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强化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测试练习题(无超纲).docx





《基础强化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测试练习题(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强化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测试练习题(无超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液氧混合物B氯酸钾氧化物C干冰纯净物D天然气新能源2、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资源的说法,正确
2、的是A电解水或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都是耗能少、廉价获取氢能的理想途径B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C“釜底抽薪”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工业上进行高炉炼铁时,固体原料从高炉下方加入,空气从上方通入3、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就地焚烧秸秆获取草木灰以增强土壤肥力B鼓励燃放烟花炮竹以增加节日气氛C实施大水漫灌以确保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4、下列有关空气及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大约占78C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气体是
3、SO2、CO2、NO2、O3等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5、习总书记指出,人类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下列做法违背“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理念的是A分类回收垃圾B提倡用餐光盘行动C排放核废水入海D合理开发金属资源6、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以减少尾气污染B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C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D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7、下列图示为“循环利用”标志的是ABCD8、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台的下方B家庭中用煮沸水的方
4、法降低水的硬度C养鱼池用水泵将水喷向空中是为了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度D硫酸铜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通常在铁制容器中配制9、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为办成一届安全、绿色奥运会,奥运场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废弃口罩应集中处理B厨余垃圾就地掩埋处理C运动器械要适时消毒D室内比赛场馆保持通风10、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B碳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C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D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第卷(非选择题 70
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空气、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1)养鱼时,鱼缸里可加装一个输送空气的装置。输送空气的目的是_。(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海水淡化装置如下图所示。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填字母序号)。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该装置利用的能源为_。2、厨房是一个化学物质的小世界。(1)加碘食盐中碘以“碘酸钾 KIO3”的形式添加,碘元素可以预防_。(2)厨房内做饭炒菜,厨房外能闻到饭菜香气,是因为_。(3)铁锅生锈是铁与_和_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用洗洁精可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_原理(填“溶解”或“乳化”)。(4)很多家庭使
6、用天然气做饭,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CH4)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为:_。3、下图为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产生(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途径需要消耗空气中的_。(2)途径中,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途径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若海水温度升高一点,释放到大气中的CO2的量是巨大的,其主要原因是_。(5)为达成“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大力植树造林C用新能源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4、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
7、通过CO2来实现的。如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模式图。(1)用科学的观点分析以上“碳循环”,其中正确的有_(填序号)A变化观:动植物都在参与碳循环B守恒观。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质量守恒C平衡观:碳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氧原子的总数增加(2)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是因为它们的组成中都含有_(填元素符号)。现代家庭主要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3)“碳中和”是指通过各种形式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中国承诺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正在研究的方法有:海洋
8、封存: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CO2的容器,但会引起海水酸化等。地质封存:将CO2压入特定的地质构造中。矿石固化: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镁或氧化钙等,在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或碳酸钙等。海洋封存CO2会导致海水酸化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吸收率在下降,其原因是:_。地质封存时,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会_。矿石固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基本反应类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你的做法是_(答出一条即可)。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将
9、符合要求的物质化学式填在空格上。(1)安在玻璃刀上划玻璃的物质_;(2)常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物质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大量开采埋于海底的可燃冰,可以缓解资源枯竭的问题(_)2、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_)3、沼气是不可再生能源(_)4、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_)5、天然气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化石燃料(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目前,我国已经成功进行海底可燃冰的试开采。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CH4),1体积可燃冰可以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1)从能
10、源的角度考虑,可燃冰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试计算128g甲烷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写出计算过程)。2、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常见塑料购物袋是由聚乙烯(化学式表示为(CH2CH2)n)加工而成的。(1)聚乙烯是一种具有_(填“热固”或“热塑”)性的材料。(2)聚乙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表达式为_。(3)聚乙烯分子中各元素质量比为_。(4)苯乙烯(化学式为C8H8)是生产另一种常用塑料聚苯乙烯的原料,苯乙烯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0.1%)3、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1)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
11、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应将炉具的进风口调_(填“大”或“小”)。(2)含160g甲烷的天然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4、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锌粒,将15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硫酸质量/g555生成氢气质量/g0.020.020.01请计算:(1)共制得氢气_g。(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5、瓦斯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存在煤矿坑道中。当煤矿坑道中瓦斯气达到一定浓度范围,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CH4与O2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爆炸最强烈。求煤矿坑道中瓦斯爆
12、炸最强烈时CH4的体积百分含量(同温同压时,气体分子个数比等于其体积比)。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查阅资料)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但不产生沉淀,实验时常用于除CO2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猜想三:_(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
13、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猜想_成立。(2)实验过程中B装置的作用是_。(3)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2、小华所在的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后,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是什么”产生了兴趣。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气体物质?(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猜想假设)猜想:CO2、H2O;猜想:CO、H2O;猜想:_。(实验设计)将甲烷在
14、一定量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AE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推断出猜想_成立。(反思交流)(1)装置B的作用是鉴别是否有_生成,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C的作用是_。(2)实验过程中用纯净的氧气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_,影响实验结果。(实验改进)小明认为图示实验装置有缺陷,还应该在C、D装置之间增加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请你帮小明说明理由:_。(拓展延伸)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时,请你说出一条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_。-参考答案-一、单选
15、题1、C【详解】A、液氧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B、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正确。D、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错误。故选:C。2、B【详解】A、电解水或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耗能多,不属于廉价获取氢能的理想途径,错误。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正确。C、“釜底抽薪”是为了清除可燃物,错误。D、工业上进行高炉炼铁时,固体原料从高炉上方加入,空气从下方通入,错误。故选B。3、D【详解】A、就地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A错误;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强化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社会发展 专题 测试 练习题 无超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