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定向攻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难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定向攻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定向攻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定向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
2、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A研发新工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B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C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D利用太阳能发电2、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倡导使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理念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C煤燃烧产生的C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D使用乙醇汽油有利于节约石油资源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体现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天然气用作燃料C稀有气体制成电光源D石墨做电极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B低碳理念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在使用的家
3、用电器着火可以直接用水灭火D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生活废水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5、归纳总结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归类错误的是A单质:Ne 、Zn、 C60B还原性:H2 、CO、 CC可燃性:S 、CH4 、O2D地壳前三位元素:O 、 Si、 Al6、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液氧混合物B氯酸钾氧化物C干冰纯净物D天然气新能源7、在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4-20日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为办成一届安全、绿色奥运会,奥运场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废弃口罩应集中处理B厨余垃圾就地掩埋处理C运动器械要适时消毒D室内比赛场馆保持通风8、善于归
4、纳知识有利于培养化学素养,下列对知识的整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安全B化学与环保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可以用手接触实验室中无毒的药品保护水资源一一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一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C化学概念D化学中常见的“三”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纯水一定是软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一一原子、分子、离子三种可加热仪器一一试管、量筒、烧杯AABBCCDD9、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纸张双面使用B室内光线明亮开灯C开燃油车出行D污水随意排放10、泉城济南,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保护碧水蓝天,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
5、任。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禁止随意焚烧秸杆B春节期间尽量不燃放烟花爆竹C合理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D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1)天然气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室温下,充分燃烧1g天然气和1g煤,产生的CO2及热量的对比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哪些?_(3)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4个氧原子_;(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
6、_;(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4)可作为最理想能源的气体单质_(5)+5价的磷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6)氩气_3、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_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4)二氧化碳增加虽然会导致温室效应,但在生活和生成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可做_(举一例)。4、我国宣布将于20
7、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此,一方面可通过植树造林等途径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可减少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的使用比重,增大_等其他能源的使用;其中氢燃料电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类似于氢气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现有发现或人工合成的大多数物质都含有碳元素。(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碳海绵”是超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麦穗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
8、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 麦穗上的碳海绵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4)石墨烯具有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等特性。如图是通过实验测得的石墨烯层数与导热能力间的关系。分析图得到的结论是_。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的(_)2、棉花属于天然纤维(_)3、用燃烧的方法可以区分羊毛和涤纶(_)4、棉、麻、蚕丝均属于天然的植物纤维(_)5、为减少“白色污染”,所有超市、商场、农贸市场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_)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一般用氢氧化钙做无害化处理。某硫酸厂日处理污水3000t,消耗氢氧化
9、钙3.7t(废水中的其他成分不反应),硫酸厂日处理硫酸多少吨?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人类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化石燃料是人类目前使用的最主要的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_和天然气。(2)氢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其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3)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燃料,空气作助燃剂,使用的空气必须要除去二氧化碳,否则将对导电介质氢氧化钠造成影响,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5)下列各组药品,可用于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填字母序号)。a.溶液
10、b.溶液c.溶液、溶液 d.溶液、溶液(6)将含有一种杂质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则该铁粉中混入的杂质是_(填“铜”或“铝”):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入稀硫酸,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7)某种铁的氧化物在高温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其中二氧化碳为。经计算这种铁的氧化物为_(填化学式)。3、我市管道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计算1L甲烷完全燃烧理论上可消耗氧气的体积是多少?(标准状态下甲烷的密度是0.7g/L,氧气的密度是1.4g/L)4、日前武汉市家庭管道气所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其主要
11、成分为甲烷。若甲烷不完全燃烧,火焰为黄色,同时产生炭黑、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因此在使用天然气时应尽量使其完全燃烧。(1)若家中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为黄色,则应该把燃气灶的进风口(进空气的阀门)调_(填“大”或“小”)(2)若完全燃烧3.2 g甲烷,需要氧气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5、为测定某金属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平均值)如下表:反应前质量 充分反应后质量装置+稀硫酸(足量)锌样品装置+剩余物质若锌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考虑容器中水分蒸发。求:(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2)该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五、实验
12、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化学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了探究。(探究一)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过长颈漏斗加入80的热水,并将两支燃烧匙上的红磷和白磷都淹没,然后连接注射器并推动注射器活塞,将部分热水压回长颈漏斗,使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资料)红磷着火点为240,白磷着火点为40,白磷有剧毒。(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现象是_。(探究二)实验小组分别用酒精和柴油探究燃烧的条件,查阅资料如表1:表1:各物质着火点和沸点物质着火点()沸点()酒精42378柴油220400实验中发现用火柴可以点燃酒精
13、,但柴油很难被点燃。研究小组通过高温传感器测得燃烧匙内柴油的温度与燃烧情况如表2:表2:燃烧匙内柴油的温度燃烧匙内柴油温度345507柴油是否燃烧不燃烧燃烧(资料)酒精、柴油等液体燃料在燃烧时先汽化为气态,然后气态的燃料再开始燃烧,燃烧放出的热量促使液体燃烧不断汽化,不断燃烧下去。(3)结合小组的实验,请分析火柴很难点燃柴油的原因_。(4)研究小组将内有燃着的酒精的燃烧匙移至冰面上面(没有浸没),观察到火焰熄灭,请分析原因_。(5)为了减少雾霾、降低大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研究机动车尾气中CO、NOx及CxHy的排放意义重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含量与“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的变化关系如图
14、所示。随“空燃比”增大,CO和CxHy的含量减少的原因是_。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猜想三:_。(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1)实验过程中B、C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是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_成立。(3)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 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反思与交流)(4)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时,一定要
15、注意通风,防止_中毒。(5)请指出这套装置的一处不足之处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研发新工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达到相对“零排放”,说法正确;B、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达到相对“零排放”,说法正确;C、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利于达到相对“零排放”,说法错误;D、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达到相对“零排放”,说法正确;答案:C。2、C【详解】A、倡导使用水能、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理念,说法正确;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说法正确;C、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但二氧化碳不是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难点 解析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社会发展 定向 攻克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