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增生性肠炎的有效防治措施.docx
《猪增生性肠炎的有效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增生性肠炎的有效防治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猪增生性肠炎的有效防治措施本病剖检特征是小肠及回肠粘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组织学常见小肠上皮细胞增生。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由于严重影响生长,影响饲料转化率,延长上市时间,由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发生于世界各地,国内某些引进品种发病率较高。广东省该病发生较多是在2005年,在惠州、汕尾、河源、梅州、揭阳和潮洲等十多个市,以潮汕4市为多见。经过专家60多年的艰苦探索,鉴定此病病原为细胞内罗松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主要在细胞内寄生。病菌可在515的环境中存活至少12周,细菌的纯培养物对四铵类消毒剂和含碘消毒剂敏感。一、流行病学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体细胞内罗松菌可引起鼠、兔、犬、豚鼠等的疾病。已经成功
2、地用纯培养的该菌经口接种猪复制了该病,但不能引起无菌猪发病,这说明还有其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屠宰检验调查发现本病发病率为0.7%30%。生长育肥期临床发病猪的死亡率为1%5%。没有临床症状的猪场并不一定没有感染,因为有些猪常发生隐性感染。病猪和带菌猪的粪便中含有细菌,污染外界环境、饲料和饮水,健康猪经消化道感染。某些应激反应如天气突然变化、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大等均可促进该病的发生。从对汕尾、揭阳和惠卅市的养猪场的调查分析,表明猪增生性肠炎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混群或转群;2、天气应激,如热应激或天气突然变化等;3、疾病的暴发往往发生于上市后剩余的猪群;4、后备母猪适应期,或转入
3、种猪群后不久。这种传播可能发生于经产母猪到后备猪或后备猪到经产猪。二、临床症状猪增生性肠炎的潜伏期为23周,临床上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急性型:较为少见。多发于412月龄的成年猪,主要表现为血色水样下痢;病程稍长时,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并突然死亡;后期转为黄色稀粪;也有突然死亡仅见皮肤苍白而无粪便异常的病例。2慢性型:较为常见,多发于612周龄的生长猪,10%15%的猪只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或废绝,病猪精神沉郁或昏睡;出现间隙性下痢,粪便变软、变稀而呈糊样或水样,颜色较深,有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病猪消瘦、背毛粗刚、弓背弯腰,有的站立不稳,生长发育不良;病程长者可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增生 肠炎 有效 防治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