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地理鲁教必修3检测: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学年地理鲁教必修3检测: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地理鲁教必修3检测: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后篇巩固探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鲁尔区经济趋于衰落;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鲁尔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据此完成第12题。1.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格的冲击D.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2.关于鲁尔区采取的治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有()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增加煤炭
2、、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数量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信息等新兴产业A.B.C.D.解析:第1题,煤炭工业衰落一是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利用,使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煤炭地位下降;二是由于煤炭开采成本上升,本地煤炭失去竞争优势。钢铁工业衰落是由于世界性的钢铁过剩。鲁尔区铁矿石最初来自法国东北部,后来从北欧进口。第2题,鲁尔区应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数量。答案:1.D2.C鲁尔区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德国最大工业区。据此完成第34题。3.下列表示德国鲁尔区工业联系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4.20世纪60年
3、代以后,该工业区一度衰落,其内在原因是 ()A.工业结构单一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C.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解析:第3题,德国鲁尔区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电力为众多行业提供直接的能源服务,故选B项。第4题,该工业区一度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依赖煤炭生产,产业结构单一。答案:3.B4.A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湘江流域图和莱茵河流域图。读图,完成第56题。5.下列有关长株潭经济圈和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新兴的工业地域B.都是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工业地域C.工业地域内水资源丰富D.工业地域内大量工厂外迁6.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对长株潭经济圈的发展有明显借鉴作用的是()A.合理利用
4、水资源B.积极引进资源型企业C.优化工业结构与布局D.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长株潭经济圈和鲁尔工业区都位于河流沿岸,工业地域内水资源丰富。第6题,鲁尔工业区的发展对长株潭经济圈的发展有明显借鉴作用的是优化工业结构与布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答案:5.C6.C读下图,完成第78题。7.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煤炭资源丰富铁矿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廉价劳动力多A.B.C.D.8.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D.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解析:第7题,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右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鲁尔区没有铁矿;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但德国劳动力不廉价。第8题,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答案:7.A8.B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完成第910题。9.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A.夏季高温多雨B.城市化水平高C.水资源丰富D.重化工业基地10.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D.煤炭资
6、源的综合利用解析:第9题,右图所示为德国鲁尔工业区,为重工业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水土流失较轻,城市化水平高;左图所示为山西省,城市化水平不高。两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重化工业均为主要工业部门之一。第10题,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为山西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不适用于德国鲁尔区;建设水运网,对河道较少的山西不适用;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适用于老工业区的改造,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两地采取的共同措施。答案:9.D10.B读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11.该省区成为我国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7、是()交通运输便利农业基础好能源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A.B.C.D.12.该省区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措施有 ()提高能源外运能力尽量减少能源加工转化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能源综合利用A.B.C.D.解析:第11题,该省区为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等资源丰富、交通比较便捷,这是其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第12题,该省区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通过增大能源外运量,精加工、深加工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措施来实现。答案:11.B12.C某文学作品对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的描述:“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地理鲁教必修3检测:第三单元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2019 2020 学年 地理 必修 检测 第三 单元 第二 资源 开发 区域 可持续发展 德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282148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