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测试试卷(无超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测试试卷(无超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测试试卷(无超纲).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理科学习对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中不一定都是金属,但至少含有两种金属B“氢前置氢”,所
2、以铁可以置换出硫酸中的氢气C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相比,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D使用化石燃料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应停止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2、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比在潮湿空气中更易生锈C黄铜片(铜锌合金)的硬度大于铜片的硬度D室温下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可判断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3、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象中,正确的是A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B用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C分别向等量的镁、铝中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D向盛有MnO2的试管中加入H2O2溶液4、把赤铁矿、焦炭和石灰石一起
3、加入高炉中进行冶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炉得到的产物是纯铁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C焦炭既可以提供热量又可以提供一氧化碳D石灰石用于除去尾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片在海水中不易生锈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钢是纯铁C纯铜硬度高于黄铜(铜锌合金)D铝片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6、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酒精挥发C高炉炼铁D电解水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铜做导线B石墨做铅笔芯C焦炭炼铁D金刚石切割玻璃8、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到质量为m克的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滤渣滴加稀盐酸
4、,一定有气泡产生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C反应后的滤渣一定没有锌,滤液一定呈蓝色D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两种,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9、观察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伸入稀盐酸中,其表面产生大量氢气B铁丝放在空气中,其表面很快形成红色物质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表面形成一层银白色固体10、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电解水:C木炭氧化铜D铁钉中加入稀盐酸: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能说
5、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的实验是_(填字母)。(2)图2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稍微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指针_(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3)如图3,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_mL.刻度处停止(导管中气体忽略不计)。2、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然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滤渣中一定含有_;产生气泡的反应方程式是_。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6、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都是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下同)。(2)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产生 SO2、CO、NO2、CO2 等气体和粉尘。其中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是_,能形成酸雨的是_。(3)自行车是人们生活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右图中所标示的金属部件中,举一例说明其采用的防锈方法_。4、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从宏观角度看,水、二氧化碳和氧气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2)由图1可知,氯原子和溴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3)图2是某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
7、应类型)反应。参加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_。5、铁、铜、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1)目前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自行车链条防锈的方法是_。(2)生活中用铜作导线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青铜器(铜、锡合金)历经悠久的历史保持至今是因为具有良好的_。(3)铝能自我保护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4)金属资源矿物储量有限且不可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是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将一块质量为6g的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94.6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的固液混合物质量为1
8、00.4g(已知碳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试分析并计算:(1)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g。(2)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2、向10.7gMg、Al、Zn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H2SO4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了10.1g,将反应后溶液蒸发结晶、干燥。获得固体质量为多少?3、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为了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15.0g黄铜样品粉碎后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此时共用去49.5g稀硫酸,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3g。试分析并计算:(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g。(2
9、)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4、某课外小组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展开探究.现称取20g块状黄铜样品置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7g.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2)求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5、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50g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2)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
10、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1)提示;浓硫酸能吸水。提出猜想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 填序号)。A、O2和CO2 B、只有CO C、CO和O2 D、只有CO2小明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2)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_。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是_,E中反应方程式
11、_。(3)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在B和C之间应该再次连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这样修改的目的是_。(4)拓展延伸若反应前容器中碳粉的质量为6 g且小明的猜想成立,则容器中氧气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_。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金属镍(Ni,银白色金属)和铜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活动。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探究活动一、金属镍和铜的活动性顺序(实验方案)将金属镍加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实验现象)溶液的颜色变浅,有_色固体生成。(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镍比铜_(填“强”、“弱”)。若在生成物中Ni为+2价,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还发现试管中有无色气
12、体产生的“异常”现象,十分好奇,于是继续进行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二、无色气体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A氢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E一氧化碳(查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分析推理)小明认为无色气体不可能是CO2或CO,理由是_。小红根据二氧化硫能够形成酸雨的事实,推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观点合理,于是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_溶液中,发现溶液不变色,证明无色气体不是二氧化硫。综上所述,小组同学认为,无色气体可能是H2或O2。(设计方案)为确定气体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_,然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尖嘴处,发现气体
13、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无色气体可能是氢气。该实验方案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评价与反思)小组同学认为,还可以补充一个实验,验证无色气体中含有氢元素,从而进一步证明无色气体可能是氢气。他们应补充的实验是_。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过量的炭粉与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探究过程如下:(提出假设)气体产物是CO2。(查阅资料)氮气不能与炭粉及Fe2O3反应。高温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设计方案)将一定量Fe2O3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与过量炭粉充分反应,用实验中测得的有关物质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进行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首先称得玻璃管C的质量为48.48 g,再称取2.
14、40 g Fe2O3和1.50 g炭粉,加到玻璃管C中。连接好装置,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夹紧弹簧夹T,点燃酒精喷灯加热。待玻璃管C中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玻璃管C与残留固体共51.30 g。 (问题分析)(1)用酒精喷灯而不用酒精灯的目的是_。(2)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_。(3)尾气处理的方法是_。(4)若Fe2O3与炭粉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CO2,求2.40 g Fe2O3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_。(写出计算过程)(5)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实验中实际获得气体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6)结论:原假设_(填“能”或“不能”)成立,理由是_。4、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
15、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提出假设)(1)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aAlCrCu bCrAlCu c_(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金属CrAlCu与盐酸反应现象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气泡产生激烈,金属迅速溶解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控制实验条件)(2)打磨三种金属发生的是_变化;上述实验使用等浓度的盐酸溶液的理由是_。(得出结论)(3)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填假设中a、b
16、或c)。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_。5、兴趣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时,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同学们展开了如下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作出猜想)猜想一:O2 猜想二:SO2 猜想三:H2 猜想四:N2(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正确,依据是_。(查阅资料)SO2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2SO3和水。(实验探究)同学们收集气体,并分别对各自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的气体中_猜想一不正确实验2: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
17、气瓶中,称量质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不变猜想_实验3:将产生的气体用尖嘴玻璃管导出后点燃,并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_猜想三正确写出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思交流)实验结束后,老师认为不需要进行实验即可通过更简便的方法验证猜想二,你认为所选择更为简便方法的依据是_。(拓展与延伸)据老师介绍,CuSO4可做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需要进行的探究内容有:是否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由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为合金,因此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不
18、符合题意;B、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可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与稀酸反应置换出氢气,铁的活动性比氢强,因此能够与稀硫酸反应置换出硫酸中的氢元素,不符合题意;C、同种元素的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因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D、使用化石燃料会造成环境污染,应减少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不能禁止使用,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2、B【详解】A、铝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隔绝氧气,对铝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选项正确;B、铁钉浸没在植物油中能够隔绝铁与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的接触,能够减缓铁的锈蚀,所以铁钉浸没在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考 解析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八 单元 金属 金属材料 同步 测试 试卷 无超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