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仔猪腹泻的防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肠杆菌仔猪腹泻的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肠杆菌仔猪腹泻的防治.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肠杆菌仔猪腹泻的防治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至断奶前腹泻见于4日龄以上猪,症见发病猪呈黄色水样或灰白色腹泻、有恶臭、腹部瘪平、精神沉郁、眼睛无光、皮肤蓝灰色、质地枯燥、耳尖冰凉、捕捉时叫声尖惨,病猪休息时腹部贴地,当窝内发生率高时,病猪常有扎堆现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冬春寒冷季节多于夏秋季节,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至断奶前腹泻与仔猪球虫病在发病日龄和临床症状上有某些相似之处。笔者曾做过一个试验,选产仔日期相近的20头经产母猪分成两组,每组10头,其中一组在仔猪3日龄时,给每头仔猪口服百球清10mg/kg体重/次,另一组所产仔猪不用药,在4-23天的哺乳期内,用药组小猪窝腹泻发生率为30%,
2、未用药组为70%,腹泻发生后,生病猪均用百球清继续口服治疗,每天一次,连用三天,有80%腹泻猪第四天不再腹泻,其余腹泻猪用环丙沙星继续口服治疗,有两头仔猪因症状严重而死亡。其它猪用环丙沙星继续治疗两天后均不再腹泻。试验期间所有母猪状态良好,未见明显的无乳及厌食现象,参加试验的仔猪共有194头存活192头,试验在2003年9月-10月进行。这个试验似乎预示着经产母猪所产仔猪在4日龄至断奶期间少见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生产实践中也常见到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在4日龄至断奶阶段腹泻发生率要高于经产母猪,而且生病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如不及时正确治疗,有时窝内死亡率可达30-40%。经产母猪所产仔猪在新生至断
3、奶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多发生在10日龄以上,症见仔猪出现黄色和灰白色腹泻,有恶臭,第一天水样,第二、三天变成糊状,病猪直肠温度在39.6-40.3,精神状况不好,窝内发生率一般在70-80%,生病第一天可见有些猪皮肤稍显蓝灰色,耳朵后竖至颈部与前额平行,当窝内有50%出现腹泻症状,而有的猪粪便仍呈牙膏状或稍干时,其直肠温度已升至39.8-40.1,第二天即出现水样恶臭腹泻,随着日龄的增长,症状趋于缓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治疗:对发病日龄较小且有脱水症状的猪,需给予补液治疗,可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同时口服扰菌素,对于症状较轻的猪,口服给药即可,如:庆大霉素:5mg/kg/体重/次,一天两次,使用前将庆大霉素注射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mg/ml口服,连用3天。或环丙沙星:5mg/kg体重/次,一天两次,使用前将环丙沙星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5mg/m1,口服连用2-3天。预防:产前两周和四周注射大肠杆菌灭活疫苗对预防仔猪腹泻有良效,特别是初产母猪,免疫期可持续至3-4同龄断奶。另外,良好的卫生环境,保持仔猪小环境休息区30-34是必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肠杆菌 仔猪 腹泻 防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