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综合测评试题(精选).docx
《精品试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综合测评试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试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综合测评试题(精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综合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B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生石灰与水反应D木炭与氧气反应2、在实验室
2、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备铜,有下列两种途径: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质量相等,则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1) (2)A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不同B消耗铁的质量相同C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D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不同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CO2,那么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4、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
3、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B引起煤气中毒的物质是一氧化碳C分子在不断运动着D酸雨能中和土壤的碱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5、除杂和鉴别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溶解、蒸发结晶B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C检验CO2中混有HCl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AABBCCDD6、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明火或氧化剂会引起爆炸,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氯化氢,与水接触可产生雾状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存
4、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B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pH小于7C三甲基一氯硅分子由3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硅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D扑灭三甲基一氯硅引发的着火,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并用弱碱性水处理7、下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气体(不考虑尾气处理),该装置可用于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B锌和盐酸制取氢气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氧化钙和浓氨水制取氨气8、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都作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可作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B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熔
5、点比其中任何一种金属都低、硬度比其中任何一种金属都大、性能更好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9、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A 质量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加入B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C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D 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C点对应的溶质有NaCl和NaOH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行车链条涂油可防锈B印染厂的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行处理C健康人体胃液的pH范围在0.91.5D硝酸铵不能与易燃物质混在一起,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第卷(非选择
6、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试回答下列问题:(1)浓硫酸可干燥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_性。(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于金属除锈,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写出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3)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同时吸收空气中的_而变质,写出化学方程式_所以氢氧化钠必须_保存。2、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用语填空:(1)2个双氧水分子_;(2)Ca(OH)2的俗名_;(3)标出BaO中Ba元素的化合价_;3、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1)该实验是将_滴加到另一种溶
7、液中;(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用化学式表示), C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_色。4、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某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以下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1)某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_色,向溶液中再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溶液变为无色,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3)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类别应为_(填“酸”“碱”或“盐”)。(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_(填化学符号)。(5)
8、为了验证性质4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填字母代号)。ANa2CO3BHClCFeCl3DBa(NO3)25、只用H、C、O、CI、Ca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各写出一个化学式:(1)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是_。(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_。(3)汽水中的酸是_。(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200g盐酸溶液与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求:(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Cl-35.5 )(1)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现有
9、一包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为了弄清该混合物中氧化铜的含量。小明称取该混合物样品10g放入烧杯中,然后把100g稀硫酸平均分五次加入到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相关知识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次数12345所加稀硫酸质量/g2020202020烧杯中固体质量/g86422(1)样品中铜的质量_g;(2)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欲测定某瓶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20g该样品于烧杯中,将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填
10、化学式)。(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4、氢氧化钾固体曝露在空气中会吸水潮解,并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钾固体,称取26.0g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4.4g二氧化碳。(1)碳酸钾(K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_。(2)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29.8g氯化钾。计算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_。(3)通过计算确定该氢氧化钾固体样品的组成_。5、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中一所示,溶
11、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填“增大”或“减小”)。(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某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针对此溶液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
12、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三:_。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_。(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一支试管,加入2小段镁条,再向试管中加入2mL上述溶液,观察现象。若_稀盐酸过量若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反思):(1)另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2)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氢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活动,请你加入其中参与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具有哪些性质呢?(实验探究1)将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_。(实验探究2)若要通
13、过气球膨胀证明氢氧化钠遇水放热的性质,需要选择的实验仪器为(填A或B)_,锥形瓶中得到溶液b。(实验探究3)小月同学取少量上述溶液b,进行如图C所示的实验;(解释与结论)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再向试管中逐渐滴加稀硫酸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说明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_。(实验探究4)将锥形瓶中得到的溶液b,放置一段时间后,得到溶液c;(表达交流)取溶液c样品,进行如图D的实验,小童同学认为如图D所示实验确定氢氧化钠样品c的成分;(反思评价)经过思考,小泽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他的理由是_。经过讨论,同学们将D中的石灰水改成(填化学式)_成功地完成了实验;(总结归纳)通过上述探究过
14、程,善于反思的你发现,在鉴别物质的成分时,为避免产生干扰,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某未知浓度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并闻到有刺激 性气味,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某未知浓度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提出猜想)甲:气体可能是 H2; 乙:气体可能是 SO2; 丙:气体可能是_。(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
15、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 A 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2)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_;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证明气体中含有H2,化学方程式为_。(问题讨论)(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_。(2)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_(填一种合理的答案)。4、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铜片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气泡并闻到刺激性气味,铜片溶解,溶液呈蓝色,请你参与实验探究(查阅
16、资料)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1)(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SO2; 猜想二:SO2和H2。你认为猜想二_(填“正确”或“错误”)。(2)(提出问题)蓝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CuSO4;猜想二:CuSO4和H2SO4。(进行实验)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稀释,并分装在A、B两支试管中,然后进行下列实验,并完成如表: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在试管A中加入少量的CuO粉末_溶液中含有H2SO4步骤二在试管B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_(探究结论)通过实验,猜想二正确。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思评价)根据
17、化学方程式:小王认为工业上可以用铜和浓硫酸反应大量制取硫酸铜,小李认为不适宜,理由是_。5、某兴趣小组探究了镁与稀盐酸的反应。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查阅资料)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碱式氯化镁(Mg(OH)C1)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提出假设)甲同学认为洗涤干燥后的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12,你认为原因是_。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Mg;Mg(OH)C1;Mg(OH)2(实验探究)乙同学将灰
18、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的试管中。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适量_(填物质名称)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不含有Mg实验2加热试管,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口滤纸条变红生成_实验3加热试管,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变色硅胶硅胶由蓝色变为粉红色生成_(讨论分析)灰白色沉淀的组成为_,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B、木炭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符合题意;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
19、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故选B。2、D【分析】(1),生成1份铜,需要1份氧化铜,1份硫酸和1份铁;(2),生成1份铜,需要1份氧化铜,1分硫酸和份铁。【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所有Cu元素都能形成单质Cu,而都来自CuO,没有损失,所以氧化铜质量相同,选项A错误;B、这两种方法制得等量的铜,看上去消耗的原料都是相同的,但特别注意用H2还原氧化铜的时候,需要先通H2然后加热,以将空气从玻璃管中排出,如果不排出,会引起爆炸,所以H2的量要多一些,所以H2SO4和Fe的量也要多一些,选项B错误;C、H2还原氧化铜的时候,需要先通H2然后加热,将空
20、气从玻璃管中排出,如果不排出,会引起爆炸,所以氢气的量要多一些,所以硫酸和铁的量也要多一些,选项C错误;D、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时候,先通氢气再加热,把空气排出,所以氢气的量要多些,所以硫酸和铁的量也要多一些,生成的硫酸亚铁质量不同,选项D正确。故选:D。3、A【详解】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故选项推理错误。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试题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 单元 综合 测评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