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管理学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管理学知识点整理.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化管理学知识点整理(蓝色部分是老师的笔记加网上的材料加不确定的书本材料)一、 名词解释1. 公共文化资源 公共文化资源包括三大类:一是政府财政扶持的公共文化服务,如公立公园、博物馆、美术馆等;二是准公共文化产品,如转企改制推向市场的表演艺术院团,尚未完全改制转型的电台、电视台;三是准私人文化产品。2. 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 所谓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是一种以提升人们精神生活为目的的特殊产品,包括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是以文化为实体,按照一定的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分配并耗费一定成本的物品或服务。3. 文化市场 文化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一个分支,是一个行业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市场就
2、是文化商品、文化服务和文化资源进行交易活动的场所和领域.4. 文化组织 文化组织主要是指各相关群体为了实现全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通过权责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随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适应与调整的完整的有机体,以实现公共利益及全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目标,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文化产品、管理文化事务为基本职能.5. 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的发展,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
3、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6. 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程度.7. 文化管理模式-市场调节模式(代表国家) 市场调节模式的特点是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和社会力量调节,政府不直接参与,主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发布经济政策以及由民间文化机构和中介组织来间接管理文化事业。在这一模式下,市场在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美国加拿大、
4、澳大利亚和英国都采取这一模式发展文化事业,其中以美国最为典型。8. 文化管理模式多元复合模式 多元复合模式是一种包括集权、分权和放权等多种管理形式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同一个国家内,对不同的文化事业或同一文化事业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同一文化事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甚至在同一文化事业的管理体制中,包含了截然对立的多元化因素。法国是采用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二、 简答题1. 文化管理的主要方法(1) 行政方法(2) 经济方法(3) 法律方法2. 文化管理的基本内容(1)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 完善文化法规体系,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3) 优化文化
5、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壮大(4) 管理文化市场(5) 引导文化消费(6) 对外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7) 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队伍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主体和客体 文化政策主体:指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对象,根据一定时期的国家文化利益,决策和制定文化政策以实现国家文化目标的人以及由这类人的群体组成的组织形态和机构形态系统.文化政策客体:指文化政策作用的对象,即文化政策实施的目标群体,包括文化政策问题和文化目标团体。4.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1) 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意识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6、、切实转变政府职能(2) 加大财政投入,搞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上级部门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扶持性投入、本级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规定性投入、文化单位加大对文化活动的补助性投入(3) 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手段全面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全方位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全时段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水平(4) 强化分类指导,协调公共文化服务关系对纯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大政府投入、给准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政策支持、为经营性文化事业营造良好环境(5) 优化人才队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加强业务培训、吸纳各类人才、做好思想工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7、建设(6)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充分发挥现有的文化施舍的作用、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提高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能力(7) 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知道思想和目标任务(8) 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9)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5. 影响文化政策执行的因素政治因素:合法性、合理性、稳定性资源因素:制度、人力、物质、权威环境因素:政治、经济、社会6. 文化政策的公共性如何得到保障执政党、国家立法机关、政府三者之间应形成相互制衡的权利格局;文化政策研究人员应多元化,且能形成相互博弈的格局;应引入民间文化组织这一主体7. 我国文化
8、产业管理存在的问题(1)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2) 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尚未完善,集约化程度不高(3) 文化产业管理法制建设滞后,管理失控现象时有发生(4) 文化产业管理者整体素质不高,管理能力有待增强(5) 文化产业增长的方式粗放低端其重点不是放在内容的创意而是放在生产制作,主要低托地方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资源,以发展文化旅游作为主要的突破口。所以,这种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对地方自然景观、历史景观、名人资源的开放方式是近乎粗暴的,主要希望提高门票收入、周边土地增值以房地产开发的形式获得利益,还处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6) 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低下大量生
9、产出满足低俗消费趣味的文化产品.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广播栏目、图书出版、戏剧小品等现代文化产业,为了票房奇观、收视率、资本效益、投资回报而纷纷制造噱头吸引眼球,营造哗众取宠的效果,一味增加所谓文化产品的文化时尚、参与和体验所引起的身体上的快感,而忽略了文化消费过程中的审美体验等。(7) 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问题主要在动漫产业、文化产业园和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的设立等几个领域表现出来的恶性竞争。其原因,一方面是许多做文化产业的人压根儿就不懂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许多文化企业不是以市场为导向,而是以政策为导向,就催生了许多带有投机性质的企业(8) 缺乏国际竞争力,缺乏大品牌文化产业走向国际最
10、终要依靠的是内容,要有“内容为主”的主导观念.中国文化走出去,大多数都是政府委派,算作文化交流项目,国际观众覆盖得不够。此外,艺术输出的方式虽然多,但仅限于“秀,难以进入真正的剧院.(9) 硬件化,甚至是他产化的倾向一些地方的政府不了解文化产业是什么,应该怎样培育,而是依赖传统的“政绩工程思维,以为非要作出一个有形的东西,才能证明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很多地方,所谓发展文化产业经常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是在用便宜的价格圈地盖楼.(10) 文化产业效益实现单一主要依托文化产业园和基地以及所谓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大工业化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文化产业的产业价值链集聚的核心在于
11、由象征价值所形成的知识产权的流动而产生价值传递和价值递增。目前,在大部分文化产业园区內,很少看到文化产业上下游之间,由于知识产权所形成的产业关联。(11) 行政监管的多头管理,效率底下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所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清晰明确,往往交织在公共文化服务职责与文化产业发展职责之间,在中央层面存在着比较大的行业交叉和多头管理。政府行政管理在文化产品的内容审查上,依然出现标准模糊,人为主观性强,客观操作性弱等问题。8. 在文化产业管理中,政府、文化组织和企业各自扮演什么角色政府:(1) 应做好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没有良好的文化事业做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只会
12、是空中阁楼,政府的扶持政策应该是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创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以健全的法规去保障健康的文化内容。如:著作权、知识产权等。(2) 应做好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引导者,一方面,审慎、合理地选择适合本地的文化产业路径,不能用发展制造业的逻辑来发展文化产业,更不能把文化产业当成政绩工程来做。另一方面,该打破“重平台,轻内容”的不良趋势。不仅要打破个别机构对文化传播平台的垄断,更需要对内容生产者采取更精细、更有效的扶持方式文化组织:企业:三、 论述题1. 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从宜居城市角度思考)主要问题: (1) 在理论层面,对城市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认识在城市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13、方面,存在着“ 西化论”“ 传统论”和“ 综合创新论”的分歧.(2)城市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在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中,相对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言,城市文化的有效供给不足,矛盾突出。(3)城市社会成员缺乏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4)城市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合理.城市文化资源分布不均、保护趋利性、从而丧失其价值、开发缺乏合理有效的机制,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5)缺乏合理有效的城市文化建设管理机制.政府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模糊、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文化建设激励和保障机制.(6) 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不协调,存在滞后现象(7) 城市文化个性不突出,趋同现象严重(8) 城
14、市文化抵御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能力弱(9) 城市化中的城市文化发生缺损现象对策:(1)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下原则A. 坚持弘扬主旋律,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B. 坚持突出地方特色,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汇与融合的原则C. 遵循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城市文化与环境互相协调的原则D. 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的原则(2) 完善城市文化事业设施主要包括教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科研设施以及宗教活动设施等等。完善硬件设施,增强载体功能,其中“三馆二宫一厅”必不可少。(3) 完善政府城市文化管理体制政府必须重视文化公共事业设施建设,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城市文化建设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
15、理。(4) 改善城市文化环境,提高城市的居住适宜性城市要满足多种多样的的生活内容、要有美好的交往环境、要利用和创造美好的自然环境、需要有美丽的建筑环境(5) 科学制定文化政策,积极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协调好各文化企业之间的利益,形成良性竞争,指导其发展方向,鼓励文化产业国内外交流,投入必要的运行资金。(6)加大文化建设力度,缩小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加快城市经济建设、重视市民的特殊文化需求,改善城市文化有效供给与文化需求不对称的现状.(7)提高城市社会成员的文化参与意识,拓展城市文化建设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市民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扬民主、引入激励机制,注重对城市文化建设人才
16、培养,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重视教育,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正确的伦理道德宣传(8)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发现和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做好保护工作、合理利用城市文化资源,把城市文化资源当作城市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2. 城市文化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内容层次:(1) 物质层次,包括建筑、广场、公园、名胜古迹等城市构建物,也包括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业产品如瓷器、酒、茶。(2) 制度层次,主要指有关城市的法律、法规、体制政策.(3) 精神层次:包括人的素质、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审美情趣等。结构:(1) 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表层.包括:建筑文化、交通文化、城市人文景观文化(2) 城市的制
17、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中层结构.最主要的有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3) 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或深层结构。包括一个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城市居民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4) 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是指城市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并融入文化因素。包括城市内部自然环境文化和城市周边自然环境文化。(5) 城市的人口文化也就是市民文化。(6) 城市的商业与工业文化内容:(1) 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这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2) 建设具有个性的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3) 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成为文化名城的一种最独特的文化优势。(4) 形成若干个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艺术团体。教育是文化的基础,科技是文化的精华,艺术团体是文化的结晶,这是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5) 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既可以有力的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的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6)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这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文化名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四、 综合题1.从文化管理学的角度谈谈网络谣言的治理
限制150内