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同步测试试卷(精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同步测试试卷(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同步测试试卷(精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压强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将塑料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杯口,手压紧硬纸片,然后将塑料杯上下倒转,纸片受到大气对硬纸片的压力,如图所示,若将塑料杯倾
2、斜,纸片受到大气压力正确的是()ABCD2、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如图所示,工件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关于工件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工件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工件对传送带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上D工件所受到的重力与传送带对工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CD4、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B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C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D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5、下列物理知
3、识都与西藏有关,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西藏地区的大气压值小于1.01105PaB用塑料密封包装的小食品从北京拿到西藏会塑料包装会变的鼓一些C从沿海到西藏地区,大气压强会越来越大,游客容易产生高原反应D将两个合在一起的铜半球内部都抽成近似真空状态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同样的装置,在西藏地区做实验要比在沿海地区更容易拉开6、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若,则()A,B,C,D,7、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
4、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B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弱C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D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12B43C81D4l9、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轻质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现从容器中抽出部分甲并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乙后,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若甲、乙减少的质量
5、分别为m甲、m乙,则()Am甲一定等于m乙Bm甲一定大于m乙Cm甲可能小于m乙Dm甲一定小于m乙10、如图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在U形管口一端用力吹气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合理的是()ABCD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烧坏的底面积之比为3:1,液体密度之比为1:2,液体高度之比为2:1,则两烧杯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之比是_。2、正方体物块重0.2N ,边长为2cm,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_N,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为_Pa。如果把正方体物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一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
6、小为_Pa。3、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1)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2)物体B的密度_。(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为了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均放置一个重力为G的物体,乙同学的方案是:在两个正方体上方沿水平方向截取相同高度h。你认为_同学的方案是可行的。确定方案后,请计算该方案下所放置的物体重力G或截取的相同高度h_。4、如图所示,长木板重10N,底面积为10cm2,现将其底面积的与水平桌面接触,木板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为_
7、Pa;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推动木板缓慢向左运动,直至木板全部移到桌面,在这个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强_,木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如图所示,A和B是密度为2.510 kg/m的材料制作的两块形状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砖,分别侧放和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砖上放有质量忽略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中盛有部分酒精(酒精 = 0.810 kg/m),容器底面积为B砖上表面积的四分之一、A砖的上表面和B砖的上表面到水平桌面的距离分别为20 cm和4 cm,将A砖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后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Pa;若切割后的A砖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B砖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四倍,
8、则容器中酒精的深度为_cm。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其边长为0.2米,密度为1.2103千克/米3。求物块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现有实心正方体B、C(密度、边长的关系如表),当选择物块 _(选填“B”或“C”),并将其放在物块A上表面的中央时,可使其对物块A的压强与物块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计算出该物块的密度值。(_)物体密度边长/米B0.3C20.1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 m2。(1)求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2)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
9、高度h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比较切去前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大小关系,并写出推导过程。 3、密度为、长a、高b、宽c分别为的匀质长方体,其表面光滑,静止在水平面上,并被一个小木桩抵住,如图(a)所示。(1)无风情况下,地面的支持力为多大?(2)当有风与水平方向成角斜向上吹到长立方体的一个面上,如图(b)所示.风在长方体光滑侧面产生的压力为F,则力F要多大才能将长方体翘起?(3)实验表明,风在光滑平面上会产生垂直平面的压强,压强的大小跟风速的平方成正比,跟风与光滑平面夹角正弦的平方成正比。现让风从长方体左上方吹来,风向与水平方向成角,如图(c)所示。当大于某个值时,无论风速多大,都不
10、能使长方体翘起。请通过计算确定的值。4、水平放置的薄底圆柱形容器高度为0.2米,内装有一定量的水,现将质量为0.18千克的实心木块放入水中,待静止后木块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a)所示;若把A物体放在木块上方,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且此时水面与容器口相平,如图(b)所示。求在图(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求A物体的质量mA;若A物体放在木块上方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F1,当把A物体拴在木块下方(不触底)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力为F2,请判断F1和F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5、如图所示,用5牛的力将重为牛的图钉压入木块,针尖面积约为米,求木块表面受到的压强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
11、,共计20分)1、为了探究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甲、乙两位同学分别选用若干实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方式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进行实验,并分别将实验测得的数据和物体在沙中下陷深度记录在下面两张表中,甲同学将同一长方体平放、侧放、竖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数据见表一),乙同学将三块不同的正方体放在同一水平沙面上(数据见表二)表一实验序号压力(牛)受力面积(厘米)下陷深度(厘米)11021.0021040.5031080.25表二实验序号压力(牛)受力面积(厘米)下陷深度(厘米)4640.3051280.30624160.30(1)两位同学在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知道压力产生形变效果是否显著的。(2
12、)两位同学分析自己记录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得到结论是:甲:当压力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乙:当压力、受力面积同时增加相同倍数时,压力作用效果不变。请判断:甲同学的结论是_,乙同学的结论是_(均选填“错误的”、“合理不完整”或“正确”)(3)甲乙同学在观察表一、表二的实验序号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后,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物体所受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4)进一步综合分析两同学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b。分析比较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_。2、小京在“探究
13、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他把一根钢尺的一端用手固定在桌面上。先在钢尺A点上放一个金属块,观察钢尺弯曲的程度,弯曲程度如图甲虚线所示;保持钢尺伸出的长度不变,将A点的金属块移至B点,观察钢尺弯曲的程度,弯曲程度如图乙虚线所示;最后,保持钢尺伸出的长度不变,在B点的金属块上叠加一个相同规格的金属块,观察钢尺弯曲的程度,弯曲程度如图丙虚线所示。(1)根据小京甲、乙实验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2)根据小京乙、丙实验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但大气压力是始终垂直于受压面的。由图可知,只有C图中压力的方向与杯口硬纸片垂直,并指向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试题 沪科版八 年级 物理 第八 压强 同步 测试 试卷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