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精品试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试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根据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对比甲、丙实验,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B对比甲、乙实验,说明
2、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对比丙、丁实验,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D对比乙、丙实验,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比铁活泼,所以铁制品比铝制品更耐腐蚀B室温下存放的蜡烛不会燃烧,是由于还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C将“地沟油”经加工处理变生物柴油,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合理利用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做灯火实验3、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蜡烛燃烧B镁条与稀盐酸反应C农家肥料的腐熟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4、将一根螺旋状的细铁丝放入稀硫酸铜溶液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发现A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物质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在试管底部沉积一层黑色固体物
3、质D试管内溶液颜色上浅下深5、 “建设美丽宜居成都”是成都市政府的发展目标。下列措施与该目标不相符的是A实行垃圾分类B建设天府绿道C推广燃煤锅炉D严禁车辆任意鸣笛6、文明石狮,从我做起。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乘电动公交车,提倡绿色出行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回收废旧金属,节约金属资源D增加烟囱高度,防止废气污染7、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用灼热的氧化铜去除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B鉴别碳粉、铁粉,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C用稀盐酸去除去锌粉中的铁屑D采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食品保护气B铜导电能力
4、强,可作导线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火箭燃料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作冰箱除味剂9、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有如下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方程式中n=1B该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市场上销售的加碘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用洗洁精的泡沫水检验硬水和软水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氨水和蒸馏水D用食盐水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1)中科院院士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测定了铟、铱
5、、锑、铕、铈、铒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如图是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铟原子的质子数是_。(2)如图是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列)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填字母)ABe和Mg BC和N CO和S DNe和Na写出第9号元素与第11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但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其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化学发展史上,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很多伟大成就。(1)湿法冶金之先驱:西汉刘安在准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告即
6、硫酸铜溶液),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制碱工业先驱者:侯德榜发明了“候氏联合制碱法”,其中一个反应是将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如图标出的是有关灯泡组成的物质,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属于非金属单质的_。(2)焊锡是锡铅合金,则焊锡与锡的硬度相比,焊锡_锡(填“大于”或“小于”)。4、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1)在过滤操作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2)若溶液A为无色,请分折固体B的成分_;
7、5、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1)生活中利用活性炭的_性除去新装修房间的异味。(2)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其化学性质_。(3)烧水时易产生水垢的水属于_水。(4)锰钢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_,可以用于制作钢轨。(5)生活中一种节水的做法是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向 133.4 克稀盐酸中加入锌粉(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 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求:(1)该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是_(填名称)。(2)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 0.1%)2、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98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请根据化学方
8、程式进行计算,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多少吨?3、要冶炼出纯度为98%的生铁4800t,至少需要含氧化铁(Fe2O3)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_吨。4、将20g黄铜样品(铜锌合金)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g.求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保留一位小数)5、某课外小组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展开探究.现称取20g块状黄铜样品置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7g.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2)求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松雷中学化学兴起小
9、组的同学在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如图所示。(1)写出B试管中的实验现象_。(2)同学们将A、B试管内的物质同时倒入C废液缸中发现紫红色固体增多,由此推知B试管溶液中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同学们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大家决定对C废液缸中的成分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C废液缸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假设)(3)小松同学猜想:_(填化学式)小雷同学猜想:FeSO4 H2SO4小铁同学猜想:FeSO4(交流评价)(4)大家一致认为小雷同学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实验探究)(5)小松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取C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_,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即可得出自己猜
10、想正确。(归纳总结)(6)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们在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确定出一定存在的金属后,_一定不存在。2、兴趣小组对甲烷燃烧的产物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那些物质?(査阅资料)I.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II.白色粉末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III.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作出猜想)甲:燃烧产物是CO2、H2O乙:燃烧产物是CO、H2O丙:燃烧产物是NH3、CO2、H2O丁:燃烧产物是_。前三位同学中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_。(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11、1)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不能验证生成物中是否有_。(2)实验中用纯浄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3)实验中观察到A中_,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丁同学猜想成立。(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拓展交流)(1)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燃料不完全燃烧既浪费资源,又会_。(2)使燃料充分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_。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AlCuR;猜
12、想二:_;猜想三:RAlCu;(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R的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猜想一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猜想一_(填“成立”或“不成立”)猜想二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猜想二
13、成立。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猜想三_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交流反思)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对铝丝打磨不够彻底,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把铝丝反复打磨后,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_,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归纳总结)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_反应或金属与_反应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
14、uSO4遇水变蓝。(猜想与假设)甲:CO2、 H2O 乙:CO 、H2O 丙:NH3、 CO2 、H2O 丁:CO2、 CO 、H2O你认为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_。(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同学猜想成立。(4)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_。(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
15、是_。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得知: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RSO4溶液呈蓝色;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作出猜想:他们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猜想一:AlCuR,猜想二:_,猜想三:RAlCu。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一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猜想一_(“成立”或“不成立”)二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
16、、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成立三把铝丝插入RSO4溶液中 _猜想三成立交流反思: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主要目的是_,再将其插入到R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由_变为_;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写出Al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对比甲、丙实验,甲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铁钉不生锈,丙中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铁钉生锈,说
17、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不符合题意;B. 对比甲、乙实验,甲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铁钉不生锈,乙中铁钉只与水接触,铁钉也不生锈,不能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符合题意;C. 对比丙、丁实验,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不符合题意;D. 对比乙、丙实验,乙中铁钉只与水接触,铁钉不生锈,丙中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详解】A、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比铁强,选项A错误;B、室温下存放的蜡烛不会燃烧,蜡烛虽与氧气接触,但由于还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试题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八 单元 金属 金属材料 专题 攻克 详细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