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难点解析练习题(名师精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难点解析练习题(名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难点解析练习题(名师精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难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Y形管为许多化学实验的进行创造了条件,下列用Y形管完成的实验中,相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1中,将左端高温
2、加热,一段时间后左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右端石灰水变浑浊B实验2中,将左端一半溶液倾斜混入右端,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右端溶液与左端比较,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C实验3中,一段时间后,Y形管右端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左端试纸无明显变化D实验4中,一段时间后,Y形管左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错误的是A铁丝和铝丝一通过测量其密度B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C碳粉和氧化铜分别在空气中灼烧D黄铜和黄金一用盐酸浸泡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方法。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观察颜色B鉴别一氧化碳和甲烷点燃,分
3、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除去氮气中少量的氧气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D除去Zn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ABBCCDD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B将CO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红棕色粉未变成黑色C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固体D镁和稀盐酸反应,吸收热量5、水银是唯一的液态金属,具有很强的毒性,装有水银的试剂瓶上应该贴的标签是A腐蚀品B易燃液体C有毒品D自燃物品6、制造汽车各部件的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钢铁外壳B铝合金轮廓C电路中的铜导线D玻璃车窗7、下列关于金属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A铜绿粉末受热变黑,
4、铜加热也会变黑,说明铜绿和铜化学性质完全相同B金属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在常温下它们都是固体C铁锅用来炒菜,利用铁锅具有良好的导热性D黄金用来制作项链,主要利用金具有很大的硬度8、金属钛被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化工、医疗等领域。用钛铁矿(主要成份为FeTiO3)制取钛并获得副产品A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eTiO3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4BTiO2与焦炭(C)和Cl2在高温下反应,若反应中C和Cl2按质量比为12:71的比例参加反应,则生成的产物为TiCl4和CO2C反应的产物除红色固体A外,还有两种组成元素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F
5、e2O3+SO2+SO3D在氩气中加热,Mg与TiCl4发生置换反应制取金属钛9、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金属中的一种,取8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gH2,则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的金属是AZnBMgCAIDCu10、观察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伸入稀盐酸中,其表面产生大量氢气B铁丝放在空气中,其表面很快形成红色物质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表面形成一层银白色固体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冰丝带。有着“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其屋顶为目前世界
6、体育场馆中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钢结构屋面的四分之一。钢的主要成分是_,将生铁冶炼成钢时,组成中发生改变的是_。钢是建筑业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其具有的优良性能是_(写一条)。2、抗击新冠肺炎,从我做起。(1)每天消毒。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用,因为两者混合会发生如下反应:,其中X是一种有毒气体它化学式为_。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H2O属于_(填序号)。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2)出门佩戴口罩。用防护口罩又称N95口罩,这种口罩对微小带病毒气溶胶或有害微尘的阻隔效果显著。这在原理上与化学中的_操作(填操作名称)相似。口罩上的鼻夹常用金属铝制成,铝比
7、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原因是_。(3)宅在家中,做美食达人。食盐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氯化钠由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注意用火安全,若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_。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为节约水资源生活中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菜刀洗后擦干,放在干燥处可以防止菜刀生锈,此法应用的防锈原理是_。3、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性;(2)锰钢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_,可用于制作钢轨。4、与金属跟盐反应的规律相似,非金属也有这样的规律。Br2、I2、Cl2及其化合物间有如下关系:Br
8、22NaI2NaBrI2;Cl22NaBr2NaClBr2。非金属单质Br2、I2、Cl2的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写出Cl2与Na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1)实验1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_。(2)实验2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_,由此可验证分子的性质是_。(3)实验3中,对比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某化学活动小组分三次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9、所取药品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黄铜样品质量(g)121010稀盐酸质量(g)100100150生成气体质量(g)0.20.20.2(1)第_次实验中,黄铜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实验室用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制得0.4g的氢气,需要锌的质量是多少?3、市场上常用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骗取钱财。某同学取22.6g的某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分四次加入等质量的同一稀硫酸,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1234稀硫酸的质量/g40404040剩余固体质量/g2017.414.814.2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
10、数_;(计算结果保留0.1%)(2)第2次实验结束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化学式)。(3)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小明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将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硫酸质量/g101010生成氢气质量/g0.040.040.02请计算:(1)共制得氢气_g。(2)所用锌的质量。5、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铜的含量,兴趣小组同学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2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测得每次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并记录如下。请计算:次数12345加
11、入稀盐酸的质量/g4040404040剩余固体的质量/g864M3.5(1)M等于_(2)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3)实验过程中共产生了_氢气(写出计算过程)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小新家换了新的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新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邀请你一同参加。(作出猜想)猜想1.CrFeCu;猜想2.FeCrCu;猜想3.你的猜想是_。(查阅资料)(1)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设计与实验)小新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
12、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实验试管1试管2试管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成为蓝色 _(结论与解释)小新得到的结论是猜想_正确,试管2中的反应方程式_。(知识运用)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_(填“能“或“个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查阅资料)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对比实验)编号操作现象甲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乙将表面
13、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丙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1)比较试验乙和试验_(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2)试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1比Cu强。(3)小明同学对试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否定的依据是_。(猜测与探究)小组同学针对试验丙的现象,经过讨论后猜测:C1-破坏了氧化铝薄膜。为检验此猜想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操作现象结论推论(1)向一支试管中
14、再加入NaCl固体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氧化铝薄膜被破坏Na+或_能破坏氧化铝薄膜(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_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Na+和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结论与反思)得出结论:前述猜想_(填“正确”或“不正确”)。(拓展应用)家庭里的铝制品在使用时要避免与_接触(填一种即可)。(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3、某同学收集某种铝制易拉罐,剪成条状并打磨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纯铝片表面有划痕。 (发现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更_。结合上述现象,可得出该易拉罐不是纯铝制作。那么易拉罐中除铝外,还含有什么金属呢?(查阅资料)铝制易拉罐中
15、的主要成分是铝,可能还含有镁、铁。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镁和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作出猜想)该易拉罐的金属组成除铝外,可能还含有镁、铁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设计)小明取打磨后的铝制易拉罐样品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取一定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过滤后得到黑色粉末样品中含铝(2)取少量上述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绿色样品中含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实验结论)小明得出该易拉罐是由铝和铁组成。(反思评价)其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八 单元 金属 金属材料 难点 解析 练习题 名师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