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病副结核病.docx
《牛传染病副结核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传染病副结核病.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牛传染病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副结核病也称副结核性肠炎,主要是牛、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为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病理特征是慢性增生性肠炎。病原副结核分支杆菌(M.paratuber-culosis)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大小为O.5-1.5m,抗酸染色阳性。在组织和粪便中多成团、成丛排列。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泥土、粪便、沟水中能存活数月,但对热较敏感,6030min、801-5min可被杀死。对消毒药的抵抗力和结核杆菌相似。流行病学牛、羊、骆驼、鹿对本病均可感受,乳牛尤其犊牛最易感。但因潜伏期长,多在2-5岁才出现症状,特别当牛怀孕、分娩或泌乳时易出现症状
2、。病原菌可随病牛粪便、乳汁和尿液大量排出,因此病牛(包括无症状的病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本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子宫感染胎儿。饲养管理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发展。发病机理副结核杆菌进入机体后,到达小肠后段和盲肠、结肠生长繁殖,因为这里肠液分泌较少,黏液分泌较多,酶含量少,理化环境较单纯,适合于本菌的生存。本菌不产生强大的毒素,故不引起肠黏膜的中毒性坏死和明显的败血症,而仅在局部肠黏膜引起慢性增生性炎症。在固有层甚至黏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也增多,胶原纤维发生变性。增生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机体
3、首先产生细胞免疫,以后体液免疫逐渐增高。因此这种慢性肠炎是以细胞免疫为主的IV型变态反应。在严重病例,黏膜固有层、黏膜下层都充满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所属淋巴管和淋巴结也会明显受害。肠绒毛的损害,肠腺的萎缩,淋巴管与血管的受压,以及黏膜上皮的变性、坏死,可使肠的吸收、分泌、蠕动等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腹泻、营养不良和慢性消瘦。症状病初症状不明显,以后由间歇性腹泻变为持续性顽固腹泻。粪便稀,恶臭,混有气泡和黏液,偶见血丝。早期精神、食欲、泌乳无明显改变,以后食欲减退,精神不佳,泌乳减少或停止。逐渐消瘦,体力不支,经常卧地。被毛粗乱,下颌及肉垂水肿。但体温常无变化。如腹泻不止,约经3-4个月死亡。病理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结核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