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稻麦连作区小麦条纹病毒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docx
《苏北稻麦连作区小麦条纹病毒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北稻麦连作区小麦条纹病毒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北稻麦连作区小麦条纹病毒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淮安市楚州区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与京杭大运河交界处,是江苏省主要粮食产区,一年两熟制,农作物以稻麦连作为主。近几年来由于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淮地区暴发流行,灰飞虱越冬残留量大、带毒率高,小麦条纹病毒病与水稻条纹叶枯病为同一病毒所致,两种病害产生相互影响,导致了小麦条纹病毒病的流行发生。全区小麦条纹病毒病发生面积达8000公顷,占小麦种植面积20%左右,田间一般病株率1.7%16.4%,重病田病株率高达53.9%,田间发病率和发生面积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小麦生产。一、发生情况1.症状病害症状表现为整株性,主茎与分蘖同时发病。病株矮化不明显,分蘖减少,心
2、叶淡黄白色,伸长不展开,严重时卷曲干枯。麦苗黄绿色似缺肥状,叶片沿叶脉处出现黄白色条纹。麦苗返青期开始表现症状,拔节期为发病高峰。重病株不能抽穗,提早枯死;轻病株能抽穗,结实率、千粒重下降,后期提早成熟。2.发生特点(1)稻套麦田重于耕翻田。由于引起小麦条纹病毒病与水稻条纹叶枯病为同一病毒,传播媒介同为灰飞虱。稻套麦田在稻麦共生期,随着稻株的成熟枯黄灰飞虱直接转移至麦株取食,增加传毒机会。(2)近渠边、田埂及杂草丛生田发病较重。杂草是灰飞虱的主要越冬寄主,沟渠、田埂是灰飞虱的越冬栖息场所。所以,近虫源(毒源)及田边四周发病较重。(3)冬性小麦品种重于春性小麦品种。根据调查表明冬性小麦品种的小麦
3、条纹病毒病明显重于春性小麦品种。冬性小麦品种淮麦20、郑麦9023、温麦8号发病较重,春性小麦品种扬麦158、扬麦11发病偏轻。(4)稀播田块发病率高。播种密度较稀田块发病重,是因为麦苗密度稀的田块易吸收阳光增加地温,冬季地表温度偏高,有利灰飞虱的活动和取食。二、原因分析1.灰飞虱越冬基数大从1999年以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江淮地区暴发流行,病害危害逐年加重,灰飞虱越冬基数逐年增加。田间调查表明,近几年灰飞虱越冬基数翻倍增长,2004年冬前灰飞虱残留虫口密度每亩地达1.88.3万只,平均4.1万只。小麦是灰飞虱的主要越冬寄主,稻田残留灰飞虱直接转移为害小麦。2.带毒率高随着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北 连作 小麦 条纹 病毒 发生 原因 防治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