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docx
《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稻水象甲是国际性农业植物检疫性害虫,最早发生于美洲,在亚洲发生的国家有,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在我国最早发现稻水象甲的地方是,1987年在河北省唐海县。稻水象甲在我省最早发现的地区是,1993年8月在通化地区的集安市。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均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种害虫。一、稻水象甲的危害程度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也危害部分禾本科植物。稻水象甲的成虫和幼虫均为害水稻,成虫在幼嫩水稻叶上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幼虫食根,在水稻根内和根上取食,13龄幼虫蛀食根部,4龄后爬出稻根咬食根系。根系被蛀食后变黑或腐烂,刮风稻株易倒伏。发生虫害的地块一般减产20%,稻水象甲发生重的田块,减产可达50
2、70%。二、稻水象甲生活习性稻水象甲为半水生性昆虫。该虫分两性生殖和单性生殖型(成虫可进行孤雌生殖)。我国发生的稻水象甲均为单性生殖型。成虫在稻草、稻茬、水田周围禾本科杂草、田埂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在春季气温达10左右时开始复苏活动。复苏后先食禾本科作物的新叶,待水稻插秧后就进入稻田进行危害。三、稻水象甲特点该害虫抗逆性强,耐饥饿、耐低温、繁殖率高(每头成虫可产卵5075粒),寄生性广。稻水象甲传播速度快,此害虫能爬、善飞、会游泳。可借水流、气流、交通工具进行传播。四、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未发生稻水象甲的地域,要控制其传入当地。应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法规办事。不从疫区引种,不从疫区、发生区调运稻草及稻草制品。发生区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要做到测土施肥,缺啥补啥。氮肥过多易造成虫口密度增大。2、清除杂草。秋冬、春季要清除或烧毁稻田周围的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3、针对稻水象甲成虫有趋光性的特点,可在稻田附近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4、化学药剂防治。目前已经筛选出防治稻水象甲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有:稻乐丰、维稻乳油、象虫净、杀虫双等。在防治方法上要以村屯为单位进行联合防治,要做到“四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购药,统一时间施药,统一检查。这样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在防治时间上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一般在6月510日防治越冬代成虫,8月初防治新一代成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稻水象甲 发生 防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