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章节练习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
《难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章节练习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章节练习试卷(精选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章节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醋B食盐C蔗糖D麻油2、某次硝酸钾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2、,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中溶液质量相等C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3、水是生活中常见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必须:溶剂一定是水B生活常识:油锅着火用水来扑灭C人体必需: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实验认识: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4、今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坚持节水优先,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的废水和废液可以直接排入下水道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
3、的是氧气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Bt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Ct1时,a、c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等于65g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
4、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8、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经历如下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30gB溶液乙和溶液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溶液丙再蒸发1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3g9、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饱和溶液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10、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2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图示错误的是A称固体B量液体C溶解D装瓶贴标签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下表是KNO3和NaCl两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
5、度下的溶解度,请回答: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KNO320.931.645.863.985.5110NaCl35.836.036.336.637.037.3(1)上述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是_。(2)要使KNO3从其溶液中全部结晶出来,应该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3)60时,用100g水配成KNO3饱和溶液再将其降温到10,析出结晶_g。2、在老师的带领下,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进行了实验探究,充分溶解后结果如下。(1)A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_g。(2)B中得到的溶液为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通过_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温度影响物质的
6、溶解性;通过AC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2)碘酒中的溶剂_。(3)2个镁离子_。(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1)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是利用其_的性质;(2)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洁精的_作用;(3)废弃的铁锅应该回收利用,这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做的意义_(写出一条即可);(4)生活用水是经过净化处理得到的。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其_;(5)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的原因_;(6)生活中可以用_的方法,既可以消灭细菌,也可以降低水的
7、硬度。5、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g/100g水,P点的含义是_。(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可采用_的方法提纯硝酸钾(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3)t2时,将30g氯化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的是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0.1%)。(4)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写二种方法)。(5)t2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硝酸钾_氯化钾(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t2,分别将100g和50g两份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10g
8、水,恢复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前者_后者(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判断硫酸铜溶液已经饱和的方法是观察溶液颜色。(_)2、向饱和的食盐溶液中加入少量蔗糖固体,蔗糖固体不能溶解(_)3、除去粗盐中的沙子实验,实验结束后称量所得的精盐,产率偏高,其可能原因是称量精盐质量时,左物右码放反(用游码)(_)4、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要使用50mL的量筒(_)5、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NaCl溶液,已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有滴洒,溶质质量分数仍为2%(_)四、计算题(5小题
9、,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有效预防登革热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杀虫剂对室外水沟、垃圾池周围以及有杂草的地方进行喷洒灭蚊。某街道决定采用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剂进行喷杀,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求:氯氰菊酯杀虫剂1000mL溶质的质量分数80%密度1.2g/cm3具有强毒性,阴冷,密封储藏(1)1000mL氯氰菊酯杀虫剂的质量是_g,其中含溶质氯氰菊酯_g。(2)欲配制30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氰菊酯杀虫剂来消毒,需要这种氯氰菊酯杀虫剂的质量是多少?2、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试分析并计算:(1)生成氧气的总质量是_g。(2)反应
10、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69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8.8gCO2后的固液混合物206.3g,倒入废液缸中进行如下探究和处理:已知在(1)中盐酸反应一半,(2)中盐酸恰好完全反应。(1)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与氧化钙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_;(3)所用石灰石的纯度_;(4)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5)用36.5%的盐酸配置实验所需的稀盐酸400g,加水的质量为_。4、配制400mL=1.5g/mL的40%的稀硫酸需60%的=1.6g/mL的浓硫酸多少mL,水多少mL?5、工业上制作电路的一种反应原理是
11、,若反应中消耗了10%的稀盐酸146g,请计算需要15%的H2O2溶液的质量(保留一位小数)。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查阅资料)(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2)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在图2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实验结论)(3)图1所示实验
12、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下同)。(4)图2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_。(拓展实验)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NaOH,则U型管内的左边液面将_(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若U型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为_(填序号)。CaO NH4NO3 浓H2SO4(反思交流)(5)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_Q放(填“”或“”或“=”,下同),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吸与Q放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6
13、)在图2所示方案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_。2、过氧化氢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等。其溶液在一般情况下会缓慢分解,遇光、热或催化剂等会加速分解。在学校科技节时,兴趣小组同学想对它 作进一步的认识。(获得)实验室制法:在冰的冷却下,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过氧化钡(BaO2)即可生成过氧化氢,该反应要在低温下进行的原因是_。(稀释)现需要使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 100g,需 30%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是_g, 稀释过程使
14、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和_。(探究)同学们用6%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进行趣味实验。大家认为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差值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实验过程中却发现氧气质量的实验值与氧气的理论生成质量相差较大。对此进行深入探究,装置如下图,锥形瓶放电子秤上后读数调零。数据录如下序号过氧化氢质量/g反应前物质总质量/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g前后总质量差值/g氧气的理论生产质量/g120.0024.3621.482.880.56220.0024.3021.542.76a320.0024.2121.652.560.56(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_。(3)从实验数据分析
15、可知,反应前后总质量差的平均值约为 2.73g,造成氧气质量的实验值和理论值相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4)要使氧气质量的实验值接近理论值,你对实验改进的方法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物质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白醋、食盐、蔗糖都能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而食用油不能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D。2、D【详解】A、中溶液烧杯中无固体剩余,并且不知道具有的升高温度、加入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等信息,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错误。B、中溶液质量不想等,中不溶解的固体中溶解了,中溶液质量大。错误。C、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溶剂质量相同,中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大。错误。D
16、、升高温度,硝酸钾继续溶解,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正确。故选D。【点睛】3、C【详解】A、实验室溶剂一般选择水,除了水之外还有乙醇等,故不符合题意;B、油锅着火用水灭火,油会浮在水面,燃烧的更旺,故不符合题意;C、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符合题意;D、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4、B【详解】A、实验室的废水和废液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以免破坏管道,污染环境,造成危险等,错误。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C、饱和溶液不能溶解达到饱和的溶质,但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错误。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错误。故选:B。
17、5、B【详解】A、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不符合题意;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多种,如海水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镁等,符合题意;C、溶液是透明的,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不符合题意;D、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详解】A、t2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25g,100g水中最多溶解物质a的质量为25g,此时溶液与溶质之比为5:1,所以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0g物质a,故A错误;B、t2降温至t1,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c的质量分数不变;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晶体析出,溶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难点 解析 沪教版 全国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溶解 现象 章节 练习 试卷 精选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