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新种烂种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杂交稻新种烂种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交稻新种烂种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杂交稻新种烂种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国家标准GB44041.1-1996规定: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率、纯度、净度分别不能低于80%、96%(二级)、98%,水分不能高于13%(籼)。杂交稻种只要达到以上四项指标就是合格的种子。旱育秧普及以前,当大田生产上浸种落谷期间气温较低时,常会出现烂种现象,特别是发芽率不太高的陈年杂交稻种。达国标杂交稻新种大量烂种现象尽管极少出现,但一旦发生就会使种子经营单位在信誉上和经济上都遭受惨重的损失,因此应时时警觉与预防。1造成达国标杂交稻新种大范围出现烂种的原因1.1天气因素4月26日5月10日是淮安市大田生产的水稻浸种落谷期。根据往年天气资料,出现较多烂种现象都是在
2、5月上旬有37d低温天气(连续3d日平均气温13,或有1天日平均气温10,最低气温7)的年份,如1996年、1998年。1.2人为因素据调查,出现杂交稻新种烂种现象时,表现为已有34%80%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长约12mm,而不是种子完全不萌动;这些农户第1次浸种时间都在72h以上,甚至长达144h;浸种容器或桶或缸,口径较小,种子厚度都在30cm以上,甚至厚达80cm;秧池整得太烂,陷入泥中的种子长时间处于窒息状态。这样粗放的浸种和落谷方法,能使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达90%以上的种子出现大量烂种。1.3种子发芽势低、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差杂交稻种的国家标准中没有发芽势指标,种子经营单位也忽视发芽势
3、大小。事实上发芽率90%左右的达国标杂交稻新种发芽势在40%以下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发芽势低于70%的达国标杂交稻种遇到如上述的浸种、落谷方式或低温天气肯定都会出现大量烂种现象。造成新种发芽势和发芽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3.1组合特性有些组合种子休眠期短,如扬花受精27d后汕优559、特优559的部分种子已完成休眠,遇到适合条件就会发生穗萌、穗发芽。1.3.2种子收割前因素九二O使用不当,不适时或过量都能造成闭颖不严或半开颖。防治病害效果不好,稻粒瘟或稻黑粉病发生重。开颖、裂颖、颖壳上残余九二O和种壳带菌都影响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收割父本时排水不及时或遇到高温连阴雨(连续3d以上,日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杂交 稻新种烂种 原因 及其 预防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