说出动车车身表面防锈采用的方法是_。(2)造铁轨的锰钢是一种铁合金,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_(填“大”或“小”)。(3)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社会意义是_(写出一条即可)。2、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
6、空(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2)生活中防止铁质栅栏生锈的一种方法是_(3)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4)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_(5)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_3、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1)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取用红磷需过量的目的是_,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打开止水夹观察到_,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1/5体积。(2)实验二探究铁锈蚀的条件。通过上述对比实验只能得出铁生锈需与_接触,要证明铁锈蚀的条件,还需补充一个实验,写出补充实验的具体操作_。4、2021年12月9日15点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
7、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并面向全球同步直播。(1)建造空间站使用了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铝合金的硬度_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宇航员介绍,空间站的生活用水源于再生水,空间站配备水再生系统,实现循环使用。节约用水不但是地球上的事,天上也一样是。生活中节约用水,我们可以做到的是_;(3)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则是通过电解水产生,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4)宇航员介绍:后续,会配备CO2还原系统,可以将电解制氧产生的氢气和人体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应产生水,从而大大提升空间站的物资循环能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除生成水,其他产物中至少含有_元素。5、化学与生活息
8、息相关,请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格。(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3)地球表面最多的氧化物是_;(4)最清洁的燃料是_;(5)能除去异味或色的物质是_;(6)自来水生产中的消毒剂是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同学将不同质量的铁铜合金加到相同质量分数不同质量稀硫酸溶液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合金质量551015烧杯中稀硫酸质量506040X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量54.964.949.9Y求(1)若第四次恰好完全反应,则X= ,Y= 。(2)这种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2、为了测定某铁合金样品中铁的
9、含量,小樱同学取该样品11.5g,加入1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称量得到的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11.1g,已知铁合金中的其他成分不与酸反应,且难溶于水。求:(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g。(2)该铁合金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3、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等。化学小组想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将10g黄铜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93.7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变为103.5g。请计算:(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g。(2)求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生铁是铁碳合金,现取一块生铁样品放入足量的盐酸中,使之完全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杂质不
10、参加反应),所得氢气的质量为0.2g。请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5、小鸿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粗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粗锌所含的杂质不跟稀硫酸反应)。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2)1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后,小名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他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查阅资料1)(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实验探究)将冷却后的黑色
11、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 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查阅资料2)(1)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Fe3O4Fe2O3铁分解温度/15381400熔点/1535(2)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理论探讨)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_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拓展延伸)有些食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2、松雷中学化学兴起小组的同学在
12、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如图所示。(1)写出B试管中的实验现象_。(2)同学们将A、B试管内的物质同时倒入C废液缸中发现紫红色固体增多,由此推知B试管溶液中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同学们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大家决定对C废液缸中的成分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C废液缸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假设)(3)小松同学猜想:_(填化学式)小雷同学猜想:FeSO4 H2SO4小铁同学猜想:FeSO4(交流评价)(4)大家一致认为小雷同学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实验探究)(5)小松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C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_,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即可得出自己猜想正确。(
13、归纳总结)(6)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在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确定出一定存在的金属后,_一定不存在。3、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提出猜想) 生成的气体可能是SO2或O2或H2。(查阅资料) SO2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做气体的干燥剂。 H2与CO均可以还原金属氧化物。(方案设计)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气体。甲同学认为:若观察到_,则气体为SO2,写出A
14、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若观察到 C中红色的铜网变黑,则气体为O2。(实验探究) 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处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实验过程中发现 A 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试管壁上有水滴生成;(实验结论)铁粉与该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反思)乙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他先收集一瓶气体,然后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若_,则为SO2;若火柴燃烧更旺,则为_;若_,则为H2。4、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兴趣小组对“CO还原Fe2O3粉末”的
15、实验进行探究:(实验过程)按图连接装置I、II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玻璃管内装入Fe2O3粉末,应从a端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此操作目的是_。(实验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粉末的颜色变化:_,且生成的固体均能被玻璃管上方的磁铁吸引。广口瓶中出现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II的作用是:检验并吸收反应生成的CO2;_。(查阅资料)铁粉、FeO、Fe3O4均为黑色固体;其中只有铁粉、Fe3O4能被磁铁吸引。FeO、Fe3O4固体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提出猜想)对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成分有以下四种猜想:猜测:Fe;猜测:Fe3O4;猜测:Fe和Fe3O4;猜测IV:Fe和FeO经初
16、步分析,排除了猜想IV,理由是_。(实验验证)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如果观察到黑色固体全部变成红色,说明_(填“猜想”“猜想”或“猜想”)正确。(拓展研究)(1)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CO能溶于铜液醋酸二氨合铜和氨水的混合液。因此可在装置后再连接装置,其目的是吸收尾气中的CO。装置、III的连接顺序:b连接_(填“c”或“d”)。(2)已知Fe3O4能溶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为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其中Fe3+遇到硫氢化钾溶液显血红色。为证明黑色粉末的成分,该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17、,充分反应后,滴加硫氢化钾溶液,能证明黑色粉末中含有Fe和知Fe3O4的现象是_。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查阅资料)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对比实验)编号操作现象甲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乙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丙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1)比较试验乙和试验_(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2)试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1比Cu强。(3)小明同学对
18、试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否定的依据是_。(猜测与探究)小组同学针对试验丙的现象,经过讨论后猜测:C1-破坏了氧化铝薄膜。为检验此猜想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操作现象结论推论(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氧化铝薄膜被破坏Na+或_能破坏氧化铝薄膜(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_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Na+和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结论与反思)得出结论:前述猜想_(填“正确”或“不正确”)。(拓展应用)家庭里的铝制品在使用时要避
19、免与_接触(填一种即可)。(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l铝和铁的密度不同,可用测量密度的方式区别铝丝和铁丝,故A正确;B、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锰均为黑色固体,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故B错误;C、碳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灼烧时,碳粉会转变成气体从而逐渐减少,氧化铜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C正确;黄铜为铜锌合金,其中锌会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而黄金与盐酸则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D正确;故选B。2、A【详解】A、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
20、腐蚀性比铁强,选项A错误;B、室温下存放的蜡烛不会燃烧,蜡烛虽与氧气接触,但由于还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选项B正确;C、将“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变生物柴油来使用,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合理利用,选项B正确;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灯火实验进行验证时,可看出被检测地方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以防对人产生危险,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做灯火实验,选项D正确。故选:A。3、D【详解】A、M能将银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说明M比银活泼,但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不一定排在氢的前面,如铜,不符合题意;B、由A的分析可知,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不符合题意;C、在化合物中,铝元素一般显+3价,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八 单元 金属 金属材料 定向 测试 试题 详细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