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中考历史考前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全中考历史考前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中考历史考前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历史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 1942年7月开始,“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一场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象征性的战役到1943年2月德军投降时,人数已不足最初的一半”。这场战役A.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B.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C.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D.使德军丧失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1942年7月”“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一场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象征性的战役到1943年2月德军投降时,人数已不足最初的一半”可知,这场战役指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B符合题意;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的是莫斯科保卫战,A排除
2、;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的是意大利投降,C排除;使德军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的是中途岛海战,D排除。故选B。2.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合称为“五胡”,他们所建立的十六个政权合称为十六国;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
3、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探究的主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此时我国正处于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的时期;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佛教盛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历史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故B符合题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3. 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条文。这重要遗产属于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汉谟
4、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故B符合题意。古代埃及是金字塔,古代印度是佛教,古代希腊奥运精神,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4.假如你来到伯里克利主政时期的雅典,你会看到谁才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A.外邦人B.奴隶C.妇女D.本邦成年男子【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但是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所以,选D项。5.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属于中医药著作的是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黄帝内经D.农政全书【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的著作黄帝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两部分,各
5、9卷,162篇,约14万字。它不是成于一人之手,而是战国至秦汉医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是南北朝时期的农学著作,排除;B项是明代手工业和农业方面的著作,排除;D项是明代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排除。故选C。6.以下中国古代清明治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文景之治 康乾盛世A.B.C.D.【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贞观之治发生在唐太宗时期;开元盛世发生在唐玄宗时期;文景之治发生在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康乾盛世发生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所以中国古代清明治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7.明
6、治维新时期,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这表明其实行的政策是A.废藩置县B.“殖产兴业”C.征兵制D.“文明开化”【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入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其实行的政策是“文明开化”。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推动了日本教育的发展,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政治方面,B项是经济方面,C项是军事方面。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8.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B.孝公确立皇帝
7、制度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答案】A【解析】“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意思是: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之业,说明商鞅变法成效巨大,故A符合题意;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材料没有涉及大国争雄,排除BCD。故选A。9.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钟南山、李兰娟等一大批医学科学家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属于同个领域的是A.袁隆平B.钱学森C.屠呦呦D.邓稼先【答案】C【解析】钟南山、李兰娟都属于著名医学家,所以与他们属于同个领域的是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故选C;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是农业学家,排除A;钱学森和邓稼先都是核物
8、理学家,排除BD。故选C。10.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A.君臣关系融洽B.反对铺张浪费C.君主专制加强D.饮酒之风盛行【答案】C【解析】考点: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解题思路:概括材料可知,明朝官员宋濂在家中宴客的详细信息被明太祖充分掌握,并以此检测宋濂的诚实度。由此可见明朝对官员监察之严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明太祖设立锦衣卫作为皇帝的耳目、爪牙。C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皇帝对臣子的严密监控,A错误;反对铺张浪费、饮酒之风等都与材料主题无关,BD错误。综
9、上故选C。11.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的面貌。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本茨蒸汽机B.爱迪生耐用的白炽灯泡C.斯蒂芬森珍妮机D.瓦特飞机【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故B符合题意;德国的本茨,发明了汽车,故A不符合题意;英国的斯蒂芬森,发明了蒸汽机车,故C不符合题意; 英国的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说明A.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是
10、中英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其中有“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意味着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马关条约签订,C项是甲午战后,D项是辛丑条约签订后。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3.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重工业发展迅速C.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 D.完成农业集体化【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
11、-1937年,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实行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由此可知,题干材料反映出苏联重工业发展迅速。故B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实行,故A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和完成农业集体化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A.林肯B.杰斐逊C.华盛顿D.罗斯福【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黑人奴隶”是解题关键。南北
12、战争期间,为了挽回北方军节节失利的严峻形势,林肯于1862年签署并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故选项A符合题意;杰斐逊和华盛顿领导美国人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进行独立战争,故选项BC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施行新政,挽救了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2020年,“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作为个人信息共享和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进人我们的生活,让复工复产更加精准、科学、有序。这种便捷的跨地区互认方式有赖于A.航天技术的运用B.信息技术的发展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D.生物技术的进步【答案】B【解析】“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作为个人信息共享和出入通行的电
13、子凭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进步,故B符合题意;“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与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无关,排除ACD。故选B。16.宋代经济远较唐代发达,城市繁荣,商业兴盛。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北宋出现纸币“交子”北宋东京消除了居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宋朝重视科举考试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A.B.C.D.【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业发达、城市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宋代商业繁荣,在瓦子里可以看杂技;北宋前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广州、杭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北宋东京消除了居
14、民区与商业区的界限;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广告,所以选项符合题意。宋朝重视科举考试,与题干城市繁荣,商业兴盛无关,排除A、C和D。故选B。17. 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审时度势,以中国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要求全国上下全面“中国化”。这次“中国化”主要学习中国哪个朝代的制度A.秦朝B.汉朝人C.唐朝D.明朝【答案】C【解析】考查点:大化改新。解题思路:根据关键词“646年”、“孝德天皇”、“中国化”可知这场改革是大化改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46年,孝德天皇以唐朝的制度为蓝本,组织了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走上了封建主义的道路。C正确;ABD不合史实,ABD错误。综上故
15、选C。18. “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败的战车、挂在树木残枝上的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这段文字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惨烈闻名的典型战役是A.萨拉托加大捷B.凡尔登战役C.萨拉热窝事件D.大平洋战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多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材料所描述的战争场面与该战役相符,所以B符合题意;1775年,英军在莱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7年,一支6
16、千余人的英军在萨拉托加陷入大陆军的包围,被迫投降,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1914年6月28日,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托加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所以C不符合题意;太平洋战争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日本帝国为首的轴心国和以英美国为首的盟军于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间进行的战争,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项。1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A.凡尔赛
17、体系B.华盛顿体系C.两极格局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答案】D【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于1919年召开了巴黎和会,确立了凡尔赛体系,此后在美国的主持下又于1921-1922年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华盛顿体系,因此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重建了战后的国际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正确;AB只是这一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排除;两极格局形成于二战之后,C排除。故选D。20.唐朝政府编写颁布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朝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朝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主要表明,我国古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得益于A.印刷技术的进步B.国家力量的
18、支持C.商品经济的繁荣D.科举制度的完善【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叙述了古代中国重要的药学典籍的颁布发行情况。可见,历朝统治者对于药学的发展都较为重视,支持药学典籍的出版。因而可见古代药学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说明药学发展与国家力量支持的关系,不是因为印刷术的进步,排除A;商品经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均与材料中国家支持药学发展的信息不符合,排除C和D。故选B。21.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
19、考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结合所学知识,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相结合,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集体所有制优势。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题干表达了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肯定。C选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后的喜悦表达不准确,题干中提到的是“大包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选项不符合题意;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表达不准确,题干中提到的是“大包干”即家庭联产
20、承包责任制。B选项不符合题意;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表达不准确,题干中提到的是“大包干”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汉化。下列能体现这一时期主动“汉化”的是A.三国鼎立B.八王之乱C.淝水之战D.孝文帝改革【答案】D【解析】考查点:北魏孝文帝改革。解题思路:本题的主题是少数民族“汉化”也就是少数民族政权主动学习汉族文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采用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D正确;三国鼎立的魏蜀吴三政
21、权均由汉族建立,A错误;八王之是西晋统治集团的内乱,B错误;淝水之战是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的战役,C错误。综上故选D。23.以下中国古代清明治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文景之治 康乾盛世A.B.C.D.【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贞观之治发生在唐太宗时期;开元盛世发生在唐玄宗时期;文景之治发生在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康乾盛世发生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所以中国古代清明治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4.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侯国
22、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B.侯国C.郡D.县【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采取推恩令,让王国的国王将自己王国的疆土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形成侯国,而侯国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使王国问题最终得以解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5.东汉末年,因疫病流行而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于撰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A.扁鹘B.张仲景C.华佗D.李时珍【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该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B符合题意;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著名医生,A不符合题意;华佗
23、发明“麻沸散”,编制了“五禽戏”,C不符合题意;明朝药物学家李时珍的著作是本草纲目,D不符合题意。故选B。26.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A.经济重心的南移B.达官贵人的需要C.城市商业繁荣D.海外贸易的兴盛【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出现了瓦子,这是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是城市商业的繁荣的表现,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7.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历史 考前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