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练习练习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练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考点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练习练习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项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生成物丁由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C生
2、成物丙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2、如图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管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含铁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Mg2+、Fe2+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与反应前加入试管和中氯化镁和氯化铜溶液的质量总和可能相等ABCD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硬水和软水分别加入
3、肥皂水观察颜色B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入MnO2闻气味C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加入硫酸锌溶液在空气中加热D二氧化碳和氧气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AABBCCDD4、下列各组数据比较,其中正确的是A熔点:焊锡锡B地壳中元素含量:铝铝D目前世界年产量:铝铁5、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BCD6、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通过气压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b段气压几乎没增大,是因为铝基本未参加反应Bde的存在说明反应会放热Ce点一定是容器中化学反应的结束点Dc点时容器中溶液的溶质是HCl、AlCl37、根据以下铁钉生锈实验
4、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对比甲、丙实验,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B对比甲、乙实验,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C对比丙、丁实验,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D对比乙、丙实验,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8、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在常温下大多数都是固体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高C不锈钢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D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9、包头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下列不符合创建文明城市的做法是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环保意识B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10、用某同学改进的如图装置,测得甲中硬质玻璃管(含药品)在反应前和完全反应后
5、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装置甲中玻璃管内发生的是置换反应B装置乙只能起到验证二氧化碳的作用C停止加热需继续通CO直至冷却D制得铁的质量为(M1-M2)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人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1)测量体温是防控的重要环节。家庭常备体温计中的液态金属是_(填名称)。(2)戴口罩是有效防护新型冠状病毒措施之一、口罩的种类有活性炭、N95、外科医用口罩等,其中活性炭起到的作用是_;一次性医用三层口罩是由专业两层纤维无纺布和中间一层熔喷布制成,能像滤纸一样起到_作用;口罩上的鼻梁条
6、一般由金属铝薄片制成,鼻梁条的制作体现了金属铝的_性。(3)“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工业制取NaClO的原理是2NaOH+Cl2=NaClO+X+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_。2、铁是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金属的冶炼和保护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1)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乙处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装置甲处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变红棕色B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通CO,然后熄灭甲处的酒精喷灯C丙处酒精灯的作用是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D装置甲玻璃管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2)下图的实验探究了铁生锈的条件,
7、通过对比_(填试管序号)两只试管的现象,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3、在Cu(NO3)2、A1(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将滤渣蒸干称量,发现固体质量与加入的锌粉质量相比减少了。(1)请写出使固体质量减少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3)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那些金属离子?_。4、高铁已是我国的名片。结合如图所示信息回答问题。(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请说出动车车身表面防锈采用的方法是_。(2)造铁轨的锰钢是一种铁合金,与纯铁相比,其硬度更_(填“大”或“小”)。(
8、3)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社会意义是_(写出一条即可)。5、铁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通常以铁矿石的形式存在,将铁矿石炼成铁是一个复杂过程。(1)工业炼铁的原料之一是焦炭,其作用是_(写一条)。铁矿石一般选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等,而不选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的理由是_、_。(写两条)(2)下图为实验室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一氧化碳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B中的试剂是_。从安全角度考虑,点燃酒精喷灯前,需要收集从装置B排出的气体并_;安全后,点燃尾气,若发生回火(火焰进入装置)现象,原因是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
9、25分)1、某为了测定某含杂质7%的黄铜(Cu、Zn)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 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00g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3)反应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_。(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5)实验中所用的稀硫酸中水与硫酸的质量比为_。2、某课外小组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数”展开探究.现称取20g块状黄铜样品置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7g.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2)求产生氢
10、气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3、将6g铝片放入足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0.6g。请回答:(1)开始一段时间没有气体产生,其原因是什么?(2)求铝片中铝的质量分数。4、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等。化学小组想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将10g黄铜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93.7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变为103.5g。请计算:(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g。(2)求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5、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98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多少吨?四、实验探究(5小
11、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预 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Cr Al Cu Al Cr Cu _。(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方案 实验
12、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 _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结论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铜不与稀硫酸反应_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_(填序号)(1)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4)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_。2、某研究小组在进行铝与盐酸的反应时,观察到“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
13、的组成是什么?(查阅文献)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_;假设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假设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加入适量稀盐酸有微量气泡,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加入适量蒸馏水固体部分溶解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固体部分溶解(得出结论)由实验可判断假设c_(填“成立”或“不成立”),再综合和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_。(交流思考)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
14、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演示了如图实验:(知识回放)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_Zn Fe Sn Pb(H)_Hg Ag Pt Au,请你在上面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给出资料)M是一种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实验目的)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順序。(猜想与假设)猜想:AlCuM;猜想:AlMCu;猜想:_。(进行实验)第一步:老师取出M丝、铜丝、铝丝用砂纸进行打磨,目的是_。第二步:老师按照如图进行实验操作,要求同学们填写如下表格: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铝丝插入装有MSO4溶液的试管中(图甲)铝丝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物质_M丝插入装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图乙)M丝表面出现
15、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的颜色_。MCu铝丝插入装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图丙)M丝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AlCu第三步:根据表格,可判断猜想正确。(交流表达)老师要求同学们写出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然后经同学们讨论后大家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4、实验室中散放着三种银白色金属片,可能是铝、铁、银中各一种,如何鉴别它们呢?(实验与事实)将三种金属片分别标记为甲、乙、丙,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法一分别截取三片大小相同的金属片于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甲表面产生气泡,乙表面无气泡,丙表面
16、开始无气泡,一段时间后快速产生气泡。甲丙乙方法二将上述试验中未反应完的金属片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将乙、丙金属片分别放入盛有少量硫酸亚铁溶液的A、B试管中,充分反应。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方法二得到的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方法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解释与结论)甲、乙、丙分别是金属_(填元素符号)。方法_(填序号)的实验方案和结论是正确的。(反思与评价)(1)为避免实验中出现类似上述的错误,反应前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方法有_(写一点即可)。5、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
17、红色粉末,该粉末是铜粉和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1)(猜想与假设)假设 :红色粉末是铜粉;假设 :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假设 :红色粉末是_。(2)(步骤与现象)同学们对实验作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加热至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图如下)。请你完成下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_假设1成立红色粉末全部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假设2成立_假设3成立(3)通过实验及分析,确认假设3成立。某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 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上图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
18、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I组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组洗气瓶和所盛的总质量为180.0g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g根据上表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粉末中铜的质量为_g,氧化铁为_g。(4)(反思与评价)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实验时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_。从环保角度看,上面的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
19、C2H6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每个丁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生成物丙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1:8,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符合题意。故选D。2、A【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镁铁铜;试管中不发生反应,试管中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的烧杯中,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说明又有反应生成了铜单质,故试管反应后铁不足,氯化铜溶液过量,混合后试管的铁又和中
20、过量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但是不确定两者反应的程度。【详解】试管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含铁,正确;完全反应后,不确定甲烧杯中铁是否过量,错误;完全反应后,不确定铁和氯化铜两者反应的程度,故甲烧杯中的溶液中可能含有仍过量的Cu2+,正确;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不反应的Mg2+、反应生成的Fe2+,正确; Fe+CuCl2=FeCl2+Cu 在整个过程,只发生铁和氯化铜的反应,56份质量的铁生成64份质量的铜,由方程式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反应后甲烧杯中的溶液的质量一定小于反应前加入试管和中氯化镁和氯化铜溶液的质量总和,错误。故选:A。3、D【详解】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21、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的,观察颜色,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B、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无明显现象,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均是无味的,闻气味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C、加入硫酸锌溶液,黄金和黄铜均与硫酸锌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分;在加热的条件下,黄金和氧气不反应,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D、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考 解析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八 单元 金属 金属材料 专项 练习 练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