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荞麦中毒的诊治.docx
《绵羊荞麦中毒的诊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羊荞麦中毒的诊治.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绵羊荞麦中毒的诊治1发病原因2001年我市遇到严重旱灾,尤其是北部半山区,降雨量仅80mm,较往年减少300mm,农田作物基本绝收,致使农产被迫弃耕。这些弃耕田成为牛、羊的放牧场,绵羊在荞麦地中放牧,而引起中毒。发病羊共计205只,发病85只,死亡11只,发病率41.5%,死亡率12.9%。2临床症状轻者:病羊头部、耳、唇、眼睑及颈部呈弥漫潮红,发疹,痛痒。重者:全身水肿,头部水肿严重,耳朵下垂增厚,呈圆柱形,结膜充血,睁眼困难,身体发痒,不断抬腿蹬蹄,呼吸困难,常有排尿动作,有的出现神经症状,严重时心脏搏动弱而快,体温下降,约经半天死亡。病程稍长者,肿胀处皮肤出现裂纹,溃疡,甚至坏死。3剖检
2、皮肤充血,肿胀,坏死,皮下水肿,尸体黄染,胃内含有大量恶臭的荞麦,胃黏膜出血,胸腔、心脏淤血,肺气肿。4治疗4.1内服缓泻剂,硫酸钠80100g,人工盐1020g,两者混合,加适量水给患羊一次内服。4.2严重者可静注5%葡萄糖200mL加氢化可的松2080mg(或地塞米松412mg),结合强心剂日静注一次。4.3对有神经症状的可肌注2.5%盐酸氯丙嗪注射液2mL,一次肌肉注射,第2天重注一次。5病例2001年8月7日畜牧总站接到乡镇畜牧站报告,野马乡苇塘村李洪亮养羊87只,其中有43只头部和耳水肿,耳下垂增厚,与羊兰舌病症状极为相似,要求总站来人确诊。笔者来到现场后发现:共有43只羊出现头部、
3、耳、眼睑及颈部呈弥漫潮红、水肿,耳下垂增厚,部分羊靠墙摩擦,身体发痒,不断蹬蹄,时而兴奋不安。经进一步了解,病羊23d前曾在荞麦地放牧。根据上述症状及放牧地点,确诊为荞麦中毒。对中毒的羊静注5%葡萄糖200mL,地塞米松412mg,磺胺嘧啶40mL。另外,每只羊内服硫酸镁100g。静注两次后痊愈。6小结6.1因为荞麦含有一种有毒的光能效应物质(叶绿胆紫素),所以绵羊放牧时不能到荞麦地或野生荞麦地放牧,尤其是开花季节更应注意,否则会引起上述病症。6.2对误食荞麦的羊,要放在有棚的舍内,避免阳光照射,因荞麦中毒与日光有很大关系。6.3冬季用荞麦秸及荞麦花喂羊,每日喂量要少,并要与其他粗饲料混合利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绵羊 荞麦 中毒 诊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